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峰;程向丽;孔艳蕾;史晓红;覃凯;袁淑娟;郭睿;解军;程牛亮;于保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逐渐走向信息化、现代化,微课作为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相结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微课以短小精悍、趣味化、视频化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教师的重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得以快速发展[1].在整合传统教学方法优点基础上,笔者尝试将微课应用于解剖学实验教学,现将结果分享如下.
作者:杨显国;尹金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微课教学对中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教学的作用.方法 从我校护理专业2013级大专班中随机抽取由同一名教师授课的8个班共4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1~4班采用常规教学,5~8班采用微课教学,对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 的班级进行量化评价及比较.结果 从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学生评价教师、测试成绩4个方面来看,微课教学好于常规教学,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微课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五官科护理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尉;宫立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本科生进一步理解神经病学知识、掌握神经病学思维方法 的佳途径.在临床教学中,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以临床病案和问题为基础的学习3种教学方法 各有利弊,应根据神经病学知识特点、教学双方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作者:黎佳思;张雷;韩宁;毕晓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职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为指导高职学生合理使用标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824名学生进行有关食品营养标签的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16.1%和19.7%的学生知道《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与营养素参考值(NRV),82.5%的学生认为营养标签是可信的,79.4%的学生购买食品时经常看营养标签,学生期望标识的营养素依次为维生素、蛋白质、热量、脂肪、膳食纤维.女生比男生掌握更多食品营养标签知识,也更信任营养标签,但在利用食品营养标签的行为上与男生没有差异.结论 高职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对营养标签的理解和使用率有待提高.
作者:彭程煜;袁桂;饶春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通过对心血管疾病(CVD)高危人群实施家庭探访式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其综合护理等相关知识认知度,改变其健康态度与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动脉弹性,为心血管疾病护理干预与减少发病提供研究依据.
作者:刘娟;李玉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护理技术实训中采用分解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萍;刘莉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以教学实例解析计算机模拟软件SYBYL在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将计算机模拟软件应用于药物化学课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药物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我国涉外护理教育处于发展阶段,与国际护理教育存在一定差异,民族地区也不例外.随着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对护理院校课程设置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ISPN项目对民族地区涉外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涉外护理课程提出优化整合建议,以适应新型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杨琰;崔香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氛围、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本文分析我院校园文化现状,提出当前形势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作者:谷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技能大赛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在赛事项目中融入了新技术.通过参加比赛学校不仅能检验办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对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反思,改革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作者:郑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病区病情稳定后出院的138例COPD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指导,观察组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训练时间为8 w,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训练8 w后呼吸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8 w后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l)、FEVl/FVC和6分钟步行测定值、呼吸频率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缩唇腹式呼吸能有效改善COPD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稳定病情,减少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庆华;闫慧敏;王凤;徐殿红;谭洪东;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和探索思维导图教学法在烧伤病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校2015级3班和4班护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取思维导图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以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课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护生综合能力,增强护生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廖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郑州市医疗联合体模式下社区护士对岗位培训的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郑州市292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对培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不同护士对培训的需求不同.结论 在医疗联合体内需要建立满足社区护士需求的规范化岗位培训长效机制.
作者:杨亚平;梅永霞;张振香;渠利霞;徐晖;张春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BTEC理念下中职助产专业教学中采用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法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4级助产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在学完助产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于实习前一个学期开展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试验组),并与传统实训教学(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学生通用能力总分(47.44±8.30)分、平均(2.64±0.46)分,对照组学生通用能力总分(40.74±8.32)分、平均(2.26±0.46)分,试验组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能力、与他人相处和配合能力、交流和沟通能力、任务管理和解决问题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及通用能力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助产技能综合实训实现了教学和临床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通用能力.
作者:李宏;张茹;丘灵芝;詹惠琴;张慧;路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用输液恒温器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 将实行肠内营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将营养液提前加热后在室温环境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输液恒温器加温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反应、营养液保持温度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使用输液恒温器对持续滴注的肠内营养液进行温控,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使用输液恒温器行肠内营养,操作简便,可减少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玲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老年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现状.方法 采取老年护理人员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投入量表对5所养护中心的421名老年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护理人员护士工作投入量表总均分为(3.79±0.66)分,活力、奉献以及专注维度得分分别为(3.86±0.64)分、(3.79±0.80)分、(3.75±0.65)分,都低于4分,表明其工作投入处于低水平;一般资料中,技术职称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标准回归系数(Beta)为0.200,工作目的 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标准回归系数(Beta)为-0.369.结论 管理部门应该关注老年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状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老年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和工作投入水平.
作者:冯维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基于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HQE),浅析医学生沟通艺术存在的问题、欠缺的原因,提高沟通艺术水平的必要性以及评估指标,以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避免医患关系紧张,营造和谐医疗氛围,提高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终实现医学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目标.
作者:张晓杰;费洪新;刘婷;柏青杨;吴淑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根据中职生学习现状以及解剖学基础课程特点,提出在教学中采用以LBL教学法为主、PBL教学法和CBL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代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背景下,对医学检验专业必修课临床检验基础(简称临检)教学环境、资源、方法 及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临检教学方法 和手段创新,增强学生知识获取和协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作者:郝艳梅;潘少君;张楠;庞士伟;曹蕴;谢明章;李玉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沈北地区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其控烟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沈北地区5所高校(医学院校1所、非医学院校4所)的在校生901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针对大学生控烟知信行能力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吸烟率为16.3%,其中,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的吸烟率有显著性差异(字2=90.834,P=0.001).对国家相关控烟政策的知晓率为23.6%.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戒烟药物(尼古丁)的了解有显著性差异(字2=41.949,P=0.001).吸烟行为易在伤感情绪下发生(72.6%),其次是饮酒(55.1%).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了解控烟政策法规、知道尼古丁替代疗法、专业为保护性因素,性别为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对控烟政策的知晓率较低,缺乏相应的劝阻吸烟和拒烟技巧.建议高校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以及戒烟的必要性,提高控烟意识.
作者:车晓宇;姚舜禹;高兵;刘霁葳;金喆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