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藏汉高中生灾后异地借读的心理适应浅探

赵国军;刘海健;种媛

关键词:藏族, 汉族, 高中生, 灾后, 异地借读
摘要:1 问题的提出根据一般压力理论,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随着诸如自然灾难、失业、亲人丧失等消极事件的出现,个体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随之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 即使像结婚、生子、职位提升等被公认为积极的事件,也同样因为对个体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造成冲击而需要个体重新适应新生活,同样有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个体在生活事件发生后表现出来的这些负性情绪体验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个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在经典的适应理论中,Brickman和Campbell[2]提出了快乐踏步机理论(Hedonic Treadmill),他们认为个体心理健康虽然会随着生活事件的发生而产生波动,但平均而言是相对稳定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在这类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态均衡理论[3]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个稳定的定点,不同性质的生活事件虽然造成了心理水平暂时性下降或上升,但适应能力所产生的动力足以促使人们朝着原有的水平回归,终达到原来的心理状态,因此适应的发生是必然的而且是迅速的. 但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发现在某些重大事件中创伤会对心理造成一些更为长久的影响,因此经历创伤的个体是否能够复原如初,依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4-5].相对于离异、丧偶、失业等更为常见的生活事件,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罕见性,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积累. 以舟曲泥石流为例,在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心理调查均显示,经历灾难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以下,问题检出率较高[6-7].这一结果是显然的,重大事件造成了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按照动态均衡理论,经历灾难后的个体会逐渐回归到原有的水平. 因此,有必要进行追踪调查.此外,本文被试者在泥石流之后转移异地就读,环境的变迁也是重大生活事件之一, 被试群体一部分为藏族学生,异地就读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同样会对被试者造成心理压力.本研究探讨重大事件发生一年后,青少年的心理恢复状况,从而验证适应理论的适合性.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Web Quest模式在高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Web Quest模式在高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4级三年制临床专业1班、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1班(149人)为实验组,采用WebQuest模式实施实验教学,2班(14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实施实验教学.实验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考核并分析成绩,并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实验考核总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Web Quest模式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满意.结论 Web Quest模式应用于医学高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显著提高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常陆林;朱宝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在预选卫生士官军事训练伤救治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在预选卫生士官军事训练伤救治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8月在某军校参与任职教育培训的预选卫生士官,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95人,实验组20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进行培训;实验组以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模式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讲授、军事训练伤的诊治标准化操作视频教程编写及授课、军事训练伤诊治操作关键步骤细节分析视频教程编写及授课.学期结束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结果 学期结束,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预选卫生士官的培训特点,将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模式运用于军事训练伤救治培训中,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友;赵志青;沈洪兴;李明;卓冬兰;李丽;刘佳;水锨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的构建与探索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并构建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现介绍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的建设背景、制作方法 、课程内容和课程特色,以期探索急诊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朱永城;陈晓辉;江慧琳;林珮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角色扮演法在社区精神疾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在社区精神疾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南口社区与精神病人密切接触的和具有护理职责的各类人员共60名,分为观察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在精神疾病健康教育中观察组应用角色扮演法,对照组实行传统的讲授方法 ,观察受教育者的评判性思维和对各自方法 的态度.结果 在评判性思维测量中,观察组学习后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普遍对在社区精神疾病的健康教育中使用角色扮演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应用角色扮演法进行社区精神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病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是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骨干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护理人才[1]. 内科护理理论性强、内容繁杂枯燥,目前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时总体成绩低,但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不能降低[2].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内科护理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只会对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理论结合临床的应用能力低.病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以真实临床病例为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培养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学生立足于现实经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强化巩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我教研组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应景妮;王韩颖;胡芳芳;汪海英;朱业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学研融合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医学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为主线,以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为目标,积极开展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及整体思维,为进一步探索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樊建慧;孔英;田余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培养护理职业道德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护理职业道德的影响,为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名由相同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人,每人至少参加了1个社团组织;对照组100人,没有参加任何社团组织.在经过1年的专业学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同理心和同情心、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和慎独精神这些护理职业道德.结果 实验组护理职业道德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诚实守信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剩余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职业道德和社团活动呈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

    作者:陈兴强;蔡少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科学教学中习惯性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传输,并根据课堂标准的要求融入技能培养,部分医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进入临床实习后却没有诊断思路,无法应对真正的疾病,其原因和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相关.因此,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以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李伯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1例妊娠子宫破裂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妊娠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21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孕产妇无1例死亡.其中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破裂之比为13:8.非瘢痕子宫破裂中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所致的子宫破裂共3例,占14.29%;产前使用缩宫素不当所致子宫破裂2例,占9.52%;暴力压腹助产、宫口未开全强行臀牵引术、孕36周胎盘植入穿透子宫自发性破裂各1例,各占4.76%.9例子宫不完全破裂,及时手术均得活婴,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2例;12例子宫完全破裂患者胎儿均死腹中.子宫破裂修补术14例,子宫次全切手术3例,子宫全切手术4例,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合理应用缩宫素是减少妊娠子宫破裂的重要措施.梗阻性难产也是妊娠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围产知识宣讲,定期产检,住院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发挥教师的礼仪魅力在礼行德育中的作用

    就礼行德育模式及教师礼仪魅力的内涵进行简单阐述,分析充分发挥教师礼仪魅力在礼行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教师提升自己礼仪魅力的必要性及途径和方法 .

    作者:梁全;蒋创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甘肃省会宁县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甘肃省会宁县4所乡镇学校部分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女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3个方面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留守时间、父母回家频率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留守时间越长、父母回家次数越少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作者:李铿;格鹏飞;赵文莉;王成;蒋霞;吴志贤;潘卫民;薛亮;乔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职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现况及改革分析

    实习教学是完成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现就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现况及改进实习教学的方法 和手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李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长治卫校在校生现状调查报告

    为比较全面地了解长治卫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随机抽取在校的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习惯、家庭情况、对待感情的态度、对待网络的态度共5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真实填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长治卫校在校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比较务实、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对策.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未遂事件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未遂事件是指由于设备和(或)人为的工作常规或技术不规范等因素诱发的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但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其管理意义在于未遂事件因为未造成实际的伤害后果,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是按照事故致因理论:未遂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理与致因是一致的[1].通过对未遂事件进行辨识和管理,必将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常娟;李薇娜;孙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学生能力提高的药剂学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的药学人才.

    作者:孙少平;梁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诊治指南联合病例教学法在心内科八年制医学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采用诊治指南联合病例教学法(CBL)对心内科八年制医学生进行实习教学,以规范学生的医疗行为、培养临床思维、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将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指南与病例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精心选择典型病例和问题,围绕问题深入分析并结合诊治指南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尽快由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

    作者:王倩;赵仙先;徐茂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外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同情心疲乏是指通过对别人所遭受的痛苦进行反复移情反应而引起的衰弱,是一种情感与精神的疲劳,能完全占据一个人并减弱其感受快乐、同情或关心他人的能力[1].普外科收治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且普外科工作量较大,护士不仅要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还需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因此护士可直接感受到患者的创伤和痛苦的经历, 若不能自我调节,则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从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绩效降低、协调能力欠佳、精力衰竭、失望、沮丧、挫折、易怒、无助、行为退缩等[2]. 为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于2014年12月对本地区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普外科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精神科实习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在精神科实习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寻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式,为改善精神科实习护士的心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将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精神科实习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实习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主要包括:举办心理讲座、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个体进行心理咨询,并使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实习护士进行检测.结果 干预前实习护士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抑郁因子得分、焦虑因子得分、恐惧因子得分、总分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实习护士与全国常模比较,除躯体化因子得分、强迫症状因子得分、其他因子得分外,剩余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恐惧因子得分、偏执因子得分、抑郁因子得分、焦虑因子得分、敌对因子得分、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 精神科实习护士心理问题突出,各带教医院应加强对精神科实习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对实习护士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李小会;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临床营养学教学认识和评价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课程的认识及教学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芜湖市皖南医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生21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78.97%的学生认为临床营养学重要,71.49%的学生认为学习临床营养学有意义,且性别、班级不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同(P<0.05).81.78%的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这门课比较感兴趣,42.53%的学生总是主动上课,58.41%的学生对教师讲课方式满意,但42.06%的学生认为不能激发学习兴趣,49.53%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55.14%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与学生互动,且班级不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不同(P<0.05).结论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认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置课程内容、增加学时数是提高临床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玉娟;陈佰锋;宋建根;丁书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弊端及改革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着许多弊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市场定位和教学模式等都存在背离之处.改革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应从评审政策、评审标准及评审指标体系、评审过程、评审方式等方面入手,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健康发展,使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能够适应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的战略要求.

    作者:颉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