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薛政;张丽娟
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时期,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生的职业发展和认同感。刚进入医院实习的1~3个月内,是护生角色转变、认知未来职业的重要阶段。实习早期护生面临较多的压力源[1],压力过大会给护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降低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其从事护理职业的意向[2]。作为带教教师及管理者,若不重视和发现护生压力源并给予帮助,就会造成护理人才流失。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承担着重要的带教任务。从临床见习到实习的全过程,从中专、大专到本科生,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自我效能与压力源的相关性,找出实习早期易产生压力源的高危群体,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提高实习质量。同时,根据护生自身压力源特点及自我效能得分,为护生树立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贾桂芳;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湖南省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医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为其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式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湖南怀化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医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现状。结果乡村医生年龄偏高、学历偏低,计算机应用技能普遍较低。结论应加强乡村医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以适应现代化医疗需求,为稳步推进新农合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丁黎明;吴堃;龚彦;张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微生物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专业课,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至关重要。检验技能大赛不仅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推动微生物检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叶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胃癌作为全球好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受患者防癌意识差、检查条件有限等各方面原因限制,临床上发现的胃癌绝大多数已进入进展期,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所以,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缩小胃癌的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等,但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统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本文就新辅助化疗近几年的发展做一概述。
作者:岳鹏景;卢启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针对内科护理课程性质,结合医院内科护理岗位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及学情,进行内科护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总体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内容难易程度,分别开展3种不同类型的任务驱动教学,即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和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充分体现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
作者:贾小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介绍作业治疗中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架构的理论学习,以及在案例中如何使用ICF架构去分析问题的教学方法,试图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较快领悟作业治疗的理念框架,同时思考教学中的优缺点,寻求更好的应对策略。
作者:肖利春;杨闪闪;杜芳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对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阐述PBL教学法的特点、优势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各医学院校开展口腔颌面外科PBL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任文豪;张瑾;高岭;李少明;李兴强;郅克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相应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太原市某中职学校2636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中职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方面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检出率高;女生除敌对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三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结论中职生存在相应心理问题,应针对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有关适应环境及协调人际沟通等方面专题教育。
作者:郭慧;赵俊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第四轮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以学生学习成长为目标。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存在问题和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力求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情感、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和服务,从而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作者:许子华;李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用人单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等多种途径增强学生软实力,培养合格且优秀的医学人才,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作者:赵兰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进行反思,探讨适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评价方式。方法回顾2010—2012级3届学生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以科学主义教学价值取向为引导,采取以考试为主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对3个年级6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个年级阶段考试成绩存在差异性(P<0.01),反映出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态势,应积极加以关注,查找可能原因。结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应融合多种教学价值取向,灵活多样地评价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周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以及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依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要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德飞;赵树娟;孔亚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护理专业是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设项目”重点支持的专业之一。经过两年的建设,我校形成以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护理岗位任务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能全面、教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成融教学、科研、培训、竞赛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行业及社会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康玉萍;蒋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与国外医学教育的比较,结合病理学教学,提出教师应提升自身素质,开放思维,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生职业身份顺利转换。
作者:刘敏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我院立足于小型专业性实验教学中心,采用阶梯式培养、多方面要求、协同式管理相结合方式,构建基于本科生基本实验素质与自主实验能力培养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本科生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全面培养其自主实验研究能力和实验室独立使用能力。
作者:关怀;王敏;马晗;贾富霞;马赟;罗容;于萍;赵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分析我校校院结合培养模式下,中职影像技术专业见习教学现状,对有关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措施,从而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作者:张春雨;王文花;翟亚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50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并将208例病毒复制大于103copies/ul者,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7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42例和原发性肝癌(HCC)36例,应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208份血清中共检出C型102例(49.04%),主要分布于LC、HCC组中;B型87例(41.83%),主要分布于ASC组中;B+C混合型3例(1.44%);D型16例(7.69%)。结论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C型(49.04%)和B型(41.83%)为主, D型相对多见(7.69%),C、D型与较严重的肝脏损伤有关。
作者:高海彦;张会玲;李小霞;高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更好地培养我军卫生士官人才知识获取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想定作业教学法已逐渐应用于非指挥类专业任职教育教学中。本文针对诊断学专业特点,分析该类想定作业特点及编写方法,并结合实际给出诊断学专业想定作业教学组织过程和实施要点。
作者:陈莉;徐茂锦;许晓倩;胡晓霞;陈洁;谢长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超过7~14天的患者进行CDFI检查,观察宫内情况及其周围肌壁血流情况。结果131例二维超声显示宫腔残留物,并经刮宫后病检证实,其中CDFI检查于子宫内部或基底部与局部子宫壁相连处探及血流信号123例,诊断符合率93.9%。结论 CDFI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永存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