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6年19期文献
  • 自我管理理念在医学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进入医学领域,学习将成为终身事业.为使医学生在职业发展中,不断充实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其良好自我管理理念尤为重要.帮助医学生在医学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建立自我管理学习方式,了解自我管理对其学习的影响.

    作者:戚大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高专医学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微课设计与应用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对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但因其内容繁杂,知识点较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高职高专医学专业解剖学教学中,进行微课设计与应用,以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作者:周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高专中医妇科学还原临床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还原临床教学模式对中医妇科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校2014级中医学专业学生150人,随机分为试验班(75人)和传统班(75人),试验班采用还原临床教学模式,传统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试验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传统班(P<0.05);试验班学生期末考核成绩高于传统班(P<0.01).结论 还原临床教学模式纠正了以往中医妇科学教学弱化理论、简化病证阐述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实际复杂病机的诊治,实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有效对接.

    作者:李杏英;胡雪原;李勇华;骆继军;杨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核心能力的护理解剖学教学设计 ——以解剖学之心为例

    基于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尝试进行解剖学教学改革,根据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依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方法,合理进行心血管系——心的教学设计.

    作者:成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多种记忆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课程.因其名词多、难点多、知识点繁杂,再加上不少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较低,使得学习难度较大.作为一名有多年药理学教学经验的教师,笔者认为,仅靠好的教学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向学生传授好的记忆方法,将重点知识进行简化记忆,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作者:张磊;范卫卫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角色扮演法在人文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评价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习、工作的住院医师94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应用传统教学法,B组应用角色扮演法,培训前后使用SEGUE量表评估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水平.结果 A、B两组培训后得分均高于培训前,与A组相比,B组得分增长更为显著.结论 将角色扮演法应用于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规范化培训,能够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赵铁夫;许学敏;马涵英;张衡;邹晓昭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进行开发,设计真实或尽可能真实的工作项目,使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让学生边做边学,理实一体化,切实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林莉莉;李波;何方正;慕青;徐迎涛;张钦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核心能力是学生职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能力,也是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高职数学教学以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进行改革,针对让数学成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进行研究与实践,获得一些较有价值的教学策略,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作者:周汉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诊断学三阶段序贯教学的探讨

    分析诊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实施课程学习、见习、实习三阶段序贯教学.第一阶段着重打好诊断学基础,后两个阶段着重于诊断技能的综合应用.开展TBL教学,使诊断学教学随着学习进程而不断深入,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提升.

    作者:罗颖嘉;马丽萍;肖洁;张世能;许冰;陈锦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药学CPBL教学法应用效果评价

    为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中药专业本科中药学课程中引入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CPBL)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课程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C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对启发思维、增加知识掌握程度及能力培养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仁慧;许利平;王秀娟;罗良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生理学教学中基于微课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增强医学院校国际竞争力和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科研场地少、师生比例不均衡导致部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受限等问题.本文以生理学教学为例,探索微课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以探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受限的解决办法.

    作者:李林英;李玉明;李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临床路径的五段教学方法在泌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基于临床路径的五段教学方法在泌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名泌尿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6人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五段教学方法,对照组36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理论考试、技能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理论考试、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基于临床路径的五段教学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对泌尿外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

    作者:张家模;张翾;罗华铭;赵涛;陈江川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的微课教学研究与设计

    结合微课特点,介绍在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的微课教学研究与设计.

    作者:崔万丽;齐玲;田晶;王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药剂学理论教学为例

    药剂学是高职高专药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为提高理论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本文探讨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药剂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黎晶晶;赵黛坚;高显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微课嵌入探究式翻转课堂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课嵌入探究式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8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9人)和实验组(1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微课嵌入探究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并通过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表及学生访谈两种方式调查学生对各自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访谈结果显示,新型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结论 微课嵌入探究式翻转课堂能大幅度提升诊断学教学效果,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钱红;刘理静;武斌;周军;黄民江;曹湘玉;李玉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谈农村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的通俗化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若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讲授,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本文从转换教学方式的角度阐释中医学基础教学通俗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作者:危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提高中职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阅读量少、阅读方法落伍、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等,严重影响了中职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探索提高中职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作者:陈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危重患者的应对能力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的应对能力与个体因素的关系,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100例,采用患者资料调查表和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患者的应对能力受个体因素影响,男性、年轻、已婚、文化程度高、经济状况好、居住城镇者应对能力较女性、年龄大、无配偶、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居住农村者强(P<0.01).结论 危重患者对突发疾病应对能力不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体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战胜疾病.

    作者:谢美婵;陈莲芳;朱彩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兰州市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兰州市4所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作者:高玉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医学生人文能力的认知与评价调查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能力的认知与自我评价,探索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采用EpiDate 3.1录入数据、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高年级与低年级医学生在医学人文能力认知和评价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绝大多数医学生能认识到医学人文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缺乏有效途径提高自身人文能力.结论当今医学人文教育能让医学生认识到医学人文能力的重要性,但没有深化医学人文内涵,导致医学生医学人文能力未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张欣;彭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后疲劳恢复方法选择的探究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分析大学生篮球运动后疲劳产生的原因以及学生对运动后疲劳恢复手段的选择,了解学生体育保健意识.提出学校、个人应树立篮球运动后疲劳恢复意识,学校合理安排赛事,学生运动后及时选择有效的疲劳恢复手段,促进体能恢复,保障身体健康.

    作者:廖吴美子;杨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卫生学校开展模式化防艾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适合卫生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玉林市卫生学校2013级学生作为模式化防艾教育的干预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艾滋病知、信、行情况调查.结果 干预后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全部问题均回答正确者由17.89%提升至97.85%(X2=3319.20,P<0.01);干预后学生对各单项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均高于干预前(X2>6.63,P<0.01).干预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及行为有明显转变(X2>6.63,P<0.01),其中无套性行为认可率从17.96%下降为5.98%,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可像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者由25.53%提高到90.26%,愿意帮助艾滋病感染者的人由64.51%提高到92.78%,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握手的人由3.42%提高到87.62%.结论 充分利用卫生学校特有资源开展模式化防艾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作者:戚林;韦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护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00名高职护生进行测评.结果 网络成瘾者占被试的13.5%;学生主要上网地点是宿舍(占被试的68.4%),主要上网工具是手机(占被试的92.8%),网龄超过5年的学生较多(占被试的66.3%),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较长(每天上网超过5小时的占被试的33.8%).成瘾者和未成瘾者中除独生子女、年级、上网时间、专业兴趣、家长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职护生网络成瘾比例较高,影响因素较多.

    作者:郝伶;谷传华;许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大学生党员全程教育管理工作的反思与探索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党员教育对高校学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是目前新形势下的一项迫切任务.

    作者:肖丽;魏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院校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如何培养面向药学服务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的重要使命.本文结合我国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特点,探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药学服务人才策略.

    作者:李俊雅;李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意识,提升文化自觉,切实增强延续文化血脉、传承文化基因、筑牢文化根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实现中国梦筑起不倒的精神长城.

    作者:王亭;曲美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的思考

    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我院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的新尝试已初见成效.今后,还要通过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确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等途径,将药学专业打造成在国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特色专业.

    作者:魏来;刘汉;王虹;胡煜明;谭敏;王玉霞;涂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析以教学设计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青年教师是未来的教学主力军,教学设计在提高其教学能力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好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对讲授内容提纲挈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教师较好地把握教学方法与课程知识.撰写教学设计能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钱海兵;李媛;曾万玲;黄勇其;黄聪;田维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校师德师风分层次考核初探

    高职校教师师德标准固然可以统一尺度,但教师成长是一个过程,不同时期不同层级教师应有不同的个性特质.因此,制订师德考核标准时在强调一致性与先进性的同时不应忽视广泛性与层次性.

    作者:许萍;陈少华;李韵;王安琪;吴立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我国高职药学教育办学现状分析

    对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设置现状、办学现状、生源现状及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高职药学教育的不足,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学生素质培养、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完善校内药学实训中心建设、开辟更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作者:陈毓;李锋涛;陈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大学生基础医学教育阶段专业结合学科科研选题来源的导向策略

    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缺乏足够的指导能力.因此,通过专业和学科特色相结合,为大学生科研选题来源开辟新途径.

    作者:易传安;于鹏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高专病理学课程在基层急救医疗体系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类急危重症及突发事件发生率不断提高,社会急诊急救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尽管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基层卫生机构急救仍是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急诊医护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不足,导致救护不及时或者采取的急救措施不合理,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现象时有发生[1].笔者结合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及病理学课程的特点,就高职高专病理学课程在基层急救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作者:乔亚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青年医师科研能力培养之我见

    医学科研人才是提升医院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医师科研能力与临床能力相辅相成.培养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高科研素质,无论对自身全面发展,还是提高学科影响力,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青年医师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作者:武宁;徐茂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课堂进医院实现学训交替校院合一培育需求人才 ——国家级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概述

    2012年,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单位,其农村医学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根据市场对农村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学生培养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岗位胜任力较差问题,该专业利用示范校建设契机,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方面展开积极探索. 笔者作为农村医学专业建设负责人,就相关情况做如下概述.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对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发现当前专业型学生社团虽已获得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数量较少、综合性专业型社团发展滞后、学生参与目标不明确、社团活动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各部门提高认识、重点扶持、创新管理体制,促进专业型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赵润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为新生事物,中外合作办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一项就是学生就业问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终目标是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生顺利就业.本文分析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就业工作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应对策略.

    作者:毕跃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医学机能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开发及应用

    医学机能学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十分有益.然而,当前实验教学方式固定、教学手段滞后,面对这些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探究数字化模式医学机能学实验室的开发及应用,整合传统实验室,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是当前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作者:李涛;谭安雄;朱亚平;欧阳恩鸿;丁建华;王林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课程实训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实训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操作演示,学生练习方式进行,教学局限于有限的课堂,且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临床课程作为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辅助课程,是对主干课程的优化和补充.我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临床课程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促使辅助课程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服务,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作者:王波;罗雪莲;金雯;杨梅;朱治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虚拟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分析病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虚拟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李杏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临床技能竞赛在呼吸内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 探讨临床技能竞赛在呼吸内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84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呼吸内科技能培训中引入竞赛机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技能考核成绩、学习积极性、临床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技能竞赛给呼吸内科技能培训带来了生机,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江德鹏;夏娟;兰箭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标准化病人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心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P)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心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本科实习生60人进行随机分组,SP+PBL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各30人,比较两组教学效果,调查两组学生的教学反馈.结果 与传统教学组相比,SP+PBL教学组学生的理论及综合考试成绩更高,学习积极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更强.结论 SP结合PBL教学模式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值得推广.

    作者:蒙俊;何建超;李家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的诊断,分析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均急诊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溶栓治疗,采用Seldinger与同轴导管技术,动脉灌注尿激酶溶栓.结果 9例患者溶栓成功,症状明显缓解,术后随访8例,3年内无复发,一例再次栓塞于外院行肠切除手术.结论 早期进行肠系膜动脉造影诊断及介入溶栓是提高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疗效的关键,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后介入溶栓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杜玥蒙;郭海国;余新林;张文杰;李月春;王骏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三因制宜的健康教育路径对0级糖尿病足的影响

    目的 以中医三因制宜治疗原则为指导,建立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0级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全程,评价其对0级糖尿病足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在人口学资料及足部病理改变相似的情况下,对两组教育前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糖尿病足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达98.3%,相关知识掌握率为93.8%,能做到自我管理的达9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三因制宜的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由0级上升为1级,值得推广.

    作者:高雪华;杨小芳;潘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腹部损伤60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60例腹部外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2000—2015年收治的60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3例因手术不及时死亡,2例术后死亡,术后并发症6例,2例再次手术,4例保守治疗.存活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腹部损伤病情复杂,只要救治得当,手术及时,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郭晓荣;杨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怀旧疗法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探讨怀旧疗法应用研究进展,为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提供参考.对怀旧疗法的概念、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在我国将怀旧疗法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借鉴国外经验,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怀旧疗法,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作者:杨阳;柳明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呼气肌力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呼气肌力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校门诊部康复科治疗的43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21).实验组进行呼气肌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呼气训练,总干预时间为4周.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显著改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行呼气肌力量训练,能有效改善其吞咽困难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于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辨证施护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2015年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住院患者(174例)进行辨证施护,所有患者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MacNab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患者住院5~10天,平均(6.77±1.40)天,术后3天、1周、1个月及3个月与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法评价疗效,优142例,良22例,可10例,优良率94.3%.结论 对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方法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杨玉芝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卵巢Brenner瘤MRI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MRI对卵巢少见病Brenner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MRI影像特点.结果 病理证实9例卵巢Brener瘤中,7例良性,2例恶性,其中1例大体病理及MRI均未发现病灶.典型卵巢良性Brenner瘤呈实性肿块,信号与纤维瘤相似,常合并其他卵巢肿瘤,大部分为黏液性囊腺瘤.不典型病例MRI表现复杂.结论 MRI对卵巢Brenner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芸芝;钱吉芳;杨来虎;王东存;朱大林;杨爱萍;赵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护理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甲亢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阮丹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产前超声对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特征和鉴别方法.方法 对超声诊断的61例先天性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畸形57例,诊断率为93.44%,漏诊率为6.56%.结论 先天性胎儿畸形各型有其独特的超声特征,临床诊断中注意观察、总结,可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孕期家庭暴力研究进展

    介绍家庭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估工具,分析其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为医疗卫生机构制订相应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孕妇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梦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标准化沟通模式培训对培养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对培养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2015年5—12月在我院消化科实习的16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医护沟通、护士间沟通、护患沟通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问卷,调查实施SBAR沟通模式前后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综合得分为(57.22±2.32)分,高于实施前的(41.15±5.2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医护沟通能力得分为(4.00±1.26)分,高于实施前的(2.02±1.31)分;护士间沟通能力得分为(3.53±1.41)分,高于实施前的(2.11±1.46)分;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3.18±1.32)分,高于实施前的(2.08±1.36)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促进医护和谐团队建立,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汪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职护生临床实习管理策略研究

    临床实习是中职护生在校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前有效、直观的学习阶段,也是其成为合格乃至优秀护士的关键阶段.为提高中职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围绕实习前校院企共建、实习中校院企共管、实习后校院企互评3个阶段提出临床实习管理策略.

    作者:王宇;付杰;陈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护理技能竞赛选手心理弹性状况分析

    目的 探索护理技能竞赛选手心理弹性状况.方法 对2016年河南省护理技能竞赛大专组选手进行调查,以普通大专护生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心理弹性量表.结果 自强维度得分为:竞赛选手(23.17±4.08)分、普通护生(20.15±4.15)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加技能竞赛的选手拥有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坚定信念,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自信、自爱、自强.

    作者:申洪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网络碎片式学习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将网络碎片式学习法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中,观察其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护生采用网络碎片式学习法复习近期学过的内科护理知识,对照组按传统复习方法进行内科护理复习.比较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对网络碎片式学习法认可度较高,尤其是在提高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文献检索能力、病例分析能力、自我价值感等方面.结论 网络碎片式学习法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推进内科护理教学改革.

    作者:杜培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面向就业市场开展护理员新职业开发与培训

    阐述护理员新职业的开发背景、政府支持、开发内容与成果、开发意义及推广.经过团队一年多的努力,现已开发新职业建议书、国家职业标准、鉴定要素细目表、题库(卷库)、教材、复习指导书等.

    作者:陈侠;唐省三;马亚珍;潘胜茂;邱翠琼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目的 了解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知识认知情况,提出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的可行性措施.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497名实习前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知识认知及相关内容调查.结果正确的洗手方法知晓率高,为84.9%;知道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正确处理方法的护生少,为12.7%.55.7%的护生认为造成职业暴露损伤的原因是操作不熟练,38.0%的护生发生职业暴露损伤后未上报是因为觉得麻烦.结论学校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组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医院应积极做好岗前培训和职业安全管理,保障实习期间护生的职业安全.

    作者:刘欢;李远珍;张铭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开发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与临床应用间的差异,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与我院合作的实习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相关情况调查.结果 开展临床基础护理工作调研,能够及时了解临床现状,有助于优化教学,缩小教学与临床间的距离.结论 通过临床调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体现临床要求,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有效衔接.

    作者:胡哲;张静;解廷墨;许继艳;高燕;宋启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阐述思维导图的内涵、绘制方法及高职护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许桂春;陈培培;赵秀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实验组护理1班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护理2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训课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实验报告,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评价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实验报告在内容及环节上明显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明显强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实训教学的评价较高.结论与传统实训课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解决问题意识,提高自学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热爱专业,培养了岗位能力.

    作者:荣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翻转课堂在妇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分析妇科护理实训教学特点和存在问题,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进行探析,提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影响翻转课堂效果的两大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应策略,为翻转课堂在妇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实施提供借鉴.

    作者:梅一宁;葛炜;徐小萍;赵梦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形成性评价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中药药剂学课程特点,分析形成性评价在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效果.结果 系统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结论 形成性评价应用于中药药剂学教学,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值得实践和推广.

    作者:吴莎;符纯清;龚慕辛;王满元;翟永松;李朝霞;李静;贺蕊;仇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职医卫类院校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模式探讨

    科学的考核机制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考核机制能有效反映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良性发展.笔者通过检索并分析目前国内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模式现状,讨论新、旧模式的优、劣势,探讨适合高职医卫类院校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新模式.

    作者:易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关键.构建完善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滨州医学院为例,探索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措施,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作者:高宗华;刘淑娥;张剑;刘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PTA量表在中职药学实验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药学实验是中职药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关键.制订中职药学实验PTA量表,可以使药学实验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提高学生参与药学实验的积极性、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通过对PTA量表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引导药学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药学专业教师队伍.

    作者:杨孝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职业岗位调研的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标准制定的探讨

    通过对北京地区12家医院检验科临床检验职业岗位进行调研,深入了解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在准确把握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础上,确定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内容及达标要求,为制定课程标准奠定基础,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保障.

    作者:李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免疫学检验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免疫学检验是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免疫学检验网络课程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介绍基于BB平台建设免疫学检验网络课程的基本原则、模块设计、教学设计、网络课程实施、应用体会4个方面的经验,肯定了网络课程对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作者:熊丽丽;许子华;李琴;任立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牙体解剖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从课程建设思路、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对牙体解剖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进行探讨,为其他即将建设的课程提供借鉴.

    作者:潘福勤;刘建辉;周静;李琦;刘孟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专护生厌学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中专护生作为中专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会受厌学心理的困扰.因此,了解中专护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和成因,对教师制订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促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曙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论当前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分析医患关系和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教育状况,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并对当前医患关系视角下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

    作者:乔文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团体辅导对医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对1127名医学生进行心理弹性测量,选择低分组的46名学生进行8次团体辅导干预.以提高心理弹性为主题的团体辅导能够提高医学生心理弹性总分和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3个维度得分,干预6个月后学生心理弹性保持在团体辅导结束时的水平.团体辅导对提高医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有效,且效果持久.

    作者:杜晓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