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致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分析

谭文用;罗澜云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并发症, 淋巴瘤/并发症, 胰腺炎/病因学
摘要:对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致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3岁.因上腹疼痛1周于2006-11-15入院.入院时T 37 ℃,P 83次/min,R 18次/min,BP 140/60 mm Hg,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血常规WBC 8.8×109/L,N 0.82.血淀粉酶193 IU/L,尿淀粉酶>1 600 IU/L.大便常规无异常.入院诊断急性胰腺炎.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20例分析

    目的:采用个体化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治疗狼疮肾炎(LN),对每个患者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治疗.方法:20例患者根据狼疮活动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用药前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24 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情况.结果:经上述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肾外症状也有明显改善,有2例因不能坚持长期治疗,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其中1例死亡.结论:LN治疗过程中极易因并发症而导致治疗的失败,尤其是肝功能受累、感染、血白细胞下降,而我们采用个体化治疗,在每次治疗前后均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及免疫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等,确定各项指标适合冲击治疗再进行.同时向患者讲明长期治疗对LN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吴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醛固酮正常的Batter综合征1例分析

    对醛固酮正常的Batter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0岁.因四肢麻木、乏力伴搐搦近1 a,于2006-06-16入院.患者自2005-08始无明显诱因出血四肢麻木、乏力,尤以双下肢明显,伴肌肉酸痛,发作性四肢搐搦,多于夜间出现,曾先后4次在当地医院查血钾低于正常(具体数值不详),每次发作时给予补钾、补钙后症状缓解.

    作者:虞艳芳;施珏;陈琼艳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左房黏液瘤1例分析

    对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左房黏液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0岁.以反复发热2个月余就诊,体温高达39 ℃,呈隔日发作,发热时无明显寒战,自服扑热息痛后体温可降至正常.病程中无其他不适症状.在当地诊所给予抗感染治疗,体温高峰稍有下降,但仍有发热,体温在38.5 ℃左右,且无明显规律性.

    作者:颜秀侠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超声诊断膀胱平滑肌瘤伴子宫肌瘤1例分析

    对超声诊断膀胱平滑肌瘤伴子宫肌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4岁.体检发现膀胱内异物来院,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血、尿常规正常,尿素氮、肌肝正常,院外B超示:膀胱内异物;盆腔CT示:宫底见结节影软组织影向膀胱底突出,病灶光滑界清,大小约10 mm,膀胱充盈好,其内密度正常、均匀,壁无增厚,未见结节或肿块,直肠、子宫、膀胱分界清楚,诊断:宫底结节影软组织密度影考虑为子宫肌瘤,盆腔增强CT诊断为:子宫底软组织密度影考虑为浆膜下子宫肌瘤.

    作者:陈松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肺炎性假瘤19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外科处理.方法:对19例肺炎性假瘤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外科处理经验.结果:肺炎性假瘤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虽有一定特征,但与肺癌不易鉴别.结论:对肺炎性假瘤及肺部不明性质的肿块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作者:张磊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两种牙龈瘤手术治疗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患牙无松动的牙龈瘤切除手术中拔牙与不拔牙的治疗效果.方法:把患牙无松动的牙龈瘤患者根据其意愿分成两组,同意拔牙的作为一组,不同意拔牙的作为另一组.术后5 a内追踪复查.结果:拔牙组17例,术后复发2例;不拔牙组25例,术后复发4例.二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说明拔牙或不拔牙在治疗牙龈瘤中的效果基本一样.故建议在患牙条件许可时,尽量采用不拔牙的手术方法治疗牙龈瘤.

    作者:唐以隆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疾病33例分析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33例患者(胃肠道息肉20例,疣状胃炎7例,消化道出血6例) ,以观察其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3例中,20例胃肠息肉患者3月后随访,治愈率100%;7例疣状胃炎3个月后随访,治愈率85.7%;6例上消化道出血中,全部病例经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治愈率100%.结论:APC可广泛用于消化道息肉、消化道出血、疣状胃炎等疾病的内镜治疗,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炳芳;郑斯杰;冯堃;陆永高;杨英;苏法;张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胡柚皮熏洗外敷治疗足跟痛

    足跟痛又称跟痛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尤以女性为多见,其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足跟及足底部酸胀疼痛,轻者影响行走,严重时呈针刺样痛,步履困难,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李玉新;彭丽云;方丽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Doula分娩产妇满意度调查

    我们2003-01开展Doula陪伴分娩,包括产前访视和产程陪护处理、产后随访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产妇及家属对助产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现将产妇满意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枝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蛋白尿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对以往研究资料回顾以及大量实验研究显示,蛋白尿不仅是肾脏损伤的标志,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疾病的进展.早期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观察发现,白蛋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的沉积早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本文对白蛋白超负荷重吸收与蛋白尿肾病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梁海君;杨聚荣;于金秋;何娅妮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硬膜下积液1例分析

    对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硬膜下积液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5岁.主因智能障碍3个月于2007-05-30入我科.患者2007-03-01在矿井下关闭阀门遇工业管道煤气泄漏,当即昏迷,间歇性全身抽搐发作,并发急性肺水肿.急送山西省二院职业中毒科治疗,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药物及高压氧治疗.患者逐渐转醒,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入科时高度智能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指令性动作,不能言语.

    作者:张禹;潘晓雯;孟祥恩;潘树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肿瘤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

    1 病历摘要男,70岁.因持续性胸痛20 d余入院.患者既往无烟酒嗜好,无明确的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后胸部CTA检查示降主动脉起始部可见一2 mm×3 mm大小的壁内血肿,血管内未见真假腔.

    作者:黄春艳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双子宫合并一侧处女膜闭锁1例

    1 病历摘要女,16岁.因下腹部周期性疼痛来诊.14岁初潮,30 d为1个月经周期,量中等,行经期下腹部疼痛,外院诊断:巧克力囊肿.我院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肌层均质,宫腔线清,内膜不厚,回声正常.盆腔内子宫及阴道后方可见92 mm×63 mm×47 mm葫芦状囊性肿物回声,边界清,壁不均质,内部透声差,充满细点样强回声.超声诊断:双子宫,一侧处女膜闭锁-子宫阴道积血.

    作者:庄松岩;陆永萍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阿狄森氏病误诊1例

    1 病历摘要男,8岁.因呕吐3 d,胸闷1 d于2006-12-17入院.查体:T 36 ℃,P 100次/min,R 28次/min,BP 98/65 mm Hg,神志清,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全身皮肤黏膜偏黑,口唇青紫,齿龈、乳晕、脐周、阴囊有明显色素沉着,咽部无充血,颈软,双肺(-),心音略钝,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

    作者:蒋德红;石瑞华;刘扬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控制骨科急诊漏诊发生的相关措施探讨

    骨科急诊工作中,患者就诊时间、同时就诊人数及伤情轻重程度等因素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特殊性,接诊时漏掉某些诊断的现象时有发生[1].漏诊一旦出现,不仅延误了患者的及时治疗,也极易造成医患纠纷.如何使漏诊率降到低是急诊科重要的一项工作[2,3].为此,我们用质量控制的树图方法对漏诊发生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漏诊率.

    作者:石忠琪;李梦彤;匡澜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延迟性血气胸15例围术期麻醉处理分析

    现将我院近2 a合并有肋骨或锁骨骨折的患者行骨科手术时出现呼吸功能不全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21~72岁,平均38.6岁.其中60岁以上者2例.本组初伤诊入院体检及X线检查均未见血气胸,12例有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1例左锁骨骨折,2例同时有肋骨和锁骨骨折,7例患者显示有不同的肺挫伤.

    作者:徐宏伟;张兰;罗俊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男性乳腺癌2例分析

    对男性乳腺癌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60岁.以发现右胸前包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右侧乳头下一约2.5 cm×2.5 cm大包块,界限不清,质硬,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乳头溢液.彩超提示:男性乳腺增生,不除外恶性肿瘤.遂行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右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后行乳腺癌根治术.病理回报:(右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12/22),免疫组化:ER(+),PR(+),cerb-B2(+).

    作者:刘斐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胆囊腺肌瘤误诊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瘤的病理组织学特性,提高对胆囊腺肌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胆囊腺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见胆囊灰褐色,胆囊壁增厚.在胆囊颈部见1.2 cm×4.0 cm灰白增生组织.镜下该区呈腺肌瘤样增生,大量罗-阿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es,RAS)形成, 上皮下见增生变厚的平滑肌,诊断为局限型胆囊腺肌瘤.术后并发胆瘘,两周后自愈.结论:胆囊腺肌瘤是一种胆囊瘤样病变,此病常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并存,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胆囊腺肌瘤有癌变可能,手术切除胆囊是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刘峰;陶加忠;邱泽宝;周发渝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药物所致幻觉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幻觉摘要如下.1 左氧氟沙星男,37岁.因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0.4 g+5%葡萄糖250 ml静滴,约1.5 h滴完,患者当晚失眠,自述恶梦不断,出现可怕的幻觉,到次日晨才勉强入睡.次日即停药,晚间睡眠好.本品具有脂溶性,能较好的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引起不同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1].

    作者:强琳;李成建 刊期: 2007年第25期

  • 以急腹症表现的结肠癌11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前误诊的原因,提高避免误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08~2007-04收治的结肠癌患者52例中11例以急腹症表现的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过程.结果:术前诊断为阑尾炎4例,肠梗阻3例,肠破裂2例,肠套叠1例,肠系膜缺血性疾病1例.3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阑尾切除术15 d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捷径手术,5例肿瘤切除肠造瘘术.结论:对结肠癌的认识不足,和术前缺乏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细致地体格检查是本病误诊的关键.

    作者:周校先 刊期: 2007年第2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