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用和厚朴酚包合物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娄杰;徐才兵;田睿;刘玉祺;郭锋;张良珂

关键词:和厚朴酚, 包合物, 温敏原位凝胶, 眼部给药
摘要:目的 研制温度敏感型眼用和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HK-HPCD-Gel).方法 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和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K-HPCD),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 (P188)为凝胶基质,冷溶法制备HK-HPCD-Gel;用不同方法分别考察凝胶的溶蚀与体外释药行为并进行数据拟合.结果 制备得到的HK-HPCD-Gel在室温下黏度为(0.1894±0.0999)Pa·s,流动性较好的液体,在眼部生理条件(34.2±0.1)℃时能够发生相转变形成黏度为(2.0822±0.6172)Pa·s的半固体状态,延长制剂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凝胶溶蚀与体外释放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无膜溶出法更适用于凝胶的体外性质考察,并且包合物的加入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结论 制得的温敏眼用和厚朴酚包合物原位凝胶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延长制剂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内脱垂患者直肠顺应性变化与肠黏膜中TRPV1、5-HT表达的关系

    目的 探讨直肠内脱垂(internal rectal prolapse,IRP)患者直肠顺应性改变与TRPV1、5-HT在直肠黏膜层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IRP的患者20例及对照组20例先进行肛管直肠测压,然后行结肠镜检查,在齿状线上方4cm处下段直肠取黏膜活检,行TRPV1和5-HT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图像分析法分析免疫反应阳性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RP组初始感觉容积明显增高(Z=-3.710,P<0.01),大感觉耐受容积明显降低(Z=-5.181,P<0.01),直肠顺应性明显降低;对照组黏膜层仅有少量TRPV1表达,IRP组直肠黏膜腺体可见大量TRPV1阳性染色,与对照组相比,IRP组直肠黏膜层TRPV1的表达显著增强(Z=-5.085,P<0.01);对照组黏膜层5-HT免疫阳性染色很少,而IRP组黏膜层腺体细胞内5-HT表达量显著升高(Z=-4.734,P<0.01).结论 IRP患者直肠顺应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直肠黏膜层TRPV1和5-HT免疫反应阳性显著增强导致直肠高敏感有关,可能是IRP患者肛门坠胀、便意频繁等排便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鑫;田跃;童卫东;李凡;王李;赵松;叶景旺;刘宝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实体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实体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实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毒性反应.结果 共计16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分析,包括6种恶性肿瘤和10917例病例;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方案比较,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可以降低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疾病进展风险(HR =0.70,95% CI:0.67 ~ 0.73,P<0.001)和疾病死亡风险(HR =0.89,95% CI:0.85 ~ 0.9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4级毒性反应方面,2组高血压(RR=6.58,95%CI:4.97~ 8.71,P<0.001)、蛋白尿(RR=10.85,95% CI:6.33~ 18.61,P<0.001)和出血(RR=1.76,95%CI:1.34 ~2.32,P<0.001)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静脉血栓栓塞(RR =1.00,95%CI:0.76 ~ 1.31,P=0.98)和动脉血栓栓塞(RR =1.28,95% CI:0.90~ 1.82,P=0.17)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实体瘤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出血的危险性更高,而不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作者:张旭东;董昱;米坤;杨晓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下颌第一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主诉:左下后牙疼痛3d.现病史:患者自述1年前左下后牙曾于外院行充填治疗,2周前充填物脱落,3d前感左下后牙冷热刺激痛,偶有自发痛,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平时体质较好,自述有支气管炎症史,否认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检查:全口卫生差,牙石Ⅱ度,软垢Ⅰ度,色素Ⅰ度,牙龈充血,无退缩.34牙颊侧楔形缺损,已累及髓腔,冷(+),探(+),叩(+),松动度(-),牙龈未见明显异常(图1A).

    作者:刘建党;王慧霞;陈永进;张旻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结肠传输试验在慢传输型便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结肠传输试验在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诊治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9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结肠传输试验的414例受检者的资料,包括男性87例,女性327例,年龄13~82岁,平均45.9岁,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减少、便意减弱,可伴随有大便于结、排便费力,部分患者需要手助排便,病程3~37年,平均10.7年,病情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受检者口服含有20粒不透光标记物的胶囊,观察其在服药后24、48、72 h腹部立位片中标记物的分布情况,比较各组标记物数量的差异.结果 414例按72 h残留于大肠的标记物的数量进行分组,>20%为阳性组,≤20%为阴性组,阳性组197例,阴性组217例.两组在各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传输试验可以如实地反映在人群结肠传输功能方面确实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肠传输试验宜反复、多次检查,使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赵松;刘宝华;付涛;李光焰;龚水根;王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经腰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经腰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s,FDD)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本院住院或门诊的FDD患者80例(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23 ~69(53.12±17.60)岁,病程(8.28±6.14)年;同期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19~35(25.67±7.32)岁.通过磁刺激腰骶部,记录肛门外括约肌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变化,观察腰脊神经根到肛门外括约肌的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结果 正常对照组检测波幅为400~1100(725.63±178.23) μV,潜伏期为2.6 ~3.7(3.35±0.41)ms.FDD组和正常对照组左右侧MEP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DD组波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腰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功能性排便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倪敏;丁曙晴;皇甫少华;周惠芬;王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眼用和厚朴酚包合物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目的 研制温度敏感型眼用和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HK-HPCD-Gel).方法 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和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K-HPCD),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 (P188)为凝胶基质,冷溶法制备HK-HPCD-Gel;用不同方法分别考察凝胶的溶蚀与体外释药行为并进行数据拟合.结果 制备得到的HK-HPCD-Gel在室温下黏度为(0.1894±0.0999)Pa·s,流动性较好的液体,在眼部生理条件(34.2±0.1)℃时能够发生相转变形成黏度为(2.0822±0.6172)Pa·s的半固体状态,延长制剂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凝胶溶蚀与体外释放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无膜溶出法更适用于凝胶的体外性质考察,并且包合物的加入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结论 制得的温敏眼用和厚朴酚包合物原位凝胶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延长制剂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娄杰;徐才兵;田睿;刘玉祺;郭锋;张良珂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腔镜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的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本研究所行腹腔镜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的每天排便次数(BM)、Wexner肛门失禁评分(WIS)、Wexner便秘评分(WCS)、胃肠生活质量指数(GIQLI)、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腹胀和腹痛频率评分、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CD)变化.结果 26例患者包括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72.9±2.7)岁,术前便秘症状严重,WCS值为(16.62±1.24),生活质量较差,GILQI 值非常低,为(63.58±4.84).患者都安全、顺利进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41.85±3.73) min,首次排气排便时间(3.92±1.92)d,住院时间(8.62±1.70)d,没有发生吻合口瘘,CD>Ⅰ级并发症3例,均为肺部感染,经治疗痊愈,无粘连性肠梗阻.术后3、6个月无严重腹泻,无肛门失禁.术后6个月每天排便(3.20±2.02)次,WIS评分为(2.50±1.94).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6、12个月WCS评分、GIQLI指数、腹痛和腹胀频率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12个月腹痛强度NR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52、0.245、0.501),其中NRS≥7的仍有7例占26.92%.结论 腹腔镜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伴有心肺脑疾病严重的原发性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是较理想的方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确保术后效果.

    作者:魏东;蔡建;赵艇;张剑锋;张远耀;杨维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3.0T常规MRI与髋关节镜检查髋臼唇撕裂的对比分析

    髋臼唇撕裂是临床上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终可引起关节软骨损伤,导致骨关节炎[1-2].关节镜是检查髋臼唇撕裂的金标准,髋关节MRI造影被认为是髋臼唇撕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3-4].但是,髋关节MRI造影与关节镜属于有创性检查,本研究采用3.0T常规MRI与髋关节镜检查髋臼唇撕裂,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琴;刘杰;杜明珊;候文静;陈康;陈光兴;陈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刘宝华;付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

    目的 观察NF-кB信号通路阻断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链脲佐菌素诱导C57小鼠糖尿病.小鼠背部制作直径6 mm的皮肤缺损创面.实验动物分为4组:①NC组:正常小鼠对照;②DC组:糖尿病小鼠对照;③MSC1组:糖尿病小鼠移植MSCs(每个创面2.5×105个细胞注射于创缘皮下);④MSC2组:糖尿病小鼠移植MSCs,同时腹腔注射PDTC(50 mg/kg).细胞移植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同时切取创面组织制备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SC2组小鼠创面的愈合率明显高于MSC1组和DC组(P<0.05).HE染色发现MSC2组创面愈合过程及血管形成优于MSC1组和DC组.免疫组织化学VEGF检测显示创面形成第11天,MSC2组(33.51±2.40)的表达明显增强,与DC组(26.07±4.50)和MSC1组(18.71 ±7.14)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2组NF-кB p65荧光强度(35.20±18.77)明显减弱,与DC组(130.64±16.35)和MSC1组(56.80±16.35)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14天创面中GFP荧光信号显示MSC2组创面中GFP+阳性细胞IOD值(135.20±11.84)明显大于MSC1组(46.81±22.37),差异显著(P<0.05).结论PDTC阻断NF-кB通路,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张玉龙;毋巨龙;高晓康;戴霞;杨忠;刘彦龙;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军校大学生社会、学业和身体自我性别、年级特点研究

    目的 研究军校大学生社会、学业和身体自我的性别、年级特点.方法 整群抽取某军校一至四年级大学生930名,采用大学生社会自我问卷、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为测试工具.结果 ①军校大学生社会自我的发展整体水平较高,男生与女生在人际威信、陌生人关系、团体地位、师生关系、异性同学关系、角色体验6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各年级在10个维度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1).②军校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状况良好,男生与女生在各维度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各年级在4个维度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1),呈现大二>大三>大四>大一的发展特点.③军校大学生身体自我的发展整体水平较高,男生与女生在运动特征、身材特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年级在5个维度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1).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军校大学生社会、学业和身体自我在总均分上达到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不同性别、年级的军校大学生社会、学业和身体自我的发展有差异,应因材施教以取得好的发展.

    作者:卢祖静;冯正直;李清;李嘉雯;朱姝;黄玲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蒿甲醚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目的 研究蒿甲醚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处方组成和体外特性.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伪三元相图绘制和正交实验设计筛选优化蒿甲醚自微乳化处方.以自乳化速率、粒径、稳定性和体外溶出度为指标评价自乳化微乳系统体外特性.结果 蒿甲醚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佳处方选择Lauroglycol 90为油相,Cremophor RH 40为乳化剂,Gelucire 44/14为助乳化剂,佳配比为4∶4∶2,其中蒿甲醚的载药量为80 mg/g.自制的ARM-SMEDDS均在2 min以内完成自微乳化,粒径为(61.50±8.66) nm,常温下3个月基本保持稳定,体外溶出度结果显示120 min即能达到>99.5%的溶出率,累积溶出百分率为原料药的7倍.结论 所制备的ARM-SMEDDS外观和稳定性良好,能显著提高体外溶出度.

    作者:张亚红;林凤云;邱妍川;朱照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FOLFIRI方案对小鼠结肠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商品名恩度)联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FU(FOLFIRI)方案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及肝转移的作用.方法 40只BALB/c小鼠通过脾脏注射肿瘤细胞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①模型对照组;②恩度治疗组;③FOLFIRI组;④恩度联合FOLFIRI组(n=10).模型建立的第2天开始按照制定的给药方案腹腔注射给药.第21天观察、比较各组小鼠脾脏种植瘤的体积,检测种植瘤的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city,MVD)和血清中的VEGF浓度以及肝脏转移瘤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恩度治疗组、FOLFIRI组、恩度联合FOLFIRI组脾脏种植瘤的体积、微血管密度、VEGF含量、肝脏转移瘤数目均减小(P<0.05),脾脏种植瘤的AI升高(P<0.05).与恩度联合FOLFIRI组相比,恩度治疗组、FOLFIRI组脾脏种植瘤的体积、微血管密度、VEGF含量、肝脏转移瘤数目增大(P<0.05),脾脏种植瘤的AI减小(P<0.05).结论 恩度联合FOLFIRI可以促进结肠癌的凋亡,抑制结肠癌的生长及肝转移.

    作者:王爱民;韩春全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体表电刺激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诗;巴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杨梅素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目的 探讨杨梅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 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27.8 mmol/L甘露醇)、高糖处理组(葡萄糖浓度33.36 mmol/L)、杨梅素保护组(0.1~10 μmo/L杨梅素+ 33.36 mmol/L葡萄糖),处理48 h后,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及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 高糖处理HUVECs 48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ROS及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杨梅素预处理HUVECs后,可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HUVECs细胞凋亡、ROS和MDA含量的增加以及细胞活力、SOD和CAT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 杨梅素可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梁馨予;张婷;周永;施琳颖;陈军丽;王丽;康超;朱俊东;糜漫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肛门直肠测压在便秘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便秘患者的肛门直肠测压表现及肛门直肠测压在便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科便秘患者163例,将其分类为结肠慢传输型(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便秘46例,出口梗阻型(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便秘93例,混合型(mixed constipation,MC)便秘24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肛门直肠测压方法检测各组患者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初始便意容量、大耐受容量以及肛管静息压、收缩压、咳嗽时肛管压和排便时肛管压,分析统计其测压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患者直肠初始感觉容量、初始便意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耐受容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组所有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咳嗽时肛管压及排便时肛管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O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OC型患者排便时肛管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的便秘患者其肛肠测压表现不同,提示便秘患者存在着肛门直肠动力异常和直肠感觉异常.

    作者:王李;高羽;刘正勇;邓小炼;李光焰;吴劲松;谭智勇;王郜;付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膀胱平滑肌细胞分化的标志基因表达受组蛋白乙酰化调控

    目的 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与膀胱平滑肌细胞(bladder smooth muscle cells,BSMCs)接触共培养探讨组蛋白乙酰化对BMSCs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BMSCs及BSMCs至第3代,并对BMSCs进行了鉴定;以单独培养的BMSCs作为对照组,接触共培养的BMSCs为实验组;运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分别对2组BMSCs中的平滑肌标志性蛋白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 muscle-myosin heavy chain,SM-MHC)、Calponin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检测α-SMA蛋白、Calponin蛋白在BMSCs中的表达,并用微球菌核酸酶(micrococcal nuclease,MNase)对平滑肌3个标志性基因的启动子区进行了染色质开放性的检测,同时运用了ChIP技术分析了α-SMA、SM-MHC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对BMSCs向平滑肌分化的影响.结果 大鼠原代BMSCs流式检测显示CD29表达阳性,阳性率为99.8%,CD31、CD45表达阴性,阳性率为6.30%、1.04%;免疫荧光显示平滑肌3种标志性蛋白的表达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共培养天数的增加α-SMA蛋白、Calponin蛋白在实验组中的表达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MNase显示实验组的BMSCs启动子区染色质对核酸酶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ChIP显示实验组中BMSCs平滑肌标志性基因α-SMA、SM-MHC、Calponin启动子区H4乙酰化水平较未分化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 组蛋白乙酰化程度的增加促进了BMSCs向BSMCs分化.

    作者:徐梦遥;王延洲;徐惠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乳牙滞留伴多发性多生牙及恒牙阻生2例

    多生牙是一种牙齿数目的发育异常,可发生于牙弓内任何部位,常见于上颌前牙区,也称为额外牙.恒牙列多生牙发生率国内报道为1%~3%[1],国外报道为1.04%~2.00%[2].多生牙可能由牙胚发育期间形成过多牙蕾或牙胚分裂导致,其牙数常为1~2颗,3颗以上者较为少见[3].多生牙可单独发生,也常合并其他畸形,如腭裂、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等[4].我院治疗非综合征性乳牙滞留伴多发性多生牙及恒牙阻生2例,报告如下.

    作者:曾庆香;张碧;孙吉成;刘平;王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心理健康状况、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模式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运用症状自评量表,PTSD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213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结果 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CL-C总分为14 ~ 58(32.69±10.73)分,3类症状再体验、回避、警觉的得分为(10.67 ±3.78)、(11.56 ±4.98)、(10.01 ±5.76),PTSD阳性率为16.90%.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常模(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138、-0.365、-0.201、-0.188、-0.235,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PTSD总分、再体验、回避、警觉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194、0.141、0.401、0.354、0.201、0.436、0.308、0.323、0.269、0.286、0.315、0.287,P<0.05).消极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及PTSD的发生(Beta分别为0.186、0.152).结论 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PTSD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正确指导和心理干预,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方式.

    作者:谷珊珊;宫海燕;何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APE1和p53蛋白在A549细胞和HeLa细胞中的结合作用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APE1)和p53蛋白内源性和外源性相互结合作用.方法 将重组质粒pET42a-hAPE1转染E.coli BI21(DE3),应用IPTG诱导GST-APE1蛋白表达,鉴定后经金属螯合层析技术纯化,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纯化蛋白,得到GST-APE1融合蛋白.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和GST蛋白沉降实验分别检测内源性和外源性APE1和p53蛋白结合作用,免疫荧光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确定APE1和p53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 转染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应用SDS-PAGE发现GST-APE1在预期位置64×103处存在阳性条带,“Ni”柱纯化后得到GST-APE1融合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鉴定.免疫共沉淀和GST蛋白沉降实验证实APE1和p53存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结合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标记的APE1和p53蛋白均为核浆共表达蛋白,氧化应激处理后,蛋白逐渐由胞浆向胞核移位,二者共定位于核膜处较明显.结论 APE1和p53蛋白在A549和HeLa细胞中存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结合作用,可能与其转录调控及肿瘤放化疗疗效有关.

    作者:张翀;李梦侠;程燚;李增鹏;王阁;王东;杨镇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