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化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方法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郑玉春

关键词:任务驱动, 护理学基础, 技能考核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人人过关任务驱动考核方法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采用优化的技能考核方法两个学期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学生期末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和两组学生对各自技能考核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采用优化的技能考核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操作能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产业的人才需求逐步扩大,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对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内容和主体等进行阐述,同时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香艳;王燕;钟明芳;于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缝隙护理措施在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措施在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无缝隙护理措施实施前(2014年1月—6月)、实施后(2015年1月—6月)急诊收治的患者各10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后焦虑、抑郁的心理情况,抢救期间的遵医行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进急诊观察室时、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观期间遵医行为较对照组好(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患者关爱、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满意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留观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廖慧霞;朱丹玲;杨琴;黄敏;严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慕课时代已经到来,慕课具有的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学习的独特优势引领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生力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以迎接慕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慕课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基于慕课的教学模式还未建立,慕课平台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还不完善,高水平的慕课团队少之又少,校内外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优质慕课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慕课教学的需要.各高职高专院校需高度重视慕课教学,从顶层设计、教育教学理念、师资建设和慕课联盟建设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黄川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卫生检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初探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尤其是理工医科院校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所以,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认可的一项标准,是考查、鉴定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养的重要依据.对我校卫生检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初步探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以提高卫生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程静;赵挚;李文芳;荣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训练、典型病例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等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林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长期阻力运动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长期阻力运动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训练组进行为期12周的阻力运动训练,对照组依然采用以前的生活方式.结果 训练组患者经过12周阻力训练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训练后,训练组HRV的LF/HF较训练前高(P<0.05),BPV的TP和LFn较训练前低(P<0.05).结论 合理安排阻力训练可通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凌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围麻醉期患者误吸的预防和处理

    误吸是围麻醉期的高危并发症之一,主要阐述围麻醉期引起患者误吸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误吸时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及误吸后的相关处理措施.

    作者:王学清;许幸;张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提高卫校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度的策略

    学生的参与度始终是设计、实施和评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明确目的,活动方式紧密结合实际;结合实际,活动内容尽量激发学生兴趣;适时指导,活动过程给予积极鼓励;密切观察,活动评价力求科学严谨.

    作者:李丽娟;范楚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为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质量,将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方法 将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两个班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实验组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完成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任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授课结束后,对两组的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学生对所授课程满意度、授课教师评优率及教学效果评价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对所授课程的满意度、授课教师的评优率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姚军;钱翠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处于主导地位,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论述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思路及原则,并提出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设想和具体内涵,希望能为中医养老服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闫玉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庭同步认知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负面情绪、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家庭同步认知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负面情绪、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观察组(34人)和对照组(3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同步认知护理.观察两组生存质量、负面情绪以及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评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同步认知护理可有效改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

    作者:梁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眼科学术社团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初探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医学院校, 应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将医学人才专业素养的提高落到实处. 医学专业素养包括医学知识、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等[1].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满足主观和客观需要,经学校批准后成立的学生组织,主要由学术科研类社团、文娱性社团、志愿者服务社团、学校管理性社团和社政类社团组成[2]. 其中学术科研类社团要求高校职能部门或学术机构直接进行指导管理,在组织中对指导教师队伍和学生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

    作者:唐静;高云霞;范依萌;张明;邓应平;张军军;刘陇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于老年卧床患者翻身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弹力绷带在老年卧床患者翻身时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病科的老年卧床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常规3M敷贴和胶布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用3M敷贴和外科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发生留置针移位致输液处肿胀、留置针末端凝血致留置针堵塞、留置针滑脱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理想,操作简单方便,可有效防止在翻身过程中留置针滑脱及出血,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并减轻疼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月丹;李佳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以体验经济理念指导学生组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体验经济理念的核心不仅是销售商品或服务,而且通过提供终体验给顾客留下难以忘却的回忆.体验经济要求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学生组织倡导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育人功能,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实现自我价值.以体验经济理念指导学生组织,才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重视体验经济理念的建设路径,才能建设高水平的、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校园文化.

    作者:吴庆;史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分析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方法 深入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各个专业课教研室、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医院等,调查其对医学专业课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从职业基本素质、教学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科研能力4个方面建立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结果 医学专业课教师职业基本素质方面,应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育人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爱生之心.教学能力方面应具备良好的知识获取、储备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较高的实验操作与指导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教材建设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方面应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以及自我评估、不断学习发展的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应具有较高的科研选题能力,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科研转化、创新能力.结论 按照此模型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将有助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作者:陈亚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的课程,要想真正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1].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列举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及技巧.针对当前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现状,希望广大体育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进而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作者:王茂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云计算技术下Moodle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技术和Moodle的出现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分析Moodle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优化Moodle平台的方法.

    作者:陈嘉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强化阅读指导培养阅读素养——试论中职语文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贯穿于提升语文素养整个过程的活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就可以有效提高阅读品味和能力.

    作者:李延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度不高,但能够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学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师生绿色化学意识,加强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学的融入,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使师生形成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作者:王磊;应佩蓓;黄子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暴力伤医行为的心理原因与法制对策

    基于暴力伤医行为的特点,从患者、医院和社会的心理因素分析暴力伤医行为的发生,针对性地提出法制对策及建议,有利于防止暴力伤医行为的发生.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