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临床思维培养在综合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中的实践

梁英;廖海涛;黄洪柯;姜丽;赵敏敏;常维纬;佘佐亚;韦义萍

关键词:护理临床思维, 医学基础知识, 课程整合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临床思维培养在综合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以综合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为切入点,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医学基础知识教学中融入护理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采用问卷法调查学生对课程整合的接受程度及效果评价.结果 90%以上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认为教学内容与护理相关程度高,教师上课生动有趣,师生关系融洽.并且学生普遍认为课程整合后教师将教学内容组织得更有条理,内容简化、难度下降使其更易于理解.结论 在护理专业综合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中融入护理临床思维培养,既可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又可强化学生护理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课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微课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进入临床实习的七年制学生32人与同期临床进修医师37人进行消化内科微课教学,学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及进修医师对微课的认识及消化内科微课教学体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在既往有无接触过微课、能接受的微课视频时间、微课学习方式是否适合及网络学习中得到教师指导方面的认识无显著性差异,但进修医师组较学生组更愿意接受微课学习(P<0.05).大多数学生及进修医师认同本次微课教学学习环境轻松,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学习兴趣.进修医师组较学生组更认同本次微课教学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赵平;王玲珠;王燕;鲁晓岚;郭晓燕;董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化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策略及效果研究

    目的 优化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策略,并探讨其在护理技能竞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多项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从我校2015级护理、助产专业平均成绩≥85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再进行第二轮操作和理论考核,根据平均成绩进行阶梯式组合,将学生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试验组采用优化策略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原有策略进行培训.结果 试验组护理技能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优化策略有一定效果,有助于提高选手护理技能竞赛成绩.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系统查体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系统查体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为实验组(58人)和对照组(57人),分别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实训授课,以客观评价(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和主观评价(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改善神经系统查体教学质量.

    作者:符勤怀;李君;詹国庆;王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设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以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喘乐宁联合治疗;另外选取同期治疗的未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患儿50例,对比各组临床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和大峰流速、复发时间、复发率以及抗体阳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发热及哮喘较无MP感染的小儿哮喘更加复杂,部分患儿病情较重,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喘乐宁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措施探析

    在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医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客观需要.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探寻适合的措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韩红柳;王飞通;许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典型案例与场景模拟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将典型案例教学与场景模拟教学两种不同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到临床护理带教中,研究典型案例与场景模拟联合教学法(以下简称联合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06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典型案例与场景模拟相结合的联合教学法带教,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教学法.于试验周期结束前完成考核,对比两组笔试成绩与操作成绩.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组别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理论笔试与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超过88%的护生对联合教学法表示满意,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联合教学法,能使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联合教学法不仅有助于降低护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难度,提升操作熟练度,还有利于护生增强职业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值得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推广.

    作者:朱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端CT冠脉造影对高海拔地区正常人冠脉径线的分析

    目的 利用高端CT冠脉造影测量并分析高海拔地区正常人群冠脉管径的大小以及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均无冠脉疾病的1000例正常人(来自海拔高度为2260~2980 m地区),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SCTCA)检查,将其按照性别、年龄及冠脉分布类型分组,分别测量左冠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p)、前降支中段(LADm)、前降支远段(LADd)、回旋支近段(LCXp)、回旋支中段(LCXm)、回旋支远段(LCXd)、右冠脉近段(RCAp)、右冠脉中段(RCAm)、右冠脉远段(RCAd)等分支血管开口处管径,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冠脉各分支由近段至远段管径逐渐变小,不同性别之间冠脉管径差别无显著性.≤44岁与≥60岁两个年龄段人群的LM以及LCXp管径有显著性差异,余冠脉各段管径在各年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LM、LCXp及LCXd管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且管径与其分布类型相适应.结论 高海拔地区正常人群冠脉各分支由近段至远段管径逐渐变小,此结果与平原地区分析结果一致;其中LM、LCXp以及RCAp管径均较平原地区正常人群相应段增粗,LADp管径与之相仿,余冠脉各分支管径与平原地区相关文献分析结果不尽相同.

    作者:张彩洁;郝崴;程思杨;鲍海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评价以及师资和教学设施等方面,比较传统教学体系与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阐述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原则、方法 、思路和内涵.实践表明,构建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王树阳;赵贵清;付聪;吴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间歇训练法在中专学生中长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间歇训练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校护理108班、109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护理108班为实验组,用间歇训练法实施中长跑训练;护理109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中长跑训练.训练结束后,采用跑步测试方法对训练效果进行考核并分析成绩,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跑步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的满意度、耐受力、敏捷度、专注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间歇训练法应用于中专学生跑步训练,能大幅度提高学生跑步成绩,同时能改善其对体育训练的畏惧情绪和疲劳程度,提高耐受力、敏捷度和专注度,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职业技能竞赛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影响的质性研究

    从技能竞赛对教学的帮助和负面影响入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职业技能竞赛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希望能对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作者:张雅文;刘玉婷;孙冰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翻转课堂在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我国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传统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颠倒安排,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以达到教学目的 ,其灵活性、个体化特点能极大地促进师生间的合作,提高临床实习成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

    作者:杨丹;胡晓霞;贾智军;徐茂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我校药用植物园升级建设的满意度调查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在药用植物园的扩容提质建设过程中,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科学普及为主线,以资源保存为宗旨,积极实践,大胆探索.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改造前后药用植物园的满意度,并借助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赵小宁;苏秀芳;梁肖芳;刘光明;徐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的应用与思考

    回顾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在我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总结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李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职护生痤疮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职护生痤疮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中职护生痤疮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网络平台对惠州市某卫校护理专业9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职护生痤疮患病率为50.5%,其中15~16岁护生痤疮患病率(54.8%)高,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痤疮患病率逐渐降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日均饮水量少,食用油腻食品、甜食,熄灯后使用手机时间过长,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使用化妆品、油性护肤品,经常便秘、腹泻、腹部不适,痤疮家族史,压力等因素可能与痤疮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日均饮水量少、使用油性护肤品、痤疮家族史是痤疮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职护生痤疮患病率较高,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预防痤疮的重要措施.

    作者:向晓莉;童小珍;黄蓉;吴库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药剂学基础课堂教学诊断及改进策略

    通过对药剂学基础课堂教学学情诊断、教师诊断、教学条件诊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使药剂学基础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有效、高效,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

    作者:廖仰平;黄丽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改进药理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需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教师的首要任务.采用调查分析法了解我校2015级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药理实验课程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多角度、多层次的实验考核也有助于对学生能力作出公正评价.

    作者:吴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课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需求,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将微课引入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探讨教学体会、分析遇到的问题,为促进病理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丁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高职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查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 的认知及接受程度.方法自制调查问卷,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对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认知及接受程度.结果 74.8%的学生能接受虚拟实验教学方法,66.7%的学生对学校配备的虚拟实验设备满意,60.5%的学生喜欢将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77.5%的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操作方法简便;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依次为:方便查找病变特征、操作简便、不用担心切片损坏、节约时间、无毒无刺激.结论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能接受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并认为其具有很多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作者:李杏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社会评价的本科护理人才质量标准探索

    目的 探索基于社会评价的本科护理人才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医护人员、本科护生和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分布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索性提出基于社会评价的本科护理人才质量标准.结果得到核心指标8项,一般指标44项,剔除指标2项.结论 本科护士良好职业形象的树立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作者:刘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论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兴趣

    中职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其语文应用能力、自觉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赋予阅读新的教育功效.

    作者:梁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