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黄斌

关键词:微课, 药剂学, 翻转课堂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和翻转课堂在中职药剂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中职药剂专业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形式,提高中职药剂学教学质量,成为信息时代中职药剂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和特点的研究,以及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应用的教学效果分析,探讨有效的基于微课的中职药剂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人体虚拟解剖台在高职影像技术专业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体虚拟解剖台在高职影像技术专业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级、2016级高职影像专业各一个班学生,共83人进行实验.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用人体虚拟解剖台结合传统教学法.两组教学后通过理论与实践考核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过程性评价各项目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人体虚拟解剖台教学认可度较高,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应用传统教学结合人体虚拟解剖台进行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胡哲;张静;刘金晔;李志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中药调剂主要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6个工作流程[1],传统的中药调剂技术课程大多是按照这6个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现结合姜大源教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路以及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入专业教学,让学生由浅入深,熟练掌握中药调剂技能.

    作者:李忠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当前,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对科研思维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其原因主要是: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经验少;研究领域知识体系不系统,知识面狭窄;实验技能不熟练;学校科研体系不完善.要消除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对科研思维的心理障碍,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研究生要克服心理障碍,革新学习观念;研究生导师要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医学院校要加强科研素质的培养,创造积极的科研氛围.

    作者:吴姝;伊正君;付玉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临床基础检验一体化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一体化教学常为工科类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而工科类学校中,鲜有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针对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基础检验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对一体化教学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予以探讨.

    作者:徐廷云;徐文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于临床助产岗位的高职助产专业护用药理学教学改革

    高职助产专业护用药理学教学改革通过增加与助产专业相关的药理学教学内容,突出助产专业特色,做到教学内容与临床助产岗位对接,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找准助产专业临床定位,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了助产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

    作者:李秀英;谭攀攀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于六味地黄丸工作过程的中药专业课程整合调查报告

    中药专业的课程设置一直秉承学科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药专业学生,我们一直致力探索如何将中药课程整合,按照工作过程教授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全面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因此,选取经典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来探索如何利用案例将中药专业的传统课程整合起来.

    作者:于慧;王妍;陈巧芬;陈颖;李晓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三阶梯技术在宫颈病变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三阶梯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甘肃省庆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就诊的18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细胞学诊断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上皮内病变(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癌细胞(SCC)及不典型腺细胞(AGC),经活检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Ⅱ(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比例分别为30.6%、75.1%、46.8%、81.4%、100.0%、0.0%. ASCUS的病例中51.0%经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阴道镜检查为正常、LSIL、HSIL、浸润癌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67.3%、29.8%、79.7%、72.0%.结论 对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有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指导下活检,可以有效检出宫颈病变;三阶梯技术是筛查、诊治、管理宫颈病变的标准程序.

    作者:梁晓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理本科生专业理论课逃课现况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专业理论课逃课现况并分析对策.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某医学院护理学专业488名大三本科生逃课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护理学专业理论课授课中,16.17%(27/167)的男生经常逃课;28.74%(48/167)的男生有时逃课;20.96%(35/167)的男生从不逃课.而11.84%(38/321)的女生经常逃课;23.36%(75/321)的女生有时逃课;29.28%(94/321)的女生从不逃课,且男生逃课人数占比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20%的学生经常逃课是因为在宿舍睡觉、上网游戏;44.67%的学生经常逃课是因为上课玩手机、无心听课;20.90%的学生经常逃课是因为打工兼职、考学考证;23.36%的学生经常逃课是因为谈恋爱、缺乏学习规划.结论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理论课逃课现况不容乐观,隐性逃课现象较普遍,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规范教学管理制度、专业课教师增强授课吸引力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护理学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临床案例在超声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案例在超声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选择50例在本院超声科实习的医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5)、对照组(n=25),给予实验组学生临床案例实习带教,给予对照组学生常规实习带教,观察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满意度、及格率.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满意度、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案例在超声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学生及格率较高,考核成绩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倪凯滨;苏巧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职学校多角度、多方式教学监管机制探析

    从多角度进行教学监管,即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从多角度、多方式进行监管,能够以客观的状态、全面的视野反映当下的教学秩序、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

    作者:迟俊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某院10年医疗投诉及纠纷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投诉及纠纷案例的研究分析,为医院防范和解决医疗投诉及纠纷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借鉴.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年到2017年的全部医疗投诉、纠纷案例481例的全部资料及医疗、财务数据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结果 该院投诉及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医疗技术、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的问题;投诉及纠纷发生的科室分布以骨科、妇产科、普外科、眼科、心血管内科为主,另外门诊、急诊科发生率也较高,第三方调解是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途径.近十年业务量逐年上升,投诉及纠纷在2008—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4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这些与国家政策及医院加强管理有关.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强化业务学习、规范诊疗行为,重视学科建设、健全纠纷处理处罚机制、强化医院及科室管理是防范医疗投诉及纠纷的重要措施.第三方调解处理机制在降低医疗投诉、处理医疗纠纷和减少纠纷赔偿比例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志峰;袁岳鹏;杜兴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超声诊断学》教材编写的实践与创新

    做好教材建设、践行教学标准、发展服务行业、让优秀教材进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础资源,也是反映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要求的载体.一本好教材不仅可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是提高分析研究问题能力的必要条件.高职高专《超声诊断学》教材自2009年出版至今已再版并印刷20次,在全国近一百所院校使用,对本门课程建设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养成有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现就《超声诊断学》教材的撰写设计、教材创新机制的践行、教材编写的特色及教材主编的责任与担当4个方面做一回顾.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TBL教学法对全科医生培训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对全科医生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3年间参加全科医生培训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成实验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学员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全科医生相关知识、全科医生医疗技能、沟通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BL教学有助于增强全科医生自身业务能力和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夏西超;于瑞雪;王瑜;张俊峰;张科;刘丽;李梦博;刘洋;刘荣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CTTM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具有可比性的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科学生6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CTTM教学法)与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见习带教,见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出科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TM教学法能改善眼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见习教学模式.

    作者:黄韵洁;徐晓鹤;肖伟;陈晓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高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

    针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实际,分别以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和中药学专业学生为教学改革实验对象,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作者:蒋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图书馆服务于公众健康的思考

    当前医院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医护人员、医学教师、医学生等医学科研人员,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公众健康已经成为共同关心的话题.针对医学图书馆当前运行现状,提出围绕公众健康的医学图书馆延伸服务,分析其特点,归纳其时代价值和社会作用,为提高医学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作者:宋国英;韩富贵;张炳臣;陈鸿鹄;陈玉;夏西超;郑新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单元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实施单元案例教学法,探讨其教学成效.方法 在护理技能教学中,随机抽取本校护理专业一个班级为实验组,一个班级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单元案例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实验组学生认为单元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结论 单元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强护理技能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付国红;蔡丽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初探

    通过制订病理学课程标准推动课程改革,进而使学生所学更贴近临床,适应社会需求.理论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实验教学使用显微互动系统,通过案例导入,将孤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张静;郭鹏年;胡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对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干预的评价

    目的 探讨强化手术室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干预措施,减少职业暴露对个体健康的伤害.方法 培训前后均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考核,针对性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及采取防护措施,统计培训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并对发生后紧急处理和效果进行追踪对比.结果 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伤口规范处理率、上报率、血清学追踪随访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对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干预,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提高防护意识,使用防护设备,建立防护应急预案,明确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及职业暴露对个体健康的伤害.

    作者:董梦婷;周翠萍;李广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希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10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希望总分为(38.94±3.68)分,高等希望水平的患者占86.1%,中等希望水平的占13.9%;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9.82±7.26)分.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的相关性,护士应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进一步提升其生存质量.

    作者:纪妙音;刁贺;李香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