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娟;陈佰锋;宋建根;丁书姝
肝脏和胆道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也是医学影像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其解剖和病理知识较复杂,既往的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尝试采用PBL教学方法 ,使用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实现立体、动态演示肝胆影像解剖及肝胆疾病放射学征象,反映肝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解学乾;陈海曦;刘爱群;李征宇;周志国;何之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多,实习基地分散,现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创新护理实习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整合,可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刘善丽;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实习教学是完成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现就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现况及改进实习教学的方法 和手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李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黏蛋白1(MUC1)与E-钙黏素(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MUC1与E-cadherin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3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NE、AHE及CE中,MUC1、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的异常表达在G1期显著低于G2/G3期(P<0.05),在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上各组间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1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异常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MUC1、E-cadherin在NE、AHE及CE中均有异常表达,MUC1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王静;杨永秀;毕学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重构教学结构,使知识的传递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于课堂外完成,知识的内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罗丽芳;寇桂香;李娜;张妤;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面对医药卫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高技能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卫生职业院校应主动调整办学思路,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院校合作和课程教学改革,为市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
作者:宋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针对甘南州卫校学生在医学学习中表现出的缺乏学习动力、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缺乏完善学习管理机制等现象,提出民族地区卫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方式、放眼未来培养兴趣;以教师为主导,通过丰富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参与性来培养兴趣;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提高招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建立教学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考试及学生奖惩制度来培养兴趣.
作者:陈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科见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学习的临床医学远郊定向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单位随机分为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法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根据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学生自我评定和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对见习课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知识的完整性、诊断水平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基础知识成绩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
作者:刘亮;张艳;张亚奎;张星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方法 将178名学生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89人),前者采用GSP模拟药房实训教学法,后者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以及问卷调查方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GSP模拟药房实训教学法,实验组对专业课学习感兴趣、能独立完成处方调配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1).结论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中,不仅可提高药品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作者:吕颖;李翠琼;何承宁;农玉海;黄瑰丽;李美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护理职业道德的影响,为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名由相同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人,每人至少参加了1个社团组织;对照组100人,没有参加任何社团组织.在经过1年的专业学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同理心和同情心、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和慎独精神这些护理职业道德.结果 实验组护理职业道德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诚实守信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剩余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职业道德和社团活动呈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
作者:陈兴强;蔡少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为比较全面地了解长治卫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随机抽取在校的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习惯、家庭情况、对待感情的态度、对待网络的态度共5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真实填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长治卫校在校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比较务实、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对策.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妊娠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21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孕产妇无1例死亡.其中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破裂之比为13:8.非瘢痕子宫破裂中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所致的子宫破裂共3例,占14.29%;产前使用缩宫素不当所致子宫破裂2例,占9.52%;暴力压腹助产、宫口未开全强行臀牵引术、孕36周胎盘植入穿透子宫自发性破裂各1例,各占4.76%.9例子宫不完全破裂,及时手术均得活婴,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2例;12例子宫完全破裂患者胎儿均死腹中.子宫破裂修补术14例,子宫次全切手术3例,子宫全切手术4例,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合理应用缩宫素是减少妊娠子宫破裂的重要措施.梗阻性难产也是妊娠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围产知识宣讲,定期产检,住院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在当前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大改革的背景下,探索FCM教育理念对我国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及效果.
作者:王海燕;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应用文写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也是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必备的一项技能.而中职学生写作的态度、方法 、能力等欠缺,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培养.
作者:张玉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作者:郭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并构建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现介绍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的建设背景、制作方法 、课程内容和课程特色,以期探索急诊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朱永城;陈晓辉;江慧琳;林珮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级统招三年制护理101班、102班学生为实验组,护理103班、104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实验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及基础护理学期末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本组使用的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多于对照组学生对本组使用的传统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P<0.05).结论 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仵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既能治病救人,又能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合格医学生,中医药院校预防医学课堂教学需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本研究将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做一描述,并将此次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与同行分享、讨论.
作者:王梅;王晓波;董秀;王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回顾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导师制的实施背景,讨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原因,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形式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因素,总结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曹迎东;李翠凡;李慧;李欢;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查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卫生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卫生理化检验在疾病预防以及疾病控制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疾病预防控制角度对卫生理化检验进行分析,并对疾病控制的作用及实现进行阐述,旨在实现卫生理化检验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综合性发展.
作者: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