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红;李军梅;刘刚
目的 用生物反应器制备乙脑纯化灭活疫苗.方法 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接种并培养乙型脑炎病毒,将收获的病毒液进行灭活和纯化.结果 细胞密度都增至2.4×106ml-1以上,病毒滴度都>7.25 lgLD50/ml.结论 用生物反应器制备乙脑灭活纯化疫苗的工艺合理,可以生产出高滴度的乙型脑炎病毒液.
作者:衡燮;温嘉纳;李佳;李桂兰;奚光跃;周健;姬光;任邦彦;谭振国;孙明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B)蛋白及其同分异构体mRNA在女性慢传输性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患者乙状结肠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0例女性STC患者以及20对照组乙状结肠ERβ蛋白及其同分异构mRNA的表达.结果 ERβ1、ERβ2及ERβ5mRNA在女性STC患者及对照组乙状结肠均有表达,ERβ3及ERβ4 mRNA在两组中均无表达,STC组ERβ1、ERβ2及ERβ5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TC组乙状结肠ERβ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β与STC的发病有关.
作者:张广军;刘宝华;童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多发病、慢性病.2005年我国COP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每年因COPD死亡100万人,COPD致残500万~1000万人,我科对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52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海燕;张钦芳;张安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制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模型中,观察PPARγ表达的改变,探讨PPAR-γ在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在LPS复制的大鼠Au模型中,观察动脉血气、肺湿/干(W/D)比值、肺组织病理,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PPAR-γ、TNF-α mRNA表达,用ELISA法检测TNF-α蛋白变化,并用免疫组化观察肺组织PPAR-γ的改变.结果 ALI大鼠,PaO2显著降低(P<0.05),肺W/D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显示肺组织受损;肺组织TNF-αmRNA显著升高(P<0.05),与此同时血浆TNF-α亦显著升高(P<0.05).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PPAR-γ,LPS致伤后肺组织PPAR-γ mRNA在1 h即开始下降,2 h降至谷底,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免疫组化显示致伤后1、2 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从4 h显著降低并持续至8 h(P<0.05).结论 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PPAR-γ,LPS可引起ALI大鼠肺组织PPA-γ的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这可能与ALI炎症持续和损伤有关.
作者:王建春;姜鹏;黄建;钱桂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Aβ损伤大鼠海马后新生神经元的分化情况.方法 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小鼠胚胎干细胞采用无血清方法定向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移植至Aβ1-40损伤的大鼠海马齿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分化神经元的递质表型、受体表达以及与受者神经元的突触性接触.结果 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后能长时间存活并分化为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表达NMDA受体和GABAA受体;发出类似神经元的长突起伸入到受者脑组织中去,并且在其胞膜和突起周围可观察到大量受者神经元来源的突触素阳性颗粒.结论 神经前体细胞移植Aβ损伤大鼠海马后能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与受者神经元之间可能存在突触结构.
作者:李志方;唐军;李露斯;杨丽;徐海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脑齿状-中位核在豚鼠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500 ms正弦波纯音和100 ms束状氧气流的配对刺激,训练豚鼠建立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训练的第4~6天,向豚鼠双侧小脑齿状-中位核微注射蝇蕈醇.整个实验过程中,使用高分辨率的张力换能器检测豚鼠的眨眼反应.结果 ①蝇蕈醇注射组豚鼠训练第4~6天的条件反应率均显著低于第3训练日水平(P1=0.005,P2=0.004,P3=0.010);②蝇蕈醇注射组豚鼠训练第7、8天条件反应率仅分别相当于对照组豚鼠第4、5训练日水平(P1=O.061,P2=0.669);③在此过程中,蝇蕈醇注射组豚鼠非条件眨眼反应的幅度和峰潜伏期均无显著变化(P1=0.926,P2=0.939).结论 小脑齿状一中位核是运动性学习神经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着眨眼条件反应的获得和表达.
作者:林曦;胡波;杨丽;隋建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powder of Chinese Angelica and Peony,DSS)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accel-crated mouse,SAM)海马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12月龄SAM的快速老化亚系SAMP8和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作为研究对象,分为SAMR1组、SAMP8组和SAMP8+DSS组(3.2 g/kg),每组10只,连续给药30 d.应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质谱鉴定,观察DSS对SAMP8海马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SAMR1组比较,SAMP8组海马中有9个蛋白表达下调,13个蛋白表达上调;SAMP8+DSS组与SAMP8组比较,海马中有14个蛋白表达下调,21个蛋白表达上调.经肽质量指纹谱分析及蛋白数据库检索,表达有明显变化的蛋白根据功能可分为5类:线粒体相关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突触形成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其他蛋白.结论 SAMP8和SAMRI海马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DSS可影响快速老化模型小鼠海马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是多途径多靶点的.
作者:耿淼;蒋宁;周文霞;张永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视神经乳头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视神经乳头静脉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视力在0.5以上者23例,占69.70%;眼底视盘边界不清、充血水肿,视网膜静脉怒张迂曲而动脉无明显改变.FFA检查显示视网膜中央静脉迂曲扩张,充盈迟缓,视盘毛细血管扩张,微动脉瘤,视盘毛细血管及视网膜静脉管壁渗漏荧光素,后期视盘及视网膜呈强荧光.结论 视神经乳头静脉炎发病率较低,不易与其他类似疾病相鉴别,FFA对于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黄熙;张美霞;严密;张军军;孟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抽样调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南宁)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5年9-12个月,采用多阶段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单位,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小学生及其父母、中学生及其父母、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变应性鼻炎诊断依据ARIA标准,采用SAS 9.13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问卷为26 197份,总患病率为34.31%,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南宁患病率分别为32.30%、34.33%、37.90%、30.3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35%,女性为35.6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根据ARIA分类标准,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占30.47%,持续性的占69.53%;轻度的占8.77%,中.重度的占91.23%.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诊断标准,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占14.43%.西部地区变应性鼻炎发病月份在9、3、8月较高,诱发因素以感冒、天气变化、灰尘和刺激性气体为主.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其中以中一重度持续性和常年性为主.
作者:钱迪;洪苏玲;杨玉成;黄江菊;邹伟;曾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RNAi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株MTA1基因的表达,观察对食管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包裹转染沉默MTA1表达的siRNA表达载体人食管癌细胞EC9706.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MTAl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划痕损伤实验和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分别测定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定量RT-PCR检测显示,MTA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转染沉默MTA1的siRNA表达载体组的食管癌细胞划痕未愈合,穿透Matrigel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未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和转染无关序列siRNA载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RNA干扰介导的MTA1基因表达沉寂可有效降低食管癌细胞侵袭和迁移;MTA1基因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上有前途的分子靶点.
作者:杨松华;赵国强;郑红;赵继敏;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获得大量高质量小鼠破骨细胞,为体外研究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e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factor-κB ligand,RANKL)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并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骨吸收实验来鉴定破骨细胞及其噬骨能力.结果 诱导3 d后可见TRAP(+)多核细胞出现,诱导5 d后骨片上可见蓝紫色的吸收陷窝.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TRAP(+)多核细胞数目和吸收陷窝呈现时间依赖性增长趋势(P<0.05).结论 M-CSF和RANKL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可产生大量的具有活跃噬骨能力的破骨细胞.
作者:鲁秀敏;苏楠;李福兵;赵玲;陈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雌性巴马香猪6头,从子宫后壁选取内膜组织,种植于腹腔和皮下,观察异位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皮下和腹腔种植的部分内膜组织形成异位病灶,呈包块或小囊泡状.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表明动物建模成功.结论 成功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动物模型.
作者:马玉霞;王琳;孔燕;梁志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颅内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不佳,现将2005-2007年收治的4例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报告如下.
作者:李毅;肖顺武;张学军;谢明祥;任光阳;王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用化学药物及放射性处理,建立小鼠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80只昆明小鼠分为化学药物处理组、放射组、对照组、去势组.化学药物组使用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干预,放射组采用60Coγ射线放射.通过观察阴道脱落细胞监测小鼠动情周期变化、雌激素水平、卵巢及子宫内膜组织学改变等指标,判断建模效果.结果 化学药物组、放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动情期构成比降低、动情间期构成比增加(P<0.01);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接近去势组水平(P>0.05);两个处理组小鼠均可见卵巢萎缩、生长卵泡数明显减少、间质纤维化;卵巢未闭锁原始卵泡数显著减少(P<0.01),且随建模后时间的延长而呈进一步下降趋势,但化学药物组与放射组各相同时间段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以化学药物及放射方法能够成功建立小鼠卵巢早衰模型.
作者:李彩霞;王凤英;李玉艳;俞炽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剪切力对体外培养的豚鼠耳蜗、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用自制的流体力学装置在不同时相点、以不同剪切力对豚鼠脑、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力学作用,获得形态学图像并进行形状参数Pyx的测定分析.结果 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可获得单层培养的豚鼠耳蜗、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于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剪切力为0.883 dyn/cm2时作用24 h未发生细胞形态改变;当剪切力增加到1.184 dyn/cm2时,作用8 h后细胞形态即开始出现顺流体方向的顺应性变化,随时间延长,变化趋势更明显.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剪切力0.267 dyn/cm2时作用24 h未发生细胞形态改变;当剪切力增加到1.069 dyn/cm2时,作用4 h后细胞形态即开始出现顺流体方向的顺应性变化.结论 耳蜗、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受到剪切力作用后其形态学不同于静态培养的内皮细胞.
作者:袁伟;张学渊;魏运军;李琪;钟诚;姜振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常见的几种贫铀促排剂,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或组合方案.方法 分别在给予贫铀溶液前1h、立即、延迟4 h给予碳酸氢钠、Tiron、dimethyhhiourea(DMTU)和diethylenetriaminepenta-methylene phosphonic acid(DTPMP)及相应的组合方案,并在3 d后进行肾功能检测及病理学观察.结果 提前给药,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下降程度显著(P<0.05),下降明显的是NaHCO3+DMTU组和单用DTPMP组;立即给药,尿素氮和肌酐显著降低的是NaHCO3+DM-TU组、单用NaHCO3组和单用Tiron组(P<0.05);延后给药,肾功能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提前给药和立即给药,NaHCO3+DMTU组肾脏病变轻;延后给药,病变比提前给药和立即给药的严重,其中以单用Tiron组肾脏病变轻.结论 急性贫铀中毒时,提前1 h和立即给药时,NaHCO3+DMTU合用效果较好;延后4 h给药,单用Tiran的效果相对较好.
作者:李蓉;任泂;冷言冰;杨峥嵘;艾国平;徐辉;粟永萍;程天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人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的高效原核表达载体,建立重组NT-proBNP纯化工艺,制备NT-proBNP免疫学检测工作标准品.方法 采用人工合成和套叠(GeneSOEing)PCR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NT-proBNP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进行偏嗜性改造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和pET42a构建不同形式的NT-proBNP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采用离子交换、HIS和GST亲和层析柱以及肠激酶(EK酶)酶切等方法建立NT-proBNP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用Roche公司NT-proBNP检测试剂盒测定所制备的标准品的免疫活性和稳定性.结果 pET32a和pET42a构建的不同形式NT-proBNP原核表达质粒在BL21(DE3)均实现了高效可溶性表达,通过多种纯化方案制备了纯度达98.3%的NT-proBNP-83重组蛋白,经测定具有良好免疫活性和稳定性,适合用于免疫学检测工作标准品.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NT-proBN的高效原核表达载体,筛选出较适合用于免疫学检测工作标准品的NT-proBNP重组蛋白.
作者:易维京;李鹏;李淑慧;智强;胡川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hPDGF-A/hBD2腺病毒双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ehymal stem cells,BMSCs)后,对BMSCs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应用GFP标记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系统Adv-hPDGF-A-IRES-hBD2.以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再以病毒上清液感染BMSCs,对转染目的 基因后的BMSCs进行形态学观察,绘制生长曲线,测定其细胞周期以及向成脂、成骨、成肌诱导分化和鉴定.结果 hPDGF-A/bBD2双基因成功转入BMSCs后,未发现其对细胞活性有明显作用,基因修饰后的BMSCs仍具有成体干细胞所具备的增殖能力,以及向成脂、成骨、成肌等方向分化的潜能.结论 BMSCs是重组腺病毒转染的良好靶细胞,hPDGF-A/hBD2基因修饰的BMSCs仍可作为满意的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
作者:冯一梅;徐辉;邹仲敏;郝磊;王涛;邓均;董世武;粟永萍;程天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结合动力学曲线分析评价植物中常见的天然抗氧化物对2,2-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和反应动力学特点.方法 光谱扫描分析DPPH·的吸收特性;采用96微孔板结合酶标仪的微孔板定量法(micro-plate quantification,MQ)分析测定维生素C、绿原酸、药食两用木瓜、橙子、芒果和樱桃对DPPH·的清除能力和动力学曲线,以单位质量(g)或体积(m1)的样品清除DPPH·的量(μg)为总抗氧化能力值(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AC)表示.结果 DPPH·在酶标仪的490 nm检定波长上有显著吸收峰;维生素C和绿原酸纯品验证了MQ对复合抗氧化物清除DPPH·效能的加合性;根据各动力学曲线特征确定了不同果汁在清除DPPH·反应达到稳定态时的大TAC(μgDPPH·/m1):木瓜汁87.23(P<0.05),芒果汁62.556(P<0.05),甜橙汁58.778(P<0.05),樱桃汁49.072(P<0.05).结论 采用MQ测定方法,比传统经典方法试剂耗量小、批次处理量大,以及能同时分析评价多样品之间清除DPPH·的差异特性,为评价比较不同植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提供了更快捷的方法.
作者:唐勇;赵靖;徐静;张婷;张彦奇;糜漫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获取纯度较高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方法 原代混合胶质培养,利用振荡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再用无血清化学条件培养基培养.免疫荧光法及膜片钳记录细胞电生理特性进行鉴定.结果 振荡分离后超过90%细胞为NG2阳性OPCs:OPCs电生理特性:输入阻抗Ra相对较高;电压依赖的K+电流具有外向整流特性;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敏感的小的内向Na+流,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结论 振荡法结合差速贴壁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OPCs;OPCs具有区别于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独有电生理特性.
作者:王丽雁;蔡文琴;陈鹏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