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思考 ——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实施对大陆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启示

陈毓;李锋涛;陈晓兰;陈巍

关键词:台湾, 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摘要:我国台湾地区非常注重学生通识教育,对居民良好素质的养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的通识教育注重社会和自然基本知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男女平等理念教育及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笔者在致理技术学院参观学习期间,深刻感受到该院通识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功,致理技术学院乃至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大陆高职院校深刻反思以及借鉴学习.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探究——以医药商品学课程为例

    目的 探寻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培养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方法 以医药商品技术课程为例,构建导学案、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并制定有效的考评方案,对学生课外学习进行引导.结果 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学习,学习热情很高.结论 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科学有效的教学资源和考核方案有助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王玉霞;谭敏;魏来;王宪庆;涂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效果及对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效果及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患者(同时患有H型高血压)为对象.84人随机分两组,观察组(n=42)每日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一次,每次一片;对照组(n=42)每日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一次,每次一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脑卒中发病率.结果 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很好地调控患者血压,降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水平以及脑卒中发病率,预防效果好,推荐患者使用.

    作者:叶林繁;张晓丽;欧春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医学生责任心培养路径探索

    从加强当代医学生责任心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当代医学生责任心状况与产生问题的原因,终摸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培养医学生责任心的路径,以提高医学生责任感.

    作者:李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与对策研究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注重心理辅导、实施导师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以改善学生学习现状,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作者:王雁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PDCA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PDCA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30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基于PDCA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与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P<0.05),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与腹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率与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PDCA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中作用显著,有助于促进产妇术后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成晓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县区级综合医院临床带教教师角色认知与有效教学行为探讨

    目的 了解学生及带教教师对教师角色的认知水平、对教师角色胜任及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探讨临床带教教师角色发展及管理策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0名带教教师及800名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带教教师自我评价高于学生评价,带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缺陷集中在教学反思、教学策略、教学能力、专业深度等方面.结论 学生对带教教师角色胜任及教学行为评价不高,明确临床带教教师角色定位及修正其教学行为势在必行;临床师资建设应注重带教教师教育者角色、辅导者角色,培养其专业发展意识.

    作者:李文静;邵志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说课探析

    说课是一种新型的集体教研活动,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护理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主要从课程概述、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课程特色与改革思路7方面对护理学基础说课加以探究.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4级普通护理专业12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实训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实训教学法教学.通过实训考核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法满意度较高.结论 在外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规范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作者:张瑜;王利洁;姜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某部新兵下连前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某部新兵下连前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393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新兵常模比较.结果 某部新兵SCL-90量表阳性项目为(24.45±15.23)个,总分为(132.85±33.80)分;阳性项目数、总分与中国新兵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中国新兵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5).大学生新兵下连前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3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普通新兵(P<0.05),其余各因子得分与普通新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某部新兵下连前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大学生新兵下连前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新兵.

    作者:范晓岚;王伟蔚;刘宗敏;李红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4级普通专科眼视光技术专业1班共2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训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期结束时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和教学评价.结果 研究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实训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培养、人际沟通与配合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学生自学能力、人际沟通和配合能力.

    作者:耿若君;乔庆军;闫锡秋;赵小蕊;毕延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年龄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1~7岁已完成乙肝疫苗基础接种的儿童420例、4~7岁基础免疫3年后加强免疫的儿童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儿童5项乙肝标志物,评价免疫效果,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性别和户籍所在地的儿童,无论是否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其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1~3岁儿童、接种1~3年后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4~7岁儿童、接种4~7年后(P<0.05);加强免疫后儿童的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加强免疫的儿童(P<0.05).结论 年龄和接种年限是影响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主要因素,接种3年后进行加强免疫有助于巩固免疫效果.

    作者:冼翠华;冯杰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学本科农业系统工程课程之我见

    农业系统工程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主要内容有系统工程概论、系统工程方法论、聚类分析、农业系统环境辨识与问题诊断、农业生态系统模型、系统预测、系统模拟、系统决策分析、农业系统评价.以往教师在讲授农业系统工程课程时,只是进行纯理论教学,笔者尝试在农业系统工程课程理论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冉伟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试述体育运动疏导青年学生青春期心理困惑的可行性

    青年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环境变化,会遇到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难题.体育运动能从情绪和行为两方面疏导青年学生青春期心理困惑.一方面从环境变化、角色转变、信息交流等对青年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另一方面从行为约束、激烈运动、极点运动、群体意识养成等对青年学生行为进行合理引导.这是体育运动与德育相结合的切入点,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渠道,也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瑜;程羽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医学研究生不良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其职业发展、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并对构建科学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建议,以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培养质量.

    作者:张斌;刘倩;柳柳;莫彦芝;王叶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内经选读案例教学和PBL教学体会

    案例教学是被众多中医院校采用的教学法,但学生往往局限在对案例的感性认识层面.PBL教学中,学生能动地参与分析病案中的问题,真实感受医生面对不同问题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本文分析两种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概括内经选读案例教学和PBL教学体会.

    作者:冯文林;贺松其;戴娇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机能学实验课程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机能学实验是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机能学实验课程对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尝试开展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了契机,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提升综合能力.

    作者:张金娟;熊英;叶兰;李玲;王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纯牛奶开封后佳饮用时间的探究

    纯牛奶属于灭菌乳.灭菌乳不是无菌乳,只是产品达到商业无菌状态,在有效期内保证不变质.牛奶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开封后一段时间内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和人饮用时从口腔带入.通过对牛奶开封和饮用后一段时间内滋生细菌数的测定,分析其变质情况,探究佳饮用时间,有助于加深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理解,建立良好饮食习惯.

    作者:张航晨;潘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信息时代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

    医学基础课程作为医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在医药高职院校系统医学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课程涵盖内容多、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对基础较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全面掌握和运用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发现,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和内在联系,开展关联课程整合、微课、形象比喻、临床案例应用、任务驱动等多种立体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能显著提高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

    作者:潘建萍;钟禹霖;凌志杰;陈小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情商训练对提高高职护生情商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情商训练能否提高在校护生的情商水平.方法 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情商训练干预,用情绪智力量表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前后测试.结果 实验组情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情商训练对提高高职护生情商水平是有效的.

    作者:徐霞;董丽芳;胡苏珍;董燕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对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本着教学内容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原则,构建4个相互协同的教学系统,并将成果运用于实践.学生、教师均认为基于4个教学系统的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作者:易红赤;赵文韬;魏庆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