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涵英;温绍君;赵铁夫;王焕英;张衡
通过认识中职语文教学文史结合的重要意义,阐述语文教学中文史结合的方法与感受,呼吁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注意文史结合.
作者:赵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过程性考核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学校加大专业内涵建设的背景下,对食品包装技术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进行探索,以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超敏;曾维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学研究生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其科研能力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问卷对3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对自己科研能力满意度低,培训需求率高.在课题申报方面不满意率15.8%,需求率95.1%;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方面不满意率14.3%,需求率93.2%;数据收集方面不满意率15.5%,需求率91.3%;数据整理分析方面不满意率17.0%,需求率92.8%;论文报告撰写方面不满意率15.5%,需求率90.6%.结论 应进一步改进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改善科研环境,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作者:陈琪;刘娅;叶运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口腔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中职护理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出自身特色,为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本文对我校护理专业口腔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介绍.
作者:林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结合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实践,对建立、完善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等提出新的思路与方法,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创建既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卫生类高职院校特点的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
作者:聂超;柯世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校药剂专业在“工学交替,按需施教”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校企文化融合,促进校企文化建设,使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备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能迅速融入企业生产和管理环境,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目标.
作者:闫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适合基层综合医院输液中心的工作流程.方法 对输液中心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工作流程,以解决成人患者无陪护,儿童患者陪护多问题.结果 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了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同时加强了输液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健康宣教,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一科两制”式工作流程是提高基层综合医院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开展广西区情教育是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通过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和开展课外活动3个途径增强区情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钟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探讨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模块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实验资源,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功能模块的实际操作课程,提高临床工作的适应性,解决教育界在人才培养中学用脱节问题,突破学生从教学实验向临床实验转化的思维障碍,从整体上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较强动手能力毕业生搭建新的平台.
作者:邓小燕;王忠英;吴晓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增强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以药房岗位需求为核心,校企共同进行药物商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魏来;涂冰;王宪庆;谭敏;王玉霞;张茂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评估对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取班级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120名为研究对象,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妇产科护理教学,实验组以健康评估相关知识作引导开展妇产科护理教学.结果 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技能考核与临床应用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健康评估相关知识引导后学生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提高了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李巧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为课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系统化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市部分中职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表明,中职班主任工作存在德育理念淡薄缺失、德育目标模糊不明、德育内容繁杂散乱、德育方法单一效差以及德育评价偏差不实等问题.结论 针对中职班主任工作现状提出提升其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作者:莫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标准化病人在医患沟通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2007级和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85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以术前《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为模拟教学场景,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教学,教改组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在临床实习阶段应用SEGUE量表评估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结果 教改组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SEGUE量表评估中,客观评价得分和主观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医患沟通教学中,可以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为其将来进入临床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赵铁夫;许学敏;马涵英;温绍君;闫春霞;王玲;秦天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手术室实习,提高护生心理素质、理论基础及相关护理操作技能.方法 将2012-2013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生源、师资、教学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对照组采用以PDCA循环管理法为基本框架,集中授课、分散教学、一对一带教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教学方法基础上深化PDCA主题,着重对护生心理素质、理论基础及基本操作进行评估,采用心理支持、情境模拟、相对一对一带教及互动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学习主动性、出科前心理素质、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多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心理素质、理论基础、操作技能以及沟通能力与学习主动性.
作者:陈武英;窦红梅;邱亚玮;曹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视频评分法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 将334名护理专业学生按班级分为两组,实验组(168名)考核采用视频评分法,对照组(166名)采用传统评分法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单项操作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但团队合作性操作熟练度、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视频评分法的认可度较高.结论 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应用视频评分法,能提高学生操作积极性及综合能力.
作者:何水英;徐利华;夏瑾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其是职业危害高发人群,初到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发生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更大.应从入学基础实验课开始培养医学生职业防护意识,树立职业防护观念;在机能实验课中渗透职业防护知识,养成职业防护习惯,为初到临床有效减少职业伤害奠定基础.
作者:未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盐城卫院)近3年考查课成绩的调查与分析,了解考查课教学效果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从盐城卫院22个专业中随机抽取2个专业的2门考查课进行调查,并对学生考查课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2010-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成绩80分以上、60~80分、60分以下学生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C2=36.06,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2009-2011级徐医临床专业社会医学课程成绩80分以上、60~80分(没有不及格者)学生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C2 =37.9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近3年盐城卫院考查课成绩呈下降趋势,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改进.
作者:吴欣欣;张学艳;周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对于培养中职护生职业品德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2级、2013级护理专业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中渗透职业品德教育,于课程结束后调查职业品德教育效果.结果 职业品德教育对提高护生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具有较明显的效果.结论 在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中渗透职业品德教育,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
作者:黄丽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目前发展迅速.本文从教材、师资、实训基地、毕业实习4方面对该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探索.
作者:陆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微课设计以护理教育中的一个小模块为例,将教师外在教学活动与学生内在认知过程进行匹配,这种由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变的流程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严慧深;熊彦;李晶晶;彭建明;张培培;王冬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