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谷珊珊;宫海燕;何梅

关键词:医务人员, 血源性, 职业暴露,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相关
摘要: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心理健康状况、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模式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运用症状自评量表,PTSD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213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结果 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CL-C总分为14 ~ 58(32.69±10.73)分,3类症状再体验、回避、警觉的得分为(10.67 ±3.78)、(11.56 ±4.98)、(10.01 ±5.76),PTSD阳性率为16.90%.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常模(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138、-0.365、-0.201、-0.188、-0.235,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PTSD总分、再体验、回避、警觉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194、0.141、0.401、0.354、0.201、0.436、0.308、0.323、0.269、0.286、0.315、0.287,P<0.05).消极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及PTSD的发生(Beta分别为0.186、0.152).结论 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PTSD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正确指导和心理干预,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方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刘宝华;付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重组慢病毒介导的内肽酶Meprinα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重组Meprinα慢病毒质粒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15月龄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vMep1A组和LvGFP组,予高脂喂食,并于第11周分别给予病毒质粒.尾动脉测压法测量动脉血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壁Meprinα蛋白,血管HE染色观测粥样斑块面积,ELISA法检测血浆中Meprinα蛋白和炎症因子含量.TUNEL法检测血管壁粥样斑块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vMep1A组小鼠血浆和血管壁中Meprinα含量分别增高3.7倍、3.4倍(P<0.05);相较于对照组,LvMep1A组小鼠体质量、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显著降低(P <0.05);HE染色结果提示,LvMep1A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荧光显微镜下可见,与对照组比较,LvMep1A组小鼠粥样斑块内TUNEL阳性细胞百分比约增加了58.25%(P<0.05);ELISA结果提示,LvMep1A组小鼠血浆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MMP-9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MCP-1、IL-6则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LvGFP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Meprinα促进粥样斑块形成、进展,其机制可能与Meprinα促进小鼠体内炎症因子分泌,诱导粥样斑块内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郜攀;司良毅;王笑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IRI方案对小鼠结肠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商品名恩度)联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FU(FOLFIRI)方案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及肝转移的作用.方法 40只BALB/c小鼠通过脾脏注射肿瘤细胞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①模型对照组;②恩度治疗组;③FOLFIRI组;④恩度联合FOLFIRI组(n=10).模型建立的第2天开始按照制定的给药方案腹腔注射给药.第21天观察、比较各组小鼠脾脏种植瘤的体积,检测种植瘤的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city,MVD)和血清中的VEGF浓度以及肝脏转移瘤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恩度治疗组、FOLFIRI组、恩度联合FOLFIRI组脾脏种植瘤的体积、微血管密度、VEGF含量、肝脏转移瘤数目均减小(P<0.05),脾脏种植瘤的AI升高(P<0.05).与恩度联合FOLFIRI组相比,恩度治疗组、FOLFIRI组脾脏种植瘤的体积、微血管密度、VEGF含量、肝脏转移瘤数目增大(P<0.05),脾脏种植瘤的AI减小(P<0.05).结论 恩度联合FOLFIRI可以促进结肠癌的凋亡,抑制结肠癌的生长及肝转移.

    作者:王爱民;韩春全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传输型便秘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作者:方秀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杨梅素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目的 探讨杨梅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 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27.8 mmol/L甘露醇)、高糖处理组(葡萄糖浓度33.36 mmol/L)、杨梅素保护组(0.1~10 μmo/L杨梅素+ 33.36 mmol/L葡萄糖),处理48 h后,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及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 高糖处理HUVECs 48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ROS及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杨梅素预处理HUVECs后,可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HUVECs细胞凋亡、ROS和MDA含量的增加以及细胞活力、SOD和CAT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 杨梅素可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梁馨予;张婷;周永;施琳颖;陈军丽;王丽;康超;朱俊东;糜漫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眼用和厚朴酚包合物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目的 研制温度敏感型眼用和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HK-HPCD-Gel).方法 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和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K-HPCD),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 (P188)为凝胶基质,冷溶法制备HK-HPCD-Gel;用不同方法分别考察凝胶的溶蚀与体外释药行为并进行数据拟合.结果 制备得到的HK-HPCD-Gel在室温下黏度为(0.1894±0.0999)Pa·s,流动性较好的液体,在眼部生理条件(34.2±0.1)℃时能够发生相转变形成黏度为(2.0822±0.6172)Pa·s的半固体状态,延长制剂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凝胶溶蚀与体外释放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无膜溶出法更适用于凝胶的体外性质考察,并且包合物的加入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结论 制得的温敏眼用和厚朴酚包合物原位凝胶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延长制剂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娄杰;徐才兵;田睿;刘玉祺;郭锋;张良珂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下颌第一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主诉:左下后牙疼痛3d.现病史:患者自述1年前左下后牙曾于外院行充填治疗,2周前充填物脱落,3d前感左下后牙冷热刺激痛,偶有自发痛,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平时体质较好,自述有支气管炎症史,否认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检查:全口卫生差,牙石Ⅱ度,软垢Ⅰ度,色素Ⅰ度,牙龈充血,无退缩.34牙颊侧楔形缺损,已累及髓腔,冷(+),探(+),叩(+),松动度(-),牙龈未见明显异常(图1A).

    作者:刘建党;王慧霞;陈永进;张旻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泻剂结肠大鼠模型阿片受体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3种阿片受体亚型(MOR、DOR、KOR)在泻剂结肠大鼠模型结肠内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使用7~8周龄Wistar大鼠20只,体质量(200±20)g,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及泻剂结肠组(n=10),单只分笼饲养(环境温度18 ~28℃,相对湿度40%~ 80%).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泻剂结肠组饲以含酚酞饲料.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法对阿片受体在结肠中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3种阿片受体亚型在泻剂结肠组及对照组大鼠结肠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RT-qPCR检测显示泻剂结肠组MOR、DOR及KO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093±1.410) vs (1.092±0.222),(2.612±0.612) vs (1.032±0.082),(2.607±0.327) vs (0.995±0.109),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泻剂结肠组MOR、DOR及KOR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361 ±0.023) vs (0.152 ±0.021),(0.246 ±0.059) vs (0.159 ±0.005),(0.309 ±0.018) vs(0.201 ±0.015),P<0.01].结论 各阿片受体亚型在泻剂结肠大鼠结肠中表达均明显增强,提示其对泻剂结肠大鼠结肠运动及分泌功能可能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劲松;刘宝华;童卫东;李凡;张安平;付涛;李春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治疗稳定期局限型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1].但在治疗过程中,因负压吸疱及表皮磨削产生的疼痛常常使患者难以忍受,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术前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唐莉;施宗平;林琳;肖艳;翟志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肛门直肠测压在便秘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便秘患者的肛门直肠测压表现及肛门直肠测压在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科便秘患者163例,将其分类为结肠慢传输型(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便秘46例,出口梗阻型(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便秘93例,混合型(mixed constipation,MC)便秘24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肛门直肠测压方法检测各组患者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初始便意容量、大耐受容量以及肛管静息压、收缩压、咳嗽时肛管压和排便时肛管压,分析统计其测压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患者直肠初始感觉容量、初始便意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耐受容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组所有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咳嗽时肛管压及排便时肛管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O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OC型患者排便时肛管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的便秘患者其肛肠测压表现不同,提示便秘患者存在着肛门直肠动力异常和直肠感觉异常.

    作者:王李;高羽;刘正勇;邓小炼;李光焰;吴劲松;谭智勇;王郜;付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3.0T常规MRI与髋关节镜检查髋臼唇撕裂的对比分析

    髋臼唇撕裂是临床上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终可引起关节软骨损伤,导致骨关节炎[1-2].关节镜是检查髋臼唇撕裂的金标准,髋关节MRI造影被认为是髋臼唇撕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3-4].但是,髋关节MRI造影与关节镜属于有创性检查,本研究采用3.0T常规MRI与髋关节镜检查髋臼唇撕裂,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琴;刘杰;杜明珊;候文静;陈康;陈光兴;陈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

    目的 观察NF-кB信号通路阻断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链脲佐菌素诱导C57小鼠糖尿病.小鼠背部制作直径6 mm的皮肤缺损创面.实验动物分为4组:①NC组:正常小鼠对照;②DC组:糖尿病小鼠对照;③MSC1组:糖尿病小鼠移植MSCs(每个创面2.5×105个细胞注射于创缘皮下);④MSC2组:糖尿病小鼠移植MSCs,同时腹腔注射PDTC(50 mg/kg).细胞移植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同时切取创面组织制备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SC2组小鼠创面的愈合率明显高于MSC1组和DC组(P<0.05).HE染色发现MSC2组创面愈合过程及血管形成优于MSC1组和DC组.免疫组织化学VEGF检测显示创面形成第11天,MSC2组(33.51±2.40)的表达明显增强,与DC组(26.07±4.50)和MSC1组(18.71 ±7.14)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2组NF-кB p65荧光强度(35.20±18.77)明显减弱,与DC组(130.64±16.35)和MSC1组(56.80±16.35)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14天创面中GFP荧光信号显示MSC2组创面中GFP+阳性细胞IOD值(135.20±11.84)明显大于MSC1组(46.81±22.37),差异显著(P<0.05).结论PDTC阻断NF-кB通路,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张玉龙;毋巨龙;高晓康;戴霞;杨忠;刘彦龙;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经腰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经腰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s,FDD)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本院住院或门诊的FDD患者80例(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23 ~69(53.12±17.60)岁,病程(8.28±6.14)年;同期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19~35(25.67±7.32)岁.通过磁刺激腰骶部,记录肛门外括约肌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变化,观察腰脊神经根到肛门外括约肌的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结果 正常对照组检测波幅为400~1100(725.63±178.23) μV,潜伏期为2.6 ~3.7(3.35±0.41)ms.FDD组和正常对照组左右侧MEP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DD组波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腰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功能性排便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倪敏;丁曙晴;皇甫少华;周惠芬;王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和肽素、肌钙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期诊治能有效挽救濒死心肌、降低AMI的病死率及病残率.目前诊断AMI的主要依据是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改变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增高.因部分患者心电图早期无特异性改变,检测心肌标志物在AMI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认为肌钙蛋白(cTn)是目前用于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确定标志物,但肌钙蛋白Ⅰ (cTn Ⅰ)在AMI 6 h后才出现增高.寻找早期诊断AMI的标志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和肽素、肌钙蛋白浓度的变化及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旨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情判断提供借鉴.

    作者:余俊;朱武军;李红霞;杜燕;杨秀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胞外区的真核表达及其纳米抗体的淘选

    目的 寻找能够特异性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胞外区结合的纳米抗体.方法 通过RT-PCR技术在真核细胞HEK-293中重组表达PSMA胞外区.以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采用固相淘选的方法在天然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库中淘选能够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以Phage-ELISA方法筛选出具有结合活性的噬菌体克隆.通过细胞ELISA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再次验证分子水平淘选到的阳性噬菌体克隆.结果 测序证明编码PSMA的重组DNA片段序列正确,Western blot验证该重组蛋白成功表达.4轮固相淘选天然库使具有结合活性的噬菌体克隆得到了有效富集,阳性率从8.3%提高到64.6%.细胞ELISA测值表明PSMA表达阳性细胞明显高于阴性细胞[PSMA+:(0.621±0.043);PSMA-:(0.148±0.014),P<0.01];细胞免疫荧光亦证实分子水平淘选的阳性噬菌体与表达PSMA阳性细胞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 从天然纳米抗体噬菌体库中淘选得到了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均能与PSMA胞外区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

    作者:范校周;郭燕丽;涂追;童海鹏;李浪;王洛夫;黄海韵;许杨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Goltz-Gorlin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多泪道系统异常1例

    Goltz-Gorlin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外中胚层异常,多与X连锁PORCN基因突变相关,临床诊断多基于特征性的眼部、皮肤、牙齿畸形和骨改变[1-2].其中眼部畸形包括小眼球、无眼、眼缺损、斜视和眼球震颤等.而合并泪道系统异常的病例罕有报道.目前,仅报道过2例Goltz-Gorlin综合征合并泪小管阻塞的病例[3-4].我科2009年6月收治了1例Goltz-Gorlin综合征合并双侧先天性多泪道系统异常(包括泪囊瘘、鼻泪管阻塞和泪囊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姝佳;杨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APE1和p53蛋白在A549细胞和HeLa细胞中的结合作用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APE1)和p53蛋白内源性和外源性相互结合作用.方法 将重组质粒pET42a-hAPE1转染E.coli BI21(DE3),应用IPTG诱导GST-APE1蛋白表达,鉴定后经金属螯合层析技术纯化,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纯化蛋白,得到GST-APE1融合蛋白.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和GST蛋白沉降实验分别检测内源性和外源性APE1和p53蛋白结合作用,免疫荧光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确定APE1和p53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 转染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应用SDS-PAGE发现GST-APE1在预期位置64×103处存在阳性条带,“Ni”柱纯化后得到GST-APE1融合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鉴定.免疫共沉淀和GST蛋白沉降实验证实APE1和p53存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结合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标记的APE1和p53蛋白均为核浆共表达蛋白,氧化应激处理后,蛋白逐渐由胞浆向胞核移位,二者共定位于核膜处较明显.结论 APE1和p53蛋白在A549和HeLa细胞中存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结合作用,可能与其转录调控及肿瘤放化疗疗效有关.

    作者:张翀;李梦侠;程燚;李增鹏;王阁;王东;杨镇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体表电刺激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诗;巴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Osterix基因敲除及过表达对小鼠脊椎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小鼠Osterix基因敲除及过表达后对其脊椎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2周龄的野生型小鼠(WT)、Osterix基因敲除小鼠(Osterix-KO)和Osterix过表达转基因小鼠(Osterix-CA)分为3组(每组8只,均为雄性),分别采用X线摄像和HE染色观察小鼠腰椎骨量的变化,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涎蛋白(BSP)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terixKO小鼠在X线和HE染色表现为腰椎骨密度和骨量增加,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椎体中RANKL、BSP和OP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Osterix-CA小鼠的脊椎X线、HE染色表现及破骨细胞数量与WT小鼠无明显差异.结论 Osterix基因敲除小鼠脊柱骨吸收活性减弱伴成骨细胞分化能力降低,进而发生骨量明显增加.

    作者:陈思旭;宗兆文;贾敏;华祥;沈岳;赵玉峰;郭庆山;刘道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EphrinB2/EphB4在牙槽骨吸收-重建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初步探讨EphrinB2/EphB4信号在牙槽骨吸收及骨重建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小鼠RAW264.7细胞体外诱导前后、小鼠MC3T3-E1细胞骨吸收上清处理前后EphrinB2及EphB4的表达情况.以免疫组化(S-P)法、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大鼠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牙体牙周联合标本中EphrinB2、EphB4的表达情况.结果 EphrinB2和EphB4在小鼠RAW264.7细胞、MC3T3-E1细胞中均有明显的表达,骨吸收上清作用于MC3T3-E1细胞后,分化的成骨细胞EphrinB2表达量(17.53±0.43)较阴性对照组(15.67±0.45)有显著升高(P<0.01);采用E-LPS注射法成功制备了稳定、可靠的实验性大鼠牙槽骨吸收模型,模型中免疫荧光结果可见EphB4和EphrinB2分别在牙槽骨缘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存在区的高信号.结论 EphrinB2/EphB4信号参与了骨吸收-重建过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均可共表达EphrinB2/EphB4并可能存在成骨细胞间的EphrinB2/EphB4传导完成促进成骨活动.

    作者:雷利红;黄玫;吴燕岷;陈莉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