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雅;李君
分析妇科护理实训教学特点和存在问题,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进行探析,提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影响翻转课堂效果的两大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应策略,为翻转课堂在妇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实施提供借鉴.
作者:梅一宁;葛炜;徐小萍;赵梦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以中医三因制宜治疗原则为指导,建立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0级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全程,评价其对0级糖尿病足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在人口学资料及足部病理改变相似的情况下,对两组教育前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糖尿病足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达98.3%,相关知识掌握率为93.8%,能做到自我管理的达9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三因制宜的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由0级上升为1级,值得推广.
作者:高雪华;杨小芳;潘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阐述思维导图的内涵、绘制方法及高职护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许桂春;陈培培;赵秀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结合微课特点,介绍在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的微课教学研究与设计.
作者:崔万丽;齐玲;田晶;王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免疫学检验是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免疫学检验网络课程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介绍基于BB平台建设免疫学检验网络课程的基本原则、模块设计、教学设计、网络课程实施、应用体会4个方面的经验,肯定了网络课程对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作者:熊丽丽;许子华;李琴;任立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增强医学院校国际竞争力和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科研场地少、师生比例不均衡导致部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受限等问题.本文以生理学教学为例,探索微课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以探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受限的解决办法.
作者:李林英;李玉明;李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2015年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住院患者(174例)进行辨证施护,所有患者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MacNab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患者住院5~10天,平均(6.77±1.40)天,术后3天、1周、1个月及3个月与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法评价疗效,优142例,良22例,可10例,优良率94.3%.结论 对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方法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杨玉芝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的应对能力与个体因素的关系,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100例,采用患者资料调查表和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患者的应对能力受个体因素影响,男性、年轻、已婚、文化程度高、经济状况好、居住城镇者应对能力较女性、年龄大、无配偶、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居住农村者强(P<0.01).结论 危重患者对突发疾病应对能力不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体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战胜疾病.
作者:谢美婵;陈莲芳;朱彩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科学的考核机制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考核机制能有效反映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良性发展.笔者通过检索并分析目前国内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模式现状,讨论新、旧模式的优、劣势,探讨适合高职医卫类院校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新模式.
作者:易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护理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与临床应用间的差异,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与我院合作的实习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相关情况调查.结果 开展临床基础护理工作调研,能够及时了解临床现状,有助于优化教学,缩小教学与临床间的距离.结论 通过临床调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体现临床要求,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有效衔接.
作者:胡哲;张静;解廷墨;许继艳;高燕;宋启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分析病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虚拟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李杏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技能竞赛在呼吸内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84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呼吸内科技能培训中引入竞赛机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技能考核成绩、学习积极性、临床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技能竞赛给呼吸内科技能培训带来了生机,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江德鹏;夏娟;兰箭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我院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的新尝试已初见成效.今后,还要通过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确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等途径,将药学专业打造成在国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特色专业.
作者:魏来;刘汉;王虹;胡煜明;谭敏;王玉霞;涂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青年教师是未来的教学主力军,教学设计在提高其教学能力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好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对讲授内容提纲挈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教师较好地把握教学方法与课程知识.撰写教学设计能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钱海兵;李媛;曾万玲;黄勇其;黄聪;田维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兰州市4所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作者:高玉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类急危重症及突发事件发生率不断提高,社会急诊急救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尽管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基层卫生机构急救仍是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急诊医护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不足,导致救护不及时或者采取的急救措施不合理,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现象时有发生[1].笔者结合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及病理学课程的特点,就高职高专病理学课程在基层急救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作者:乔亚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缺乏足够的指导能力.因此,通过专业和学科特色相结合,为大学生科研选题来源开辟新途径.
作者:易传安;于鹏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作为新生事物,中外合作办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一项就是学生就业问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终目标是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生顺利就业.本文分析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就业工作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应对策略.
作者:毕跃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为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中药专业本科中药学课程中引入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CPBL)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课程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C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对启发思维、增加知识掌握程度及能力培养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仁慧;许利平;王秀娟;罗良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特征和鉴别方法.方法 对超声诊断的61例先天性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畸形57例,诊断率为93.44%,漏诊率为6.56%.结论 先天性胎儿畸形各型有其独特的超声特征,临床诊断中注意观察、总结,可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