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娟;夏翃;宋曼殳;王友信
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课程体系存在着专业知识分割、内容重复、与临床脱节等不足.根据中本贯通医学应用型专业的生源情况和培养目标,以临床实际工作为逻辑主线构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模式和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符合医学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何钟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改善医学留学生的营养学教育是目前国内高校营养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交流和考核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介绍留学生营养学教学的改革措施和经验,为其他高校进行留学生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催;麻微微;苑林宏;余焕玲;李鹏高;席元第;吕晨艳;蔡夏夏;杨春;肖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开始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广泛推广并应用.语文课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也应紧跟社会的新形势,在课堂中有效使用信息化技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语文知识运用到所学专业和生活当中.巧妙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作者:英亚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以药品生产技术为例,从实践层面探讨基于课程标准的融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于一体的教学设计体系,并对教学实施机制和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机制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冒玉娟;陈晓兰;王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参与2017年河南省中高职护理技能竞赛,与比赛接轨,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要求,全面考查参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参赛经验的积累对于我校今后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娟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信息技术背景下慕课(MOOC)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慕课的优势在于通过互联网方式,打破时空限制,不设置学习门槛,可以将名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单纯依靠几门课程是无法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因此,在校课堂学习与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既能够使学生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又不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高金利;周玉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桐乡市卫生学校两个3+2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发放导学稿预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关注开通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前预习.干预两个月后,比较两组在教学满意度和月考成绩上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教学满意度和月考成绩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沈国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探讨TBL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TBL教学,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显示:T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谢志平;韩云峰;贾月辉;李雯婷;李省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基础医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面对新世纪护理人才需求的挑战,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构建符合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梁枫;侯晞;黄维琳;崔素华;周逢仓;尚效贤;童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当前藏族地区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从学生方面来看,突出表现为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恰当;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中缺少听、说训练,对学生定位错误现象比较常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解决藏族地区学生英语教学问题的关键.
作者:景爱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经典PBL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级护理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实验班(28人)和对照班(27人),两班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正常的教学,实验班除正常的教学外,辅以经典的PBL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课程成绩和医学教育环境测量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班A2/A3型题得分、案例分析题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的医学教育环境总分和学生对学习的知觉、学生对教师的知觉、学生的社交自我知觉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经典PBL即面向临床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凌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现在医患关系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调,供小于需,需要培养大批临床医生,并使其接受规范化培训,这导致临床医学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发现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已不能满足现在医学教学的需要,情景模拟教学应运而生.就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进行综述,为下一步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提供依据.
作者:杜学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针对对口高职护理大专班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学习基础薄弱、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学习上进但又自卑等特殊学情,提出班干部轮值制在对口高职护理大专班中的教学管理尝试,并进行实践应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学科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以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中药药剂学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不断尝试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模式,发现混合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潘萍;崔明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是医学院校为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将全过程指导研究生的学位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然而传统的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存在教考合一、考试出题频繁等不足.通过确定考核目标与考核内容、确定试题来源、明确试题库结构与题量,并运用Acess软件实现组卷,建立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标准化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立娟;夏翃;宋曼殳;王友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药用植物园集教学、科研、科普教育于一体,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功能,在学科建设与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校药用植物园以药学院为依托,自2010年开始建设,至今已基本上完成了初步建设. 其目前承担了药学院各年级药学及临床药学专业的实践工作,为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药学类核心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保障[1],现将药用植物园实践基地建设及作用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平;段静雨;么焕开;李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在中职教育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现主要阐述翻转课堂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情况.翻转课堂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提高.
作者:鞠志涛;王方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20例,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β的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β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MGB1、TNF-α、IL-1β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1);观察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能够有效降低SAP患者HMGB1、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娟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颁布和高危孕产妇数量的增加,助产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才能胜任临床工作.助产教育工作者必须改革助产实训课程,加强对助产专业学生技能的训练,培养合格的助产士,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主要从助产学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助产学实训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朱慧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在助产专业产科学这门重要学科的教学中,分娩中子宫的各种变化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使这部分知识点讲解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在教学中引入气球作为模拟子宫的教具,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具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提示我们只要多观察、多思考,总会发掘出可以用到教学中的生活物品,从而很好地为医学教育教学服务.
作者:邓秋景;甘燕妮;张静楠;赵婷;王亚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