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产妇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86.67%),观察组专科护理质量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4.44%).结论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母婴及医务人员的安全,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及医疗纠纷发生率,适合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改玲;任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信息社会,网络为高职生提供了接触各种文化的机会,正在影响和改变着高职生的成长轨迹.本文试图从网络文化和高职生特点出发,分析网络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文化促进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具体措施.
作者:黄大鹏;郭增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医学影像专业英语课程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对专业英语的认识,对教材、教师、教学方式的态度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作者:邝计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将卫生健康教育适时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既是新时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构建语文课堂教学多元目标的体现,是打造绿色语文课堂的重要举措.本文就植入的途径进行探讨.
作者:肖进雄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育龄护士二胎生育意愿,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滨州市某三甲医院已完成初次妊娠的育龄护士9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并分析资料,归纳主题.结果 9名育龄护士二胎生育意愿有3种:愿意生育二胎、对生育二胎犹豫不决、现阶段不考虑生育二胎.影响二胎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年龄、家人意见、国家政策影响下的生育潮流、工作性质、产后返岗、一胎分娩方式等.结论 育龄护士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很多,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育龄护士二胎生育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影响,保障育龄护士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
作者:赵汝英;王庆华;王秀菊;徐维娟;吴凡;陈培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专业认同教育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常规组,教育组运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进行专业认同教育,比较两组出科时的专业认同情况.结果 教育组和常规组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带教教师评分和出科考试成绩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预见性专业认同教育能提高护生专业认同度.
作者:许玄;马乐良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结合教学经验就中职药剂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陈述,并就如何提高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效果展开谈论,希望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分析文献检索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学生学习态度、检索技能、形成性考核、终结性网络化考试等多元化考核模式,阐述网络化考试试题库建设过程,并讨论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基于网络化考试的多元化考核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教师负担,激发学生参与检索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作者:唐莉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2012级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3级为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就两组对教学的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eminar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增进师生及生生感情.结论 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英语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具有可行性,且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汤科;刘鑫;王丹;刘新;冷言冰;韩云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针对手术室工作性质和新入职护士特点,在手术室进行导师制探索与实践,并就目前导师制在手术室专科带教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完善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带教模式,增强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归属感,帮助其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手术室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陈金龙;谢玉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验证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采用以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为依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92名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核心胜任力水平现状对比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绩优组毕业生核心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绩平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整体核心胜任力处于较高水平,职称、高学历是影响毕业生核心胜任力的主要因素.结论 本研究前期构建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科学规范、实用性强,可作为检验高职护理教育效果的测评工具.
作者:赵国琴;李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将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引入肾内科临床轮转教学,按照教学大纲和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制作相应微课与翻转课堂教案,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和实习医师肾内科临床轮转,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翻转课堂适用于临床轮转教学,具有激发轮转医师学习主动性、增强带教医师教学积极性、提高带教质量与效率的优势,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边琪;李璐;李娟;郭志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563名学生进行技能抽查并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技能抽查成绩为(85.57±6.52)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为(89.87±6.01)分,学生自评为(78.83±7.95)分.实践教学质量与带教教师、课时数、考核方式、带教教师正确指导、学习方法 、学习主动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 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加强院校合作.
作者:刘静馨;陈炼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药品说明书可指导临床和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物,其涵盖内容较多,涉及知识较广.为了使药理学教学更好地与临床接轨,在药理学理论教学、实践技能训练、自学等过程中引入药品说明书.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认可度较高.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在管路安全管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应用管路固定工作坊的效果.方法 了解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参加我院主办的5期管路安全管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457名学员对工作坊模式的评价.结果 培训结束后,95.8%的学员认为提高了操作能力,大多数学员认为工作坊模式优于传统模式.不同职称、学历、职务的学员对工作坊模式的评价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中应用工作坊模式,能够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学员技术水平.
作者:王欣然;张晓雪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5-Aza-Cd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研究5-Aza-CdR对HUVECs细胞迁移的影响,利用Matrigel胶模拟细胞外基质成分分析5-Aza-CdR对HUVECs细胞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HUVECs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表达的影响.结果 5-Aza-CdR可有效抑制HUVECs细胞增殖,且效果呈剂量、时间依赖性,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 5-Aza-CdR在24 h时对HUVECs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0.2)%、(12.7±0.2)%和(29.3±0.2)%,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72 h时对HUVECs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6±0.7)%、(67.1±0.2)%和(95.8±1.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5-Aza-CdR均对HUVECs的迁移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12.8%、28.6%、59.4%.不同浓度的5-Aza-CdR可明显抑制管样结构形成,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的5-Aza-CdR对管样结构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9.3%、37.2%和74.6%.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HUVECs后,VEGFR2表达的下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5-Aza-CdR可显著抑制HUVECs细胞增殖、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UVECs细胞膜表面VEGFR2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涵;万守谦;张红霞;崔治晶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学案导学法在中职内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中专护理专业1511、1512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511班为实验组(60人),采用学案导学法;1512班为对照组(63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成绩,并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组学案导学法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期末平均成绩与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实验组对该教学法评价较高.结论 学案导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了教学相长,适用于内外科护理教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霞;周娟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总结成人淋巴管瘤的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诊断为淋巴管瘤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仅10例行MRI扫描.结果 28例中,9例为囊性淋巴管瘤,其中颈肩部3例,下肢1例,胸壁1例,腹腔4例;10例为海绵状淋巴管瘤,其中,颈肩部3例,手腕部1例,下肢1例,腹腔5例;9例为血管淋巴管瘤,其中,颈肩部1例,下肢3例,胸壁1例,腹腔4例.不同类型和成分的淋巴管瘤的CT表现具有差异性,MRI主要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当伴有囊内出血和感染时可变为混杂信号;T2WI则为显著高信号.结论 CT对淋巴管瘤有较高的诊断率,仍然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MRI对囊内成分及分隔的分辨率高于CT,两者结合有助于降低误诊率.
作者:蔡忠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介绍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分析项目教学法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提出应用策略.
作者:张子轩;俞晨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我国护理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SR/MA)相关文献发表现状.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查找涉及护理的所有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收录时间)至2013年6月.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按制定的资料提取表独立提取信息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讨论解决.采用Excel 2003、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共纳入131篇文献,分别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等28种期刊上.2004—2013年,护理领域SR/MA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43.5%的文献作者为临床护理人员;61.1%的发表在专科杂志;共涉及9类疾病,涉及多的为内分泌、代谢疾病;10.7%的未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8.4%的在方法学部分提到了质量评价,但未说明具体评价方法,也未报告相应的质量评价结果.结论 我国护理领域SR/MA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选题来源广泛,但在文献筛选、信息提取、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方面尚需加强.系统评价应由临床护理人员和方法学研究者共同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作出高质量又具护理特色的评价.
作者:杨丽梅;宋娟;王建成;马彬;张菊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