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丽;杨红
就礼行德育模式及教师礼仪魅力的内涵进行简单阐述,分析充分发挥教师礼仪魅力在礼行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教师提升自己礼仪魅力的必要性及途径和方法 .
作者:梁全;蒋创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OOCs)的兴起可以为医学教育的教学形态多样化提供可能.面对慕课热潮,是顺应潮流积极改革,还是墨守成规,亦或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科特色的新型教学道路,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丰富慕课资源,以实现医学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协调发展.
作者:吴雪;黄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以医学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为主线,以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为目标,积极开展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及整体思维,为进一步探索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樊建慧;孔英;田余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实习教学是完成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现就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现况及改进实习教学的方法 和手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李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目前江苏省苏州市中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为相关口腔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调查苏州市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义齿修复需求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621例调查对象中,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高达90.66%(563/621),牙列缺损率、牙列缺失率和全口无牙率共计78.58%,而义齿修复率仅为58.08%(327/563);各种类型修复体中,较多人使用固定义齿(52.29%);种植义齿知晓率达63.93%,然而通过医生介绍的仅占16.88%.结论 苏州市中老年人口腔修复需求较大,对于修复效果要求较高,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口腔保健宣传,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提高目标人群的义齿修复率,以改善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青;姜婷婷;徐中原;徐敏桔;张小靥;潘灏;朱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级统招三年制护理101班、102班学生为实验组,护理103班、104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实验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及基础护理学期末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本组使用的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多于对照组学生对本组使用的传统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P<0.05).结论 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仵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1 问题的提出根据一般压力理论,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随着诸如自然灾难、失业、亲人丧失等消极事件的出现,个体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随之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 即使像结婚、生子、职位提升等被公认为积极的事件,也同样因为对个体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造成冲击而需要个体重新适应新生活,同样有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个体在生活事件发生后表现出来的这些负性情绪体验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个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在经典的适应理论中,Brickman和Campbell[2]提出了快乐踏步机理论(Hedonic Treadmill),他们认为个体心理健康虽然会随着生活事件的发生而产生波动,但平均而言是相对稳定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在这类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态均衡理论[3]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个稳定的定点,不同性质的生活事件虽然造成了心理水平暂时性下降或上升,但适应能力所产生的动力足以促使人们朝着原有的水平回归,终达到原来的心理状态,因此适应的发生是必然的而且是迅速的. 但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发现在某些重大事件中创伤会对心理造成一些更为长久的影响,因此经历创伤的个体是否能够复原如初,依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4-5].相对于离异、丧偶、失业等更为常见的生活事件,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罕见性,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积累. 以舟曲泥石流为例,在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心理调查均显示,经历灾难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以下,问题检出率较高[6-7].这一结果是显然的,重大事件造成了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按照动态均衡理论,经历灾难后的个体会逐渐回归到原有的水平. 因此,有必要进行追踪调查.此外,本文被试者在泥石流之后转移异地就读,环境的变迁也是重大生活事件之一, 被试群体一部分为藏族学生,异地就读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同样会对被试者造成心理压力.本研究探讨重大事件发生一年后,青少年的心理恢复状况,从而验证适应理论的适合性.
作者:赵国军;刘海健;种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在当前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大改革的背景下,探索FCM教育理念对我国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及效果.
作者:王海燕;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同情心疲乏是指通过对别人所遭受的痛苦进行反复移情反应而引起的衰弱,是一种情感与精神的疲劳,能完全占据一个人并减弱其感受快乐、同情或关心他人的能力[1].普外科收治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且普外科工作量较大,护士不仅要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还需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因此护士可直接感受到患者的创伤和痛苦的经历, 若不能自我调节,则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从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绩效降低、协调能力欠佳、精力衰竭、失望、沮丧、挫折、易怒、无助、行为退缩等[2]. 为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于2014年12月对本地区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普外科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针对甘南州卫校学生在医学学习中表现出的缺乏学习动力、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缺乏完善学习管理机制等现象,提出民族地区卫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方式、放眼未来培养兴趣;以教师为主导,通过丰富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参与性来培养兴趣;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提高招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建立教学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考试及学生奖惩制度来培养兴趣.
作者:陈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面对医药卫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高技能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卫生职业院校应主动调整办学思路,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院校合作和课程教学改革,为市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
作者:宋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学院校应提高人体实验比例的必要性,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尝试应用Web Chart-400人体生理学实验系统,并对该系统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进行探讨.
作者:于晓婷;王玉勤;吴晓岚;崔培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6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常规组进行常规肝素封管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取定期尿激酶溶栓疗法,观察并比较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尿素清除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静脉压低于常规组(P<0.05);上机前抽吸导管不畅和透析过程中导管不畅的人数均少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寿命长的患者人数多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管,能够增加患者透析血流量,降低静脉压,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武强荣;陈瑞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健康评估中的胸部检查内容作为教学项目.选取我校2013级护理学专科4班为实验组,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2013级护理学专科1班为对照组,选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先理论后实践).授课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技能考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调查,并对两组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兴趣、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归纳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改变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技能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评估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值得推广.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未遂事件是指由于设备和(或)人为的工作常规或技术不规范等因素诱发的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但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其管理意义在于未遂事件因为未造成实际的伤害后果,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是按照事故致因理论:未遂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理与致因是一致的[1].通过对未遂事件进行辨识和管理,必将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常娟;李薇娜;孙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应用物理和化学、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的理论及技术、仪器等得到了快速更新,医学检验各项数据向临床医学各科广泛渗透,对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高科技促进了多功能、高度灵敏、全自动的仪器不断涌向各科研和卫生医疗单位,这些仪器的使用不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而且实现了检验医学的微量化、快速化,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徐晓青;蒋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作者:郭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级影像1班(实验班)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在相同年级影像2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班的理论测试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认同本班教学方式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影像技术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为提高定向医学专业本科生职业卫生实验的教学质量,培养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针对职业卫生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加深学生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作者:姚永成;安珍;王守英;姜碧杰;张光辉;李志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甘肃省会宁县4所乡镇学校部分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女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3个方面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留守时间、父母回家频率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留守时间越长、父母回家次数越少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作者:李铿;格鹏飞;赵文莉;王成;蒋霞;吴志贤;潘卫民;薛亮;乔昆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