张淑艳
总结参加护理技能竞赛的经验,探讨行之有效的选手选拔、培训模式,以提高护理技能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作者:吴俊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7S管理是一种高效的企业管理模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把7S管理模式引入学校教学中.本文从7S管理的概念及内容,烘焙食品实训教学引入7S管理的意义、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烘焙食品实训教学中引入7S后,不仅能有效提高实训质量和效率,改善实验室卫生和安全状况,而且加强了学生素质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作者:豆康宁;郭明月;张臻;石晓;尚新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中职生养成教育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不良习惯,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不完全相同.班主任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定位自己的角色.
作者:薛春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护士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评价,了解医生职业形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170名护士进行调查,得出护士眼中影响医生职业形象的行为.结果 影响医生职业形象的因素,除了专业技术因素外还有非专业技术因素.结论 要将专业技术培养和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医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作者:王冰冰;郭鹏军;齐丽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针对护生理论知识贫乏、与病人沟通能力不足、应变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强等,改革护理实训考核模式,探讨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护理实训考核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陈璋;朱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结合当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需求,简述目前国内高职医学影像技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医学影像技术职业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作者:韩晓磊;杨延平;刘齐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实习护生带教方法.方法 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实习护生中随机选择10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程序化带教模式和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出科成绩、带教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出科成绩、带教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程序化带教模式可以收到更好的带教效果.
作者:梁春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职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2011级中医康复班(简称“中康班”)为实验对象,随机将2010、2011级中康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在章节教学完毕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章节测试,并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章节考试成绩及学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中职方剂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海燕;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大纲》与2007版《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提供参考.
作者:王治西;孙彦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近二十年来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兴起的一个新观念,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综合能力评估方法.护理综合性实验是依托护理专业知识,结合临床实践,以案例设计为基础和解决问题为特征的实验[1].在护理实验教学中运用OSCE模式,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护理学基础强化训练中,笔者应用此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仝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调查分析甘肃省卫生学校助产专业女生情感发展状况,发现其情感已经觉醒.教师只要透过乔哈里资讯窗,使学生正确认知情感,并做好与异性正常交往的心理准备,其就能顺利度过情感发展期,把真爱绽放在美丽的季节.
作者:周启平;吴佳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构建健全人格生长培育系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建立企业化班级运营与管理机制、建立“专业·人文·服务三农”三大育人体系、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等实践,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业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薛骞;刘宗盛;赵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迷走神经背核(DMV)对大鼠小肠电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应用RM6240B型多通道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电刺激迷走神经背核前后大鼠小肠电活动的变化.结果 电刺激后10 min大鼠空肠慢波频率增加(P<0.05),振幅增加(P<0.05);电刺激1min内,快波出现率增加(P<0.01).结论 电刺激迷走神经背核可引起大鼠空肠电位变化.
作者:孙娜;齐巍;刘江;李冉;王茜;张一兵;秦丽娟;杨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护生接触病人的初步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不断提高护生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确保实习成效,为护生毕业后顺利走上临床护理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李相能;韦学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以定西市卫生学校为例,分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三校生”高考的形势及对中职卫校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作者:张梅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对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思考,认为护理教育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领域,需要更加理性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经验,护理课程设置应突出护理核心价值现,增强课程整体性和系统性.
作者:谭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改进实验方法,增加实验内容,应用PowerLab记录系统实时监测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药物对心电、血压、呼吸指标的影响.采用AVL-OPTI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氧和电解质变化.仪器的使用使实验更具直接性、准确性、可观察性和综合性.实验方法的改革与内容的完善,使实验课内容更贴近临床实践.
作者:刘芬;吕文伟;陈霞;王秋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院校合作提升护理实习质量的新模式.方法 在实习管理中,采用学校护理教师和医院带教教师双导师带教模式的488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单一医院教师带教模式的29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结束后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医院对实习生满意度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学校护理教师和医院带教教师双导师带教模式比传统的单一医院教师带教模式更受学校、医院和实习生欢迎.
作者:夏利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手术室护理是临床比较特殊的护理单元,一名优秀的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为杜绝或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应完善及严格执行操作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周晓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创造力倾向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作者:王爱民;刘琳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