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争;陈华
目的 通过对临夏州妇幼保健服务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了解群众接受妇幼保健服务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96名孕产妇和86名新生儿,采用查看保健卡册、入户现场调查、发放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调查分析妇幼保健服务现状.结果 孕产期保健:早孕建卡率为23.96%,产前检查率为94.79%,住院分娩率为96.59%,非住院分娩中斯法接生率为66.67%,旧法接生率为33.33%,产后访视率为59.09%,孕产妇死亡率为113.64/10万;儿童保健:接受体检1~2次的占30.23%,3~4次的占37.21%,未接受过体检的占32.56%,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49%,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基本空白.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率为66.67%,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为53.13%.结论 孕产期保健服务工作开展较好,群众的保健知识知晓率和保健意识比较高,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率较高,但服务质量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系统管理率和保健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今后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加强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群众保健意识,达到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高景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士职业发展是在护士完成学校教育参加工作之后的阶段,采取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培训等方法,使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的发展过程[1].目前,我国护士在职业发展中普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四难”:晋升难、培训难、科研难、职业成功难,这使得护士在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处于有心无力、有愿望没希望的尴尬境地,严重打击了护士的进取心,挫伤了护士职业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作者:张彦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学习生理学知识的主要方法就是记忆,所以记忆的方法尤为重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主要有联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框架记忆法、直观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举例记忆法.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是帮助教师协调与学生、同事、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学生和学生家长心目中,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是社会的典范、道德的化身、人生的楷模.而现今师德败坏案频频发生,所以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应该设立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人格修养”、“团体精神”、“道德反思”纳入教程.
作者:马雅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以解剖学基础中“人体胚胎发育——植入”一节的说课设计为例,从“五说”程序对说课进行探讨.
作者:何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传统的作业已不适应新课标下课程实施的要求.为此,结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实践,在病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对其作业形式进行重新思考,设计新形式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作者:石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鼻咽癌(NPC)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发生在中国南方及中国南方移民的后裔人群中,尤其以广东省为严重.我国发病率较欧美等国家高25~30倍,因此鼻咽癌又被称为“中国癌”.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效果亦不理想,5年生存率仍在50%~60%[1].
作者:丁矢;张艳平;李雪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流行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履行其岗位职责所必备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核心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某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将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引入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作者:晁灵;冯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刺板印象激活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两者对即时测验中个体的成绩影响较大.对刺板印象激活、自我效能感研究进行梳理综述,并尝试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如何影响测验成绩进行展望.
作者:徐家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生物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通过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大力开展网络教学,能较好地扩展课堂教学空间,增强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者:蒋传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观念被否定、淡化,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真正建立.针对“90后”医学生的一些诚信缺失现象,我们必须分析其原因,进行全方位诚信教育,从加强诚信道德自律做起,发挥医学生的自我示范作用,建立健全诚信制度.
作者:潘晓军;关宇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学生在社区护理实习过程中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效果.方法 以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156名参加社区护理实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习过程中,实验组76名学生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对照组80名学生用传统实习评价方式,实习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终实习考核,并进行成绩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76名学生的实习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94.7%的学生对护理实习过程中实施发展性评价感到满意.结论 在护理实习中应用发展性评价,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的促进作用和教评相长的协调作用,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我完善,有利于“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作者:向燕卿;陈静雅;吴文君;罗玉琳;冉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讨论中职生药学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资源开发研究,确定该课程的建设体系,开发生药学课程数字化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朱忠华;李慧;王波;邓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元护理急救训练法在早期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设计心肺脑复苏(CPCR)模拟急救培训法,科学编写CPCR抢救程序,制订标准化、规范化培训模式,设计模拟患者,利用相关模型和仪器进行临床心肺脑复苏模拟演习,定期考核总结.结果 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护士经过多元护理急救培训后,CPCR成功率从37.84%提高到55.26%.多元护理急救培训前后比较,CPCR存活率从14.86%提高到32.8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实施CPCR至心跳恢复所用时间由培训前的(6.9±1.3)分钟缩短到(5.1±1.2)分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考核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81.23±14.93)分提高到(92.69±13.57)分,两组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元护理急救训练法能提高护士的应急反应水平和应急能力,并能显著提高患者CPCR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这一方法在急救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慧;安静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实验技能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从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过程化考核模式,实现多角度全方位考核.
作者:李岩;王美慧;张中林;郑剑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借鉴情境领导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分层次、分时段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作者:马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化检验技术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生化检验技术教学体系,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得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医学检验人才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荣富;戚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已成为提升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而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现代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软实力、增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对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二者有机对接和相互交融必要性的分析,探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
作者:付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绪论为医学微生物学的开篇之作,教学中应围绕“学什么”、“为什么学”等关键问题,充分组织教学,用比较性数据、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与病原微生物的关系以及征服这些疾病过程中的科学发现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作者:余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注射是临床上为常见同时也是为重要的护理技能操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角色扮演,进行真人互注.讨论真人互注实验教学的效果、开展该项实验的教学要求以及对现有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影响.
作者:钟菲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