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压测量结果误差原因分析

董静;任丽洁;崔福江

关键词:测量血压, 不当操作, 测量误差
摘要:通过分析血压测量前准备工作、操作过程及其他影响因素3个方面,分析血压测量时不当操作对所测血压值的影响,旨在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规范测量血压,避免测量偏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包头市医学教育工作者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包头市医学教育工作者血脂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关系,为比较医学教育工作者与非医学教育工作者高脂血症发病情况提供依据。方法对包头市483位医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结果被调查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为44.7%,且50岁前男性血脂异常率高于女性,50以上女性TC、TG、LDL-C水平均高于男性。结论被调查人群血脂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相关,提示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增强保健意识,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作者:包艳红;王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系统化整体护理全面开展,各级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应积极进行护理教学改革。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当前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作者:李佳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血压测量结果误差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血压测量前准备工作、操作过程及其他影响因素3个方面,分析血压测量时不当操作对所测血压值的影响,旨在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规范测量血压,避免测量偏差。

    作者:董静;任丽洁;崔福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析马达加斯加昂布翁贝地区阑尾炎高发原因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导致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我国第20批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于2014年12月开始,5个月内共收治急、慢性阑尾炎患者210例。统计发现该地区阑尾炎发病率远高于我国,且性别构成与我国不同,建议确诊阑尾炎后尽早手术治疗,以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项目教学法在全口义齿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背景、项目开发、实施过程和教学思考4个方面阐述项目教学法在全口义齿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瑛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孕产妇焦虑与抑郁的研究进展

    焦虑是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表明,孕产妇普遍存在焦虑情绪。产前焦虑可导致剖宫产或助产率升高,诱发产后出血,甚至威胁母婴健康,影响产后泌乳等。产前焦虑如得不到缓解,则易发展为产后抑郁。产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而且会对新生儿的心理、行为及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秦晓明;刘启贵;谢颖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分析

    目的:评估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提出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方法将12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服务流程,调查两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液体外渗、红肿、皮肤青紫淤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的实施,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减少了输液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作者:李亭霏;徐小琴;魏传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做好该课程在我院中、高职口腔专业教学中的衔接,笔者对我校2011、2012级290名学生进行了课程满意度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初步总结该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琳;郭艳玲;蒲小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年轻外科医生成长过程中自信心培养的研究

    外科医生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参与者,培养优秀的年轻外科医生对于国家医学及卫生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通常在年轻外科医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其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忽视了自信心培养。

    作者:徐骏飞;陈锦鹏;何志贤;王华;周友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总结近年来在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模式的经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马林浩;李文放;林兆奋;沈宏亮;王来根;季华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职业院校药品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为提高职业院校药品营销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授课内容采用小组合作、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开展课程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药品营销综合职业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药专业“学-做-练”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由课程设置一体化、教学环境一体化和“双证书”教育机制一体化的中药专业“学—做—练”一体化教学模式,研发相关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精品课程和实训仿真操作系统,旨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中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牛彦辉;宋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人员在职专业化培训实践

    口腔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既要求护士具有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在临床实践中突出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专科护理技能。因此,针对学科特点,对在职护士进行专业化培训十分重要。

    作者:由小蓉;郭艳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

    妇产科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理论学习—见习—实习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为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尝试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标准化实训室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朱慧敏;游彦杰;吴彩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理性情绪疗法在身患乳腺癌护士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对身患乳腺癌护士实施理性情绪疗法,评价该疗法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中身患乳腺癌的护士180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理性情绪疗法。分别在干预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在身患乳腺癌护士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晓萱;孙培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患者安全文化在实习生岗前教育防范差错事故的实践

    目的:以患者安全文化概念分析高职生临床实习期间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以增强其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方法回顾性调查我校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学生实习期间发生的差错事故,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责任心不强、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技术缺陷、未执行“三查八对”是引发差错事故的重要原因。结论建立校院患者安全文化实习岗前教育体系,有效减少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蔡雅谷;李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甘肃省出生缺陷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出生缺陷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省级监测方案,收集全省出生缺陷监测网(43家监测医院)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城市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出生缺陷顺位发生变化,神经管缺陷呈下降趋势,总唇腭裂及先天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结论我省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虽取得一定进展,有可控性干预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与诊断能力有关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完善全省产前诊断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出生干预及监测质量,积极推广产前诊断技术,减少出生缺陷。

    作者:代维斯;仇杰;吴菊;孙庆梅;林晓娟;唐中锋;赵媛;宋筱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陕甘宁边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下,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图书馆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发展原因及特点彰显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

    作者:赵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CT增强扫描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提升护理和治疗效果。方法规范检查前中后护理流程,使护理工作渗透于CT检查的每个环节,贯穿于CT检查工作始末,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化、知识化和技能化水平。结果减少和避免了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精湛的护理技能,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是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梁雯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谈基层医院急诊护理纠纷发生原因与对策

    目的:针对基层急诊护理纠纷易发与多发现状,分析纠纷发生原因,并提出应对与防范措施。方法从发生原因、涉及人员职称等方面对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89例护患纠纷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态度差、沟通不到位等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加强低年资及低职称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合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调配等是避免急诊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亚珠;胡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