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的构建与探索

朱永城;陈晓辉;江慧琳;林珮仪

关键词:急诊医学, 精品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并构建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现介绍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的建设背景、制作方法 、课程内容和课程特色,以期探索急诊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目的 评价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6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常规组进行常规肝素封管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取定期尿激酶溶栓疗法,观察并比较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尿素清除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静脉压低于常规组(P<0.05);上机前抽吸导管不畅和透析过程中导管不畅的人数均少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寿命长的患者人数多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管,能够增加患者透析血流量,降低静脉压,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武强荣;陈瑞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牙科焦虑状况的临床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了解当前糖尿病患者牙科焦虑的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使用Corah's牙科焦虑量表(DAS)以及访谈法对123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123名研究对象DAS得分的平均值为(9.05±3.09)分,得分高分为18分,低为4分,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率为11.4%;(2)DA发病率在性别和是否有牙科治疗史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年龄、学历不同的糖尿病患者DA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总的牙科焦虑状况并不严重,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存在对牙科治疗高度焦虑的患者;牙科焦虑症多见于女性和没有过牙科治疗史的患者.

    作者:张玉惜;张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改进高职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

    高职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改进,终目的 是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如何提高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应从改进教学模式、优化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合理组织教学、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更新实验设备及改善实验环境等方面综合探讨.

    作者:张九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教学型医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分析我国教学型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科研课题的选择及设计、科研基础技能的培训3个方面提出改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作者:张珉;张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角色扮演法在社区精神疾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在社区精神疾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南口社区与精神病人密切接触的和具有护理职责的各类人员共60名,分为观察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在精神疾病健康教育中观察组应用角色扮演法,对照组实行传统的讲授方法 ,观察受教育者的评判性思维和对各自方法 的态度.结果 在评判性思维测量中,观察组学习后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普遍对在社区精神疾病的健康教育中使用角色扮演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应用角色扮演法进行社区精神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FCM教育理念下护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大改革的背景下,探索FCM教育理念对我国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及效果.

    作者:王海燕;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泌尿外科带教方法的思考与改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独立执业行医的必经过程,在医师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参加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特点,在带教方法 上有以下几点思考与改进:加强外科手术基本功训练;将微信引入泌尿外科的教学与课后交流中,建立长期、实时的互动;通过病例分析培养临床思维;引入多媒体,使泌尿外科手术能够更加生动和详细地展现在住院医师面前;重视各类知识培养,加强人文修养.

    作者:陈小楠;李世杰;王科峰;徐振群;詹运洪;刘学锋;吴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藏汉高中生灾后异地借读的心理适应浅探

    1 问题的提出根据一般压力理论,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随着诸如自然灾难、失业、亲人丧失等消极事件的出现,个体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随之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 即使像结婚、生子、职位提升等被公认为积极的事件,也同样因为对个体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造成冲击而需要个体重新适应新生活,同样有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个体在生活事件发生后表现出来的这些负性情绪体验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个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在经典的适应理论中,Brickman和Campbell[2]提出了快乐踏步机理论(Hedonic Treadmill),他们认为个体心理健康虽然会随着生活事件的发生而产生波动,但平均而言是相对稳定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在这类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态均衡理论[3]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个稳定的定点,不同性质的生活事件虽然造成了心理水平暂时性下降或上升,但适应能力所产生的动力足以促使人们朝着原有的水平回归,终达到原来的心理状态,因此适应的发生是必然的而且是迅速的. 但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发现在某些重大事件中创伤会对心理造成一些更为长久的影响,因此经历创伤的个体是否能够复原如初,依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4-5].相对于离异、丧偶、失业等更为常见的生活事件,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罕见性,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积累. 以舟曲泥石流为例,在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心理调查均显示,经历灾难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以下,问题检出率较高[6-7].这一结果是显然的,重大事件造成了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按照动态均衡理论,经历灾难后的个体会逐渐回归到原有的水平. 因此,有必要进行追踪调查.此外,本文被试者在泥石流之后转移异地就读,环境的变迁也是重大生活事件之一, 被试群体一部分为藏族学生,异地就读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同样会对被试者造成心理压力.本研究探讨重大事件发生一年后,青少年的心理恢复状况,从而验证适应理论的适合性.

    作者:赵国军;刘海健;种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学生能力提高的药剂学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的药学人才.

    作者:孙少平;梁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穴位贴敷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匹多莫德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IgG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g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4+、CD8+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铁、锌含量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铁、锌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可明显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李冬梅;任耀全;沈玉鹏;梁勤;杨志华;王煜;刘旭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效果分析

    目的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方法 将178名学生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89人),前者采用GSP模拟药房实训教学法,后者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以及问卷调查方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GSP模拟药房实训教学法,实验组对专业课学习感兴趣、能独立完成处方调配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1).结论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中,不仅可提高药品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作者:吕颖;李翠琼;何承宁;农玉海;黄瑰丽;李美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科学教学中习惯性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传输,并根据课堂标准的要求融入技能培养,部分医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进入临床实习后却没有诊断思路,无法应对真正的疾病,其原因和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相关.因此,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以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李伯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重构教学结构,使知识的传递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于课堂外完成,知识的内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罗丽芳;寇桂香;李娜;张妤;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级影像1班(实验班)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在相同年级影像2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班的理论测试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认同本班教学方式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影像技术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1例妊娠子宫破裂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妊娠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21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孕产妇无1例死亡.其中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破裂之比为13:8.非瘢痕子宫破裂中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所致的子宫破裂共3例,占14.29%;产前使用缩宫素不当所致子宫破裂2例,占9.52%;暴力压腹助产、宫口未开全强行臀牵引术、孕36周胎盘植入穿透子宫自发性破裂各1例,各占4.76%.9例子宫不完全破裂,及时手术均得活婴,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2例;12例子宫完全破裂患者胎儿均死腹中.子宫破裂修补术14例,子宫次全切手术3例,子宫全切手术4例,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合理应用缩宫素是减少妊娠子宫破裂的重要措施.梗阻性难产也是妊娠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围产知识宣讲,定期产检,住院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生药学各论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整合优化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各论部分内容较多,且知识结构相似,单调枯燥,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优化生药学各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并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来宾;吕洁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高职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置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应用物理和化学、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的理论及技术、仪器等得到了快速更新,医学检验各项数据向临床医学各科广泛渗透,对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高科技促进了多功能、高度灵敏、全自动的仪器不断涌向各科研和卫生医疗单位,这些仪器的使用不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而且实现了检验医学的微量化、快速化,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徐晓青;蒋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进步,眼科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提高其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对眼科医学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现重点探讨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意义及对策.

    作者:底煜;张轶欧;肖伟;陈晓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骨科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探索

    目的 探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科见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学习的临床医学远郊定向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单位随机分为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法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根据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学生自我评定和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对见习课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知识的完整性、诊断水平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基础知识成绩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

    作者:刘亮;张艳;张亚奎;张星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临床营养学教学认识和评价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课程的认识及教学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芜湖市皖南医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生21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78.97%的学生认为临床营养学重要,71.49%的学生认为学习临床营养学有意义,且性别、班级不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同(P<0.05).81.78%的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这门课比较感兴趣,42.53%的学生总是主动上课,58.41%的学生对教师讲课方式满意,但42.06%的学生认为不能激发学习兴趣,49.53%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55.14%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与学生互动,且班级不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不同(P<0.05).结论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认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置课程内容、增加学时数是提高临床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玉娟;陈佰锋;宋建根;丁书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