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俭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牙周龈下刮治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牙周龈下刮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为84.21%(32/38)、护理满意度为89.47%(34/38),对照组分别为63.16%(24/38)、68.42%(26/38),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改善牙周龈下刮治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柳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4级普通护理专业12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实训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实训教学法教学.通过实训考核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法满意度较高.结论 在外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规范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作者:张瑜;王利洁;姜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对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中职起点班(3个班)与普高起点班(3个班)共271名学生妇产科护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生源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必要分别命题组卷,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移动教学助手蓝墨云班课在护理实训课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2015级中职护理专业随机抽取两个班,其中一个班56人为实验组,进行蓝墨云班课实训教学;另一个班56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统计分析两组技能考核成绩,结合问卷调查结果 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92.6%)认为蓝墨云班课辅助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结论 蓝墨云班课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学生掌控学习,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促进师生间互动交流,还可以帮助教师管理课堂,方便布置和上交作业,及时反馈教学情况.
作者:邱满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针对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操作技能的人才目标,进行合理的药剂学教学改革,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周振华;骆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我国台湾地区非常注重学生通识教育,对居民良好素质的养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的通识教育注重社会和自然基本知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男女平等理念教育及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笔者在致理技术学院参观学习期间,深刻感受到该院通识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功,致理技术学院乃至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大陆高职院校深刻反思以及借鉴学习.
作者:陈毓;李锋涛;陈晓兰;陈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09级和2010级大专各3个班共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09级学生根据预先创设的情景分别进行外科洗手、刷手和穿脱手术衣、手术区皮肤消毒实训操作,2010级学生则按照传统方式授课(讲授、演示和练习).比较两个年级学生实训成绩并在课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级学生外科洗手、刷手和穿脱手术衣、手术区皮肤消毒操作平均成绩(90.1分)高于2010级学生(76.3分),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问卷调查显示:对两个操作印象深刻的2009级学生占93.3%,2010级学生占51.7%,差异有显著性(P<0.01);喜欢情景模拟教学法的2009级学生占96.7%,喜欢传统教学方法的2010级学生占65.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外科护理实训技能水平.
作者:刘建晓;王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40例不典型急性肺栓塞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并确诊的40例不典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多种多样,D-二聚体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X线胸片为必要的初筛检查,超声心动图、螺旋CT肺血管造影和(或)肺动脉造影为明确诊断提供帮助.结论 高龄、卧床制动、手术、外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是急性肺栓塞的高危人群,风险评分及尽早明确诊断可减少误诊.
作者:杨阿妮;薛海霞;于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医学研究生不良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其职业发展、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并对构建科学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建议,以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培养质量.
作者:张斌;刘倩;柳柳;莫彦芝;王叶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运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方式对我校药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从大学生创业素质结构及现状、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优劣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如何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4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提出构建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标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药学专业教育体系有效融合,重视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培养策略,为学校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冯传平;彭攸灵;李辉;罗娟;罗思宁;龙鑫;刘洋;尹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青年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环境变化,会遇到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难题.体育运动能从情绪和行为两方面疏导青年学生青春期心理困惑.一方面从环境变化、角色转变、信息交流等对青年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另一方面从行为约束、激烈运动、极点运动、群体意识养成等对青年学生行为进行合理引导.这是体育运动与德育相结合的切入点,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渠道,也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瑜;程羽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首要目标,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探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及措施.
作者:颉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网络信息时代既给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难得的机遇,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做好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谢雨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医学检验是以临床检验诊断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为培养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满足各类医学检验相关岗位的需求,强化操作技能训练至关重要.医学检验技能大赛既是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展示各种能力和风采的平台,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契机.本文结合潍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系举办检验技能大赛的经验,总结检验技能大赛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作者:孟祥英;高飞;高昆山;伊正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机能学实验是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机能学实验课程对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尝试开展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了契机,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提升综合能力.
作者:张金娟;熊英;叶兰;李玲;王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细针鼓膜穿刺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粗针鼓膜穿刺治疗,实验组采用细针鼓膜穿刺治疗.一个治疗周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损伤小,鼓膜恢复好,操作简单,听力可完全恢复正常,无耳鸣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周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对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本着教学内容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原则,构建4个相互协同的教学系统,并将成果运用于实践.学生、教师均认为基于4个教学系统的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作者:易红赤;赵文韬;魏庆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对矿区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8月,我院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将现有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工作年资、工作能力分为5层10级.通过岗位分析,制定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对各层级护士进行工作质量考核奖惩及护士绩效工资二次考核分配,完善激励机制,比较实施前后一年的整体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自我价值评定.结果 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层级管理工作组对护理工作、医生对护理工作、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得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护士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树立矿区医院品牌形象,获得良好收益.
作者:李琼;李萍;冯玉彩;赵军霞;魏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流行病学教学效果,利用现代技术建立流行病学微信自主学习平台;探讨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困难,为应用微信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在其他课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韩云峰;葛杰;祁艳波;张晓杰;云长海;娄峰阁;白丽;贾月辉;谢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7 d与出院时,观察组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7 d与出院时,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方案效果满意,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减轻心理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罗柳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