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超;汪立川;李战强;王雪顽;徐永成;解永学;张建中
腰腿痛是部队训练中常见的病症,临床观察发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常是部队训练中造成腰腿痛的重要原因,1997-2003年,我们采用经皮穿刺法阻滞腰脊神经后支治疗由于训练造成的急慢性腰腿痛481例,另选同样患者2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纯痛点封闭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经至少6个月的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杨华;刘传太;石建辉;唐葆青;吴风富;程昌志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dMSCs)参与创伤修复中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ecretory leukocyte protease inhibitor,SLPI)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ytokine-induced neutrophil chemoattractant-2,CINC-2)的差异表达,并探讨其相关功能.方法 采用前期建立的技术分离、纯化并扩增dMSCs,通过RT-PCR检测创伤修复时SLPI和CINC-2在dMSCs中表达,通过3H-TdR掺入实验研究SLPI和dMSCs有丝分裂的关系,利用Boyden趋化小室研究dMSCs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 分离的大鼠dMSCs呈梭形,在体外显示多向分化潜能.RT-PCR提示伤口液刺激24 h后dMSCs中SLPI,CINC-2表达升高,同时检测到在全层切割伤后1 d大鼠皮肤组织中SLPI和CINC-2均为高表达,3H-TdR掺入实验提示SLPI能够促进dMSCs的有丝分裂,趋化小室实验显示dMSCs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加入中和抗体后趋化作用减弱.结论 创伤后SLPI,CINC-2在dMSCs中表达升高,其表达升高可能同dMSCs的增殖和趋化有关.
作者:江德鹏;向静;文亮;粟永萍;屈纪富;冉新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毁损手术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CT定位、多靶点联合毁损对63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远期随访,评估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9.62±5.10)个月,共随访到57例患者,恢复3例,显著进步26例,进步24例,无效4例,加重0例,有效率92.98%;术后除早期暂时性并发症外,无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 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毁损手术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尹忠民;王连仲;闻华;江晓莲;管艳艳;高蕾;王磊;陈实;张激扬;王永才;杨志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跟踪观察机采浓缩血小板(platelet apheresis concentrates,PCs)在5%DMSO条件下于-80℃冻存1~5年的体外功能变化.方法 玻璃珠柱检测血小板黏附功能,花生四烯酸诱导后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蝰蛇毒检测血小板Ⅲ因子活性.结果 对深低温保存的冻存血小板的动态观察发现:PCs冻存期为1~5年融化复苏后的黏附和聚集功能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冻存至第4年的血小板复苏时4/10样品发生凝集,第5年的有3/11发生凝集;冻存至第5年时,多数样品血小板Ⅲ因子失活.对22℃常温保存的液体血小板的观察发现:血小板的黏附功能和大聚集能力随保存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72 h有差异(P<0.05),96 h有显著性差异(P<0.01);5 d之内血小板Ⅲ因子活性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22℃保存的液体血小板发生渐进的代谢损伤,而-80℃保存期在3年内的冻存血小板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孔令魁;朱为刚;熊文;李雪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克隆人DcR3分子的cDNA,将其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于COS-7细胞.方法 以PCR方法克隆编码人DcR3分子的cDNA,对其序列进行测定.将测序正确的DcR3 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AAV-IRES-hrGFP,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和激光共聚焦检测重组DcR3分子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PCR方法扩增出一1 000 bp左右的基因片段,插入pAAV-IRES-hrGFP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后,经序列测定证实扩增的片段为人DcR3分子cDNA.将重组子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激光共聚焦检测到DcR3分子的表达.结论 成功地克隆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了DcR3分子.
作者:王槐志;黎万玲;董家鸿;倪兵;姜曼;吴玉章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构建携带HA-tag的连环蛋白P120(P120ctn)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腺病毒感染后P120ctn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把HA-tag和P120ctn基因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大肠杆菌BJ5183,获得腺病毒重组质粒.再将获取的腺病毒重组质粒转染入293细胞进行包装,获取P120ctn重组腺病毒并进一步感染HepG-2细胞株.结果 P120ctn基因成功克隆到腺病毒载体中,该腺病毒可高效介导P120ctn在HepG-2细胞中表达.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含P120ct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毅;杨占宇;朱瑾;杨世忠;李晓武;董家鸿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可溶性HLA-G1(HLA-G5)对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黏附到猪血管内皮细胞(PED)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人NK细胞对猪血管内皮细胞杀伤杀伤活性.方法 利用核转染技术将pcDNA3-HLA-G5转入LCL721.221细胞株.以RT-PCR、Dot-ELISA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HLA-G5的表达;以人类NK细胞系(NK92)效应细胞,猪内皮细胞系(PED)为靶细胞,检测NK92在静止和流动状态下对PED的黏附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LA-G5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与未加入HLA-G5的对照组相比,NK92在静止和流动状态下对PED的黏附功能明显降低(P<0.01),且对HLA-G5组PED的杀伤效率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HLA-G5可以通过抑制NK92对PED的黏附功能,来减轻NK92对PED的杀伤作用.
作者:王树森;房崇云;曾梦华;谢林;李荣;王璐;朱珉;吴雄文;陈实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对扭转复位后睾丸的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其中一组应用维拉帕米,测定睾丸NO含量、NOS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一侧睾丸扭转复位后(B1组)扭转侧和对侧睾丸NO含量、NOS活性升高,T-AOC降低,扭转侧较对侧变化显著;维拉帕米可减轻上述变化.在A组对照睾丸和B4组对侧睾丸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对侧睾丸损伤是由NO大量产生和T-AOC降低引起.维拉帕米减轻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扭转侧和对侧损害.切除扭转睾丸,对健侧睾丸起保护作用.
作者:苗文隆;张晓云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共刺激信号阻断剂CTLA-4Ig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胰岛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 以BN、Lewis大鼠为胰岛移植供、受体;用CTLA-4Ig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供、受体骨髓源性DC使之表达CT-LA-4Ig;将供、受体DC于胰岛移植前24 h经股静脉分别注入受体(设为组Ⅰ、组Ⅱ),供、受体DC混合后注入受体(组Ⅲ),注射生理盐水的为空白对照组(组Ⅳ);观察各组糖尿病鼠高血糖改善情况及存活时间,术后第20天,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及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组Ⅰ和组Ⅲ血糖维持正常时间和受体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组Ⅰ:(28.75±13.60)d和(35.38±13.21)d,P<0.01;组Ⅲ:(41.25±13.74)d和(49.50±13.87)d,P<0.01],组Ⅱ移植胰岛存活时间无延长[(8.75±3.33)d与(7.33±1.97)d相比,P>0.05].术后第20天,组Ⅰ、组Ⅲ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0.24±0.05)和(0.21±0.05)与(0.70±0.09)相比,P<0.01],而对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0.66±0.07)和(0.66±0.07)与(0.69±0.05)相比,P>0.05].结论 CTLA-4Ig基因修饰的供体DC可以明显延长大鼠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而受体DC则无此作用,但两种DC联合应用可以使移植胰岛获得更长的存活时间.
作者:张艮甫;黄赤兵;冯嘉瑜;范明齐;王平贤;肖亚;贾维胜;方针强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对caspase-3、p5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年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的治疗组(A组)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4 h、8 h、1 d、3 d、7 d、14 d、21 d)取材,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p53表达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及荧光酶联测定法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 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A组明显轻于B组.A、B两组均发现凋亡细胞及caspase-3、p53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caspase-3、p53表达均为B组>A组(P<0.05).结论 二甲胺四环素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3、p53表达及细胞凋亡.
作者:陈钢;梁群;陈安民;郭风劲;徐卫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斜视、屈光参差、形觉剥夺等均可能破坏儿童三级视功能发育.目前三级视功能训练方法主要有同视机、实体镜、电脑软件、haidinger刷等.我们对同视机训练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刘波;汪辉;周素君;陈利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不同时段脑原位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前30 min,腹腔注射NS398 20 mg/kg,同时设未注射组及假手术组对照,应用TUNEL染色方法及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于HI后24 h、7 d脑皮层及海马TUNE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组脑组织中偶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未注射组缺氧缺血(HI)后24 h 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较多,至HI后7d明显减少;NS398干预组染色阳性细胞数较未注射组明显减少.结论 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于HIBD新生鼠,可以有效减少HI后凋亡细胞,提示NS398对发育期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存在保护作用.
作者:温恩懿;赵聪敏;张雨平;王丽雁 刊期: 2006年第17期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难以估计.Bcl-2基因是在t(14;18)染色体易位断点处发现的一种癌基因,是人类滤泡型淋巴瘤的遗传学标志[1-3],具有阻断程序化细胞死亡作用.Ki-67初是以何杰金氏细胞系L428细胞核成份制备的单抗,是针对处于增殖周期的人类细胞核抗原的抗体,其表达与细胞增殖高度相关[2].近年来研究表明它们与人类多种肿瘤有关[2,4,5].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法对人肾细胞癌Bcl-2及Ki-67基因产物进行检测,以研究其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鸣;张红宾;张惠中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结扎模型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探讨其在神经再生中的机制与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坐骨神经结扎组,实验组结扎后分别存活1 d到28 d,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GRP在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脊髓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 结扎后1 d坐骨神经CGRP大量堆积,结扎近端多于远端,随后逐渐下降,近端至14 d基本消失,远端至7 d基本消失;结扎后7 d DRG CGRP开始下降,21 d达低值,28 d仍低于正常;结扎后14 d脊髓后角CGRP下降,但后角免疫阳性面积未见明显变化;各时间点脊髓前角CGRP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神经结扎后CGRP表达变化呈现一定的时空模式,可能与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有密切关系.
作者:郑林丰;谢应桂;许愿忠;张建伟;易西南;吴贤群;张灵芝 刊期: 2006年第17期
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是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肝细胞增殖刺激因子,无论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ALR都对肝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1].
作者:李青;刘殿武;何海艳;肖永红;刘英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Ad-HO-1感染对HK-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探讨表达目的蛋白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HK-2细胞能否有效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euclear cell,PBMC)增殖反应活性.方法 Ad-HO-1按感染强度(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00、200和400分别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3 h,转染2 d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2、4 d后进行活细胞计数(台盼蓝染色法).激光共聚焦法检测HO-1和GFP蛋白在HK-2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K-2细胞HO-1蛋白表达,3H-TdR法检测HK-2转染后抑制PBMC增殖能力.结果 重组腺病毒Ad-HO-1(MOI200)感染HK-2细胞2 d后90%的细胞表达绿色荧光,2、4 d时活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激光共聚焦检测表达GFP的细胞均表达HO-1蛋白,位置分布基本一致.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K-2感染Ad-HO-1后有能与HO-1单抗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免疫印迹条带,对PBMC增殖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Ad-HO-1能介导HO-1目的蛋白的表达,具有抑制PBMC增殖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戴卫华;吴雄飞;金锡御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爆炸冲击波和实验性冲击波负压引起耳蜗基底膜机械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将豚鼠暴露于爆炸冲击波和实验性冲击波负压后,分别应用火棉胶包埋组织切片技术和基底膜硬铺片技术,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爆炸冲击波和实验性冲击波负压暴露后8~24 h即可见基底膜外毛细胞大部分缺失.当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达到121 kPa和实验性冲击波负压峰值达到-78.4 kPa时,分别发现穿透基底膜全层的位于第二转的横形及纵形机械性撕裂伤,横形撕裂伤穿透基底膜全层,从内毛细胞内侧直至第三排外毛细胞外侧;纵形撕裂形状不规则,长度相当于与其相邻的10个内毛细胞空间位置,宽度累及第二、三排外毛细胞区,一端累及内毛细胞区.结论 较大强度的爆炸冲击波和实验性冲击波负压均可导致豚鼠耳蜗基底膜的机械性撕裂性损伤.
作者:李朝军;刘兆华;朱佩芳;王正国;杨成;陈海斌;周继红;宁心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王丽雁;赵聪敏;张雨平;温恩懿 刊期: 2006年第17期
本研究应用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及ST段回落程度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流达到TIMI3级的患者心肌水平血流再灌注的情况.
作者:颜艳;沈洪;杜洛山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缺氧对心肌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及其偶联的信号转导分子激活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心肌细胞暴露于含1%氧的混合气体中,造成缺氧0、3、6、12、24 h后,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GSK-3β mRNA及蛋白磷酸化的变化;RT-PCR法检测caspase-9、-3 mRNA表达的改变,分光法检测caspase-9酶活性.结果 缺氧24 h心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缺氧3~24 h GSK-3β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而Ser9位点磷酸化水平在缺氧6~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caspase-9 mRNA表达在缺氧3 h即开始增高,在随后观察的时相点内持续处于高表达状态,caspase-9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其mRNA表达一致,在缺氧3 h开始增高,并在缺氧6~24 h逐渐升高;caspase-3 mRNA表达在缺氧12 h、24 h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缺氧可以激活GSK3β,并进一步激活GSK3β下游介导的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激酶家族成员caspase-9、-3,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周舟;余晓东;张蕾;李茂全;张广斌;余争平 刊期: 200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