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黄跃
分析我国教学型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科研课题的选择及设计、科研基础技能的培训3个方面提出改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作者:张珉;张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的药学人才.
作者:孙少平;梁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级影像1班(实验班)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在相同年级影像2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班的理论测试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认同本班教学方式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影像技术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应用文写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也是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必备的一项技能.而中职学生写作的态度、方法 、能力等欠缺,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培养.
作者:张玉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实习教学是完成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现就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现况及改进实习教学的方法 和手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李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妊娠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21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孕产妇无1例死亡.其中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破裂之比为13:8.非瘢痕子宫破裂中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所致的子宫破裂共3例,占14.29%;产前使用缩宫素不当所致子宫破裂2例,占9.52%;暴力压腹助产、宫口未开全强行臀牵引术、孕36周胎盘植入穿透子宫自发性破裂各1例,各占4.76%.9例子宫不完全破裂,及时手术均得活婴,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2例;12例子宫完全破裂患者胎儿均死腹中.子宫破裂修补术14例,子宫次全切手术3例,子宫全切手术4例,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合理应用缩宫素是减少妊娠子宫破裂的重要措施.梗阻性难产也是妊娠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围产知识宣讲,定期产检,住院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各论部分内容较多,且知识结构相似,单调枯燥,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优化生药学各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并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来宾;吕洁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作者:郭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低,主要原因是胃癌术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和残存微小病灶形成腹腔种植而复发,或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经门静脉系统导致肝转移[1]. 腹腔热灌注化疗利用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更不耐热以及腹腔内直接给药比静脉给药药物浓度高出数倍的原理,对控制胃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2]. 国内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而提高生存率,得到了肯定的效果[3].本研究应用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对民族地区中职卫校数学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的价值及所起的作用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作者:周环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本科教育作为高素质护理人才的主要培养层次,尚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分析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为重新构建科学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的课程体系提供建议.
作者:李立伟;刘美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肝脏和胆道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也是医学影像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其解剖和病理知识较复杂,既往的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尝试采用PBL教学方法 ,使用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实现立体、动态演示肝胆影像解剖及肝胆疾病放射学征象,反映肝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解学乾;陈海曦;刘爱群;李征宇;周志国;何之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护理职业道德的影响,为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名由相同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人,每人至少参加了1个社团组织;对照组100人,没有参加任何社团组织.在经过1年的专业学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同理心和同情心、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和慎独精神这些护理职业道德.结果 实验组护理职业道德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诚实守信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剩余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职业道德和社团活动呈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
作者:陈兴强;蔡少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运动损伤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还会降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为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减少运动损伤,通过对在校学生以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校园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邵语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着许多弊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市场定位和教学模式等都存在背离之处.改革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应从评审政策、评审标准及评审指标体系、评审过程、评审方式等方面入手,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健康发展,使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能够适应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的战略要求.
作者:颉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以成人心肺复苏术为例,详细介绍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并作为信息化实训教学在高职医学教学中的一种探索.
作者:许婷;丁彩华;朱晓艳;吕广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专护生对目前开设临床见习课程的总体评价以及护生对护理技术临床见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方法 自制《大专护生对医院见习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表》,对156名大专二年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专护生对医院见习教学效果总体评价很满意的占50.0%,对临床带教教师的责任心很满意的占68.6%,对带教教师教学方法 很满意的占62.2%,对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能力很满意的占45.5%.结论 大专护生的临床见习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精神不足、观念滞后等,高职院校临床见习质量有待提高.建议进一步推进临床见习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修改完善临床见习计划,重组护生见习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作者:王臣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遭受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对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分析12名实习护生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结果 护生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为操作不规范、心理素质不稳定、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用物配备不齐.心理反应主要有恐惧、焦虑、自责、沮丧、抱怨、职业认同感降低.护生希望得到的帮助是获得信息和关心支持.结论 应通过规范护生的技术操作、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医院管理来预防针刺伤的发生.通过关心护生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来减轻职业暴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张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黏蛋白1(MUC1)与E-钙黏素(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MUC1与E-cadherin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3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NE、AHE及CE中,MUC1、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的异常表达在G1期显著低于G2/G3期(P<0.05),在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上各组间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1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异常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MUC1、E-cadherin在NE、AHE及CE中均有异常表达,MUC1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王静;杨永秀;毕学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将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所要解决的首要民生问题.为了适应我国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我校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 老年护理专业需要从新的角度考虑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和社会的发展.行为事件访谈法[1]是McClelland教授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的考察技术,目前岗位胜任力研究主要的方法就是行为事件访谈法.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临床、学校和养老院的老年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和专家咨询,构建科学实用的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岗位胜任力指标评价体系, 以期为高职老年护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宁香香;黄金银;陈井芳;何萍;袁葵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