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用抗肿瘤药物对KBV200耐药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及苦参碱的耐药逆转研究

陈鸿雁;王驰;余晓燕;沈娜;张潜英;蒋纪恺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KBV200细胞株, 耐药逆转, 苦参碱
摘要:目的探讨5种常用抗肿瘤药长春新碱、阿霉素、平阳霉素、顺铂、环磷酰胺对KBV200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苦参碱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以喉癌KBV200耐药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观察5种抗肿瘤药物对其增殖抑制作用;并采用MTT法观察苦参碱对KBV200耐药细胞株的耐药逆转作用.结果长春新碱、平阳霉素、环磷酰胺对KBV200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差,而阿霉素和顺铂对KBV200耐药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好;当苦参碱浓度大于200 μg/ml时对KBV200耐药细胞株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苦参碱逆转KBV200耐药细胞株对长春新碱、阿霉素耐药的作用较强,逆转KBV200耐药细胞株对平阳霉素、顺铂、环磷酰胺的耐药作用较弱.结论 KBV200耐药细胞株对长春新碱、平阳霉素、环磷酰胺3种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苦参碱能逆转KBV200耐药细胞株对长春新碱、阿霉素的耐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透析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为了解尿毒症透析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是否有更高的危险性,与非尿毒症患者有何不同,该如何对这些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我们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5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透析组)以及同期进行类似手术的34例非尿毒症患者(对照组)检测术前的实验室指标,评估患者的心功能,进行麻醉分级并观察患者的术中输血及补液量,制订手术后尿毒症透析患者的透析方案.结果尿毒症透析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分别为78 g/L和34.9 g/L,均低于非尿毒症对照组.术前行心功能和麻醉ASA分级,尿毒症透析患者更差.术中尿毒症透析患者接受输液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透析患者能继续规律透析治疗.结论尿毒症透析患者能进行各种手术,但接受手术的风险大,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耐受手术.

    作者:张伟明;顾乐怡;严玉澄;林爱武;王咏梅;钱家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他莫西芬对转染VDRE-Tk-ERα表达载体的MDA-MB-23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构建受1,25二羟维生素D3调控的雌激素受体α真核表达载体(VDRE-Tk-ERα),并观察其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法体外构建得到含有4个拷贝VDRE和Tk启动子的VDRE-Tk-ERα表达载体,并将其和空载体质粒分别转染入MDA-MB-231细胞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周期相的分布,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结果 1,25二羟维生素D3和他莫西芬联合作用较对照组和单独作用组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周期进程,并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利用1,25二羟维生素D3靶控雌激素受体α表达载体联合他莫西芬可以阻止雌激素受体α阴性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周期进程并诱导其发生凋亡,从而使原本对他莫西芬耐受的乳腺癌细胞恢复对其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郎海滨;糜漫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羟异黄酮对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联合三羟异黄酮(Genistein)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剂量ATRA、Genistein及两者联合处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观察A549 细胞生长情况并运用MTT法检测其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率检测.结果 A549 肺癌细胞经ATRA、Genistein及两者联合处理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更多的细胞被阻滞于G2/M 期,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其中以两者联合用药为显著.结论 ATRA联合Genistein能协同抑制肺癌A549 细胞的恶性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周人杰;廖卫公;杨镇洲;戴纪纲;肖颖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核干细胞因子特异性短发夹状RNA对HL-60细胞分化抗原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阻断NS基因表达对HL-60白血病细胞分化抗原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探讨NS的生物学功能和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以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特异性转染试剂和合成的NS短发夹状RNA(NS-shRNA)体外直接转染HL-60细胞,采用RT-PCR判断基因阻断效果, MTT法测定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分化抗原,形态学观察细胞形状和生长状态,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大小、粒度.结果合成的2条NS-shRNA均能明显阻断NS基因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7.82%和71.88%;NS-shRNA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以48 h和10 nmol/L浓度佳.转染后:分化抗原CD11b、CD33、CD14、CD64、HLA-DR增高,CD38降低,显示有向粒系继续成熟和向单核系重新分化趋势;细胞聚团性减弱,碎片增多,一部分细胞形态变成梭形和长尾形,染色后细胞核紧密,凹陷,髓过氧化物酶(MPO)和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活性增强;大小和粒度分析小体积细胞和核碎裂细胞增多.结论 NS-shRNA通过阻断NS基因表达,对HL-60细胞有抑制增殖和促分化作用,改变了细胞的生物学性质,使细胞恶性程度有所减弱,并有可能诱发凋亡,在白血病的基因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作者:岳保红;朱晓燕;张功员;孙玲;赵小强;王清霞;刘帅;张秋堂;张钦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FGFR3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目的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从小鼠17.5 d全胚胎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研究FGFR3信号通路提供新的线索.方法构建FGFR3胞内区的真核表达载体R3-PI,转化酵母菌AH109.毒性实验及自激活实验证实FGFR3胞内区蛋白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不存在自激活现象.将小鼠17.5 d全胚胎cDNA质粒文库转入AH109/R3-PI酵母菌中,能够与FGFR3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通过初步筛选得到3种能够与FGFR3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经回复性实验进一步验证CLK4与FGFR3胞内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通过筛选发现CLK4与FGFR3胞内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示FGFR3可能通过CLK4参与能量代谢调节,而CLK4可能通过对FGFR3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调节FGFR3的活性.

    作者:宋瑞华;王建民;苏楠;黄留红;陈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犬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胆道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胆道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禁食16~18 h(可自由饮水),成年杂种犬麻醉后,实验组行膈肌水平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对照组仅行幽门成形术.手术8周后,超声检查测定胆总管内径,并行Oddi括约肌测压(SO manometry,SOM),后取胆囊内胆汁肉眼观察.结果实验组胆总管内压明显升高,内径明显增粗,胆汁内全部出现絮状泥沙样沉淀;实验组SO 基础压(SOBP)明显升高,SO收缩幅度、频率及收缩时间未观察到显著性变化.结论膈肌水平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致使SOBP明显提高,胆道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

    作者:禹建峰;李智华;李晓武;刘永康;徐世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MUC1黏蛋白模拟表位的筛选和原核表达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出MUC1抗原的模拟表位,构建MUC1模拟表位的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生物淘洗、基因测序和氨基酸序列比较,筛选出模拟表位,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1b(+),用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 blot鉴定其抗原性.结果筛选到的模拟表位与MUC1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较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蛋白在BL21(DE3)plysS中得到诱导表达,纯化的目的蛋白在SDS-PAGE上呈现特异的单一条带,Western印迹也检测到目的蛋白特异条带.结论筛选到了MUC1的模拟表位,成功表达和纯化了MUC1模拟表位蛋白,为研究其在肿瘤疫苗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崔志刚;宋波;张立新;路浩军;李春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利用siRNA干扰MGMT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技术,通过构建人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 gene, MGMT)基因的特异性siRNA(small interfere 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对人MGMT(hMGMT)基因的沉默作用.方法将合成的发卡样特异性hMGMT RNA干扰寡核苷酸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体外HelaS3细胞株,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hMGMT mRNA的表达水平,以MTT法检测转染后HelaS3细胞对BCNU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MGMT 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所构建的载体能够特异性降低hMGMT mRNA的表达水平,转染后HelaS3细胞对BCNU的敏感性增加.结论该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可以特异性干扰hMGMT基因的表达.

    作者:王芳;周紫垣;刘胜学;曹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谷氨酰胺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SD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GLN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致伤后4、8、12、16、24 h取大鼠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及细胞胀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 介导的2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各时相ALT、AST、NF-κB、TNF-α mRNA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GLN干预组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光镜下发现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结构紊乱,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GLN干预组与模型组同时相相比损伤较轻.透射电镜下发现肝细胞出现细胞质肿胀、核溶解性坏死等胀亡样改变及细胞质萎缩、核固缩等凋亡样改变,GLN干预组肝细胞胀亡指数(OI)及凋亡指数(AI)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GLN可保护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抑制肝组织NF-κB及TNF-α的表达,保护肝细胞结构及功能完整,减少肝细胞的凋亡及胀亡.

    作者:王伟强;任成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周期性张应变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变对培养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内Ca2+浓度([Ca2+])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Fluo-3/AM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测定周期性张应变对纤维环细胞内[Ca2+]的影响,并分析了EGTA、维拉帕米和氯化钆预处理对此作用的影响.结果应变为10%、频率为1 Hz的周期性张应变1 min使细胞内[Ca2+]增加1.13倍;EGTA可以阻断此作用;而维拉帕米和氯化钆仅可部分阻断.结论周期性张应变使纤维环细胞内[Ca2+]升高,细胞外钙内流起主要作用,且有不同的钙离子通道参与.

    作者:郭志良;周跃;成敏;李华壮;曹国永;张伟;李兴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贫血对321例风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贫血对风心病患者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21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风心病病例.根据患者术前Hb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分析患者围手术期Hb变化情况、用血量的差异.结果风心病患者总体贫血发生率为17.4%.整个围手术期贫血组Hb均明显低于非贫血组.围手术期贫血组用血量明显高于非贫血组.结论慢性风心病患者贫血发生率较高,机制尚不清楚,贫血对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影响显著,患者Hb水平显著降低,用血量显著增加.

    作者:洪毅;肖颖彬;陈林;钟前进;王学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离体恶性胶质瘤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体外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佳声学剂量.方法根据不同的辐照剂量,将15例离体恶性胶质瘤标本分为10 s组、20 s组和30 s组, 用频率9.7 MHz,焦距4.5 mm,声强2 500 W/cm2的HIFU以不同剂量进行定点辐照,行病理组织学切片及电镜对比观察.结果 10 s组胶质瘤组织辐照区无明显变化;20 s组辐照区凝固性坏死,边缘区无明显变化;30 s组辐照区及边缘区均凝固性坏死. 结论在本试验设定参数情况下,20 s为佳声学剂量,HIFU能够准确有效杀灭胶质瘤,而对未辐照的瘤组织无影响.

    作者:霍钢;李九州;郑履平;李发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配合的体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其中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是近年来心血管外科的新进展[1,2].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开展在体外循环下CABG 33例,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并讨论如下.

    作者:王庆梅;陈小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BC023882基因克隆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获得基因BC023882全长真核表达载体及检测该基因对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基因BC023882的编码区序列,克隆到pcDNA3.1(-)/Myc-His(+)/lac Z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基因BC023882的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COS-7细胞,并且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该基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酶切并测序鉴定证明获得的重组子符合基因BC023882的编码序列;转染该基因后细胞增殖减慢,细胞增殖指数减低.结论成功构建了基因BC023882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且观察到该基因对细胞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秦茂林;蔡文琴;刘运来;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RNAi抑制IEC-6细胞中ERp29表达

    目的构建抑制大鼠ERp29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并在IEC-6细胞中发挥作用.方法根据大鼠ERp29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含有发夹结构的寡核苷酸片段,经退火形成双链后克隆至pAVU6+27载体质粒中,对阳性重组子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正常IEC-6细胞,通过PCR方法对siERp29干扰片段进行鉴定,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p29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后,有目的条带出现,提示ERp29干扰片段已克隆至pAVU6+27载体质粒中,DNA测序结果显示插入序列与预先设计完全一致.重组质粒转染IEC-6细胞后经G418筛选,成功获得阳性克隆,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Rp29的蛋白水平表达显著下降.结论成功构建ERp29基因RNA干扰表达质粒,并在IEC-6细胞中发挥抑制作用,这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电离辐射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媛;章波;王蒙;王军平;粟永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特点及与免疫状态的关系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特征及与患者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2月至2005年10月本科住院的结核患者97例,其中活动型结核患者57例,静止期患者40例,对照组为41例健康成年体检者.ELISA法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TNF-α、IL-1和IL-6)及相关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IL-1、IL-6、TNF-α水平分别为(15.3±1.3)、(80.5±7.3)、(77.2±9.8)ng /ml,活动性结核组为(33.7±3.6)、(293.6±30.5)和(190.7±25.2)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静止性结核组.活动性结核组患者外周血CD4比例及CD4/CD8比值为(32.3±2.9)%和(0.83±0.1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炎性因子水平增高及免疫功能下降是活动型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之一,两者呈反向依赖关系.

    作者:陈志;林明贵;梁建琴;王金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腺病毒介导的TGF-β1基因在兔髓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腺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基因在兔髓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蛋白多糖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髓核细胞,以腺病毒为载体将TGF-β1基因转染至髓核细胞内,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的表达,并检测其对髓核细胞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兔髓核细胞贴壁及生长的速度均十分缓慢,Ad-TGF-β1转染的髓核细胞内可检测到TGF-β1基因的表达,并且可持续到8周,Ad-TGF-β1转染后的髓核细胞合成蛋白多糖的量增加.结论腺病毒介导的TGF-β1基因可以在髓核细胞内得到持续的表达,并且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李华壮;周跃;张传志;郭国宁;郭志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多孔聚醚砜平板膜培养肝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观察一种多孔聚醚砜平板膜上支持人肝细胞系L02细胞生长能力,探讨聚醚砜膜材料用于生物人工肝的可行性.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细胞接种在多孔聚醚砜平板膜片上,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L02细胞在此种平板膜上的贴壁和生长情况.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L02细胞能够在多孔聚醚砜平板膜较好生长,细胞培养到7 d时,细胞仍然保持良好生长增殖状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了该结果,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可呈多细胞聚集状态生长,保持活性.扫描电镜下膜表面微孔和微小孔结构得以观察,并能观察到部分细胞可以向微孔中延伸密集生长. 结论多孔聚醚砜平板膜能够有效的支持L02细胞在其表面生长,有望成为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

    作者:刘涛;王英杰;张世昌;陈志;刘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慢病毒携带shRNA对宫颈癌细胞中HPV16型E6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慢病毒携带的短发夹状干扰RNA(short hairpin RNA, shRNA)对宫颈癌Caski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16型E6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靶向HPV16型E6的shRNA表达序列克隆到改建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L3.7中,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和测序后,与3种包装质粒混合,以Lipofectamine 2000包裹后转染293FT细胞,72 h后收取含病毒的上清液并感染宫颈癌Caski细胞,感染48 h后加入G418筛选阳性克隆.每天对阳性细胞克隆进行细胞计数;提取细胞总mRNA,进行RT-PCR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PV16型E6的表达降低70%,宫颈癌Caski细胞生长速度减慢50%.结论慢病毒携带的短发夹状干扰RNA能干扰宫颈癌细胞中HPV16型E6的表达并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作者:郭建新;李力;白垚;程小星;邓少丽;郑秀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临床分析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2型糖尿病(T2DM)正呈快速上升趋势,T2DM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均常见于老年人,T2DM是否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尚有争议[1],现总结我院4年来T2DM的相关资料,以探讨T2DM患者OP的临床特点.

    作者:杜小梅;王华;吴让兵;陈文道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