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抢救程序在内科临床教学及出科考核中的应用

孙顺成;于玲玲;王兰芝

关键词:临床实习, 抢救程序, 内科, 临床教学
摘要:目的:探讨抢救程序在内科临床教学及出科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67名在内科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实验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带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抢救程序带教,并在内科实习结束时采用情景模拟形式进行出科考核,考核结束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两种不同带教方法及情景模拟形式考核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出科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对带教效果及出科考核形式的认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抢救程序带教及情景模拟考核,体现了临床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厌氧性细菌”教学设计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农村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考试课。“厌氧性细菌”是该教材各论部分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细菌概述”的基础上,对进一步认识厌氧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由于学生不喜欢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实例比较感兴趣,因此本次课主要用临床思维围绕疾病特征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小结4方面进行设计。

    作者:王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职检验技术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强训课程整合探索

    高职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前后一门课程———医学检验技术强训,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如何将微生物检验、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及免疫学检验等课程技能操作整合在一起,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作者:张其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查询文献基础上,从教学模式内涵、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其应用效果,提出学校是否拥有复合型人才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

    作者:周璇;王建松;叶萌洁;李娜;王莉;李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传承教育式职业指导方法推介

    传承教育式职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坚定职业理想、了解职业现状、感悟职业内涵、激发职业热情、传承职业精神。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根据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职业发展需求和良好的社会资源,在实践中开展了“医脉相承,医路筑梦”活动,将医学生中从事医务工作的学生家长作为访谈对象,通过访谈、撰稿、影音数据编辑、汇报交流、案例分享等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职业指导方法。传承教育式职业指导方法发挥了其应有的职业指导作用,特此作以分析与推介。

    作者:高大红;陈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学院校中药炮制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笔者在医学院校中药炮制学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存有一定的偏见与理解误区、缺乏中医药思维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探索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尝试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适当引入科学研究内容,加强中药炮制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仇峰;王佳雯;王满元;龚慕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中企业培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然而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评价不高。开展校企合作,重视企业培训,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调整培训内容,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水平。

    作者:王宪庆;刘汉;涂冰;魏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有效引导医学生选择儿科就业的实践与探索

    儿科医生严重短缺且人才队伍日渐萎缩已成为我国儿童事业发展的瓶颈。从理论、见习、实习等方面着手,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重视人文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医学毕业生选择儿科就业是充实儿科人才队伍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同欢;毕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BL联合LBL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特点,探讨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PBL联合L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过程,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

    作者:曹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创新型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将护理基本实践层次、护理专业实践层次、护理社会实践层次、护理岗位实践层次有机连接,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护理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引导护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作者:曾晓英;徐志英;徐国莲;桂珍;何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改革探究

    英语国家概况是涉外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分析目前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地位、教材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4方面探讨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刘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收集途径探讨

    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关键在于其思想动态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面谈法、问卷调查法、家长访谈法、热点分析法、观察法等途径收集,同时注意动态跟踪管理、构建信息收集体系、关注弱势学生群体,提高总结、分析、预测能力。

    作者:黄晓丽;关继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与代谢病教学中的推广意义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沿用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体现医学学科的系统性、基础性,循序渐进教学,缺点是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学科间存在交叉和重复现象,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互相脱节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打破学科界限,根据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糅合在一起,实现多学科综合,避免学科间的重复和脱节。在内分泌与代谢病的学习中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李明;赵青松;杜丽莉;李波;王明丽;成志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老师”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索适合独立学院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方法将我校护理系201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法,2012级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小老师”参与的实训模式,通过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结论“小老师”参与的实训模式在提高低年级学生操作水平的同时,调动了“小老师”自身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值得在其他课程实训教学中推广。

    作者:杨莉莉;欧阳国莲;孟敏娜;刘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方式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案例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案例教学是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作者:曹玉青;徐生刚;王庭瑞;孟军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探讨

    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是数学文化价值内化的结果。本文从职业核心能力视角审视中职数学教学策略,探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作者:姜文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甘肃高校排球运动损伤的原因调查及预防措施

    本文首先对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对运动损伤易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排球运动员损伤发生多的部位为膝关节、踝关节、肘部、腰背部、肩部等;后针对排球运动员易损伤部位,如膝关节、踝关节、肩部、腰背部损伤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丁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分析

    目的:调研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第一届大专实习生与临床岗位需求的差距,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从实习生基本素质、工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3方面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单位对学生总体评价良好;90%以上学生认为自己适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结论改进教学模式、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霞;江凌静;章艳碧;鲍绿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各年龄段行人工流产术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积极干预,以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增强手术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段妇女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行人工流产术者的心理状态千差万别,复杂多变,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给予正确引导,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增强手术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秀萍;崔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武威市凉州区2009-2013年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乙肝患者住院费用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比较近5年武威市凉州区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乙肝患者住院费用及报销比例变化情况。方法从凉州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凉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乙肝患者住院报销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凉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保险和城镇职工保险乙肝患者例均住院费用分别为4085元、7614元和9107元,报销率分别为65.95%、59.85%和72.86%,例均负担分别为1391元、3057元和2473元。例均费用城镇职工高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高于农民。报销率城镇职工高,城镇居民低。例均负担城镇居民高,农民低。结论应逐渐消除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待遇不公平性,进一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作者:刘义文;吉兆华;王兴国;郭致文;李秀梅;张丽;闫永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中职班级管理实效中的应用

    运用PDCA循环管理中职班级常规工作,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学习、纪律、卫生和活动管理的质量及实效。

    作者:朱业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