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梅
目的 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儿科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6级助产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一学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比较教学满意度、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综合测试结果.结果 分析发现,观察组教学满意度、学生学习兴趣及综合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满意度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儿科麻醉临床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姚忠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网络资源在高职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17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人)和实验组(52人),再按5~7人一组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网络资源、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和网络学习评价方法.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结论 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基于网络资源、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李海涛;李中秋;李玉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阐述当下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问题,从建设配套的硬件设施、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开展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几方面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即通过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将生物安全教育贯穿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措施,力求营造一个高标准的实验教学环境.
作者:曹二龙;刘众齐;刘选梅;谭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我院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以中药综合实训项目为载体,以培养适应现代行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良好的育人机制.
作者:张小年;宋新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微课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制作的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视频,其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在微课基础上,结合传统的PBL教学、ISAS教学以及App网络技术构建立体教学模式.微课的使用能使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综合利用知识能力.立体教学模式适应新时期教学双方需求.
作者:任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探索BOPPPS教学模式在合理用药科普选修课程中的应用.分析BOPPPS教学模式各阶段的含义及作用,探讨其在生活中的用药知识选修课中的应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BOPPPS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郝国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AMM)由Moore(1857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少见且预后极差的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临床极易误诊. 据文献报道,AMM占恶性黑色素瘤的0.4%~1.6%,占大肠肿瘤的0.1%~1.9%,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推测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有关[1].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女性稍多. 日本有学者认为起源于黑色素细胞者多见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生长速度慢,预后较好;而起源于痣细胞者多见于青年人,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易在早期发生,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9%~17%[2].
作者:景莉萍;王席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数字化模型在口腔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应用数字化模型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考核成绩、师生对教学的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教学的评价高于对照组.教师对数字化模型教学评价高.结论 将数字化模型引入口腔实践教学,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是口腔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作者:金鼎;于晋;杜暘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工作坊培训模式在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来我院进修的60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由具有PICC维护和置管资质的护士带教;观察组采用工作坊培训模式,由血管通道室的护士负责培训.两组培训时间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培训效果以及两组对各自培训模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培训模式的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工作坊培训有利于护士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PICC维护技术,培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职业认同感.
作者:宋亚平;郭玉梅;魏彩霞;安雪梅;胡欣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青年临床教师对开展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有积极性,但本科生课余时间和临床教师的科研时间有限,如何解决时间方面的问题,提高带教效率,是青年临床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青年临床教师在指导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方面的切身体会,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从科研目标、有效沟通、团队协作、统筹安排等方面合理规划时间,从而提高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成效.
作者:杨谦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中职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健全其人格.本文中职生心理问题进行阐述,剖析内外致因,探讨在中职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完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张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总结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体会,提出重视绪论课教学;与先导课程做好衔接;巧妙举例突破难点;找出解题思路,抛弃繁杂公式;有效利用视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几项措施.
作者:丁素君;何新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以提高其认知水平、形成有效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6年1—12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8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住院的患者(88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在入院时和干预一个月后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知识问卷和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两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一个月后实验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形成有效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糖尿病结局.
作者:吴凤;林红坤;温德华;冯桂芳;蔡小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以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课程为例,针对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将Seminar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实践.
作者:吕品;李朋伟;岳丽丽;仝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CEA、CA125、CA19-9、CA72-4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76例、 胃部良性病变患者85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CEA、CA19-9、CA125、CA72-4血清表达水平;计算并比较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统计CEA、CA19-9、CA125、CA72-4单项检测阴性、阳性患者复发、无瘤生存的例数,对比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血清CEA、CA19-9、CA125、CA72-4表达水平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胃癌Ⅲ~Ⅳ期、低分化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125、CA72-4表达水平较Ⅰ~Ⅱ期、高/中分化患者显著升高(P<0.05);4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9%,较单项检测显著升高(P<0.05);CA19-9、CA72-4检测阴性者的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者(P<0.05).结论 CEA、CA125、CA19-9和CA72-4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CA19-9、CA72-4表达水平可作为胃癌预后评价的指标.
作者:杨晓婷;赖广华;卓李圆;赖名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罕见模式的产生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的新生儿资料.对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罕见模式的发生率、乙肝表面抗原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胆红素干扰试验排除黄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106例新生儿中,接种乙肝疫苗后一周内采血的8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2例,检出率15.0%;一周以上采血的2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例,检出率3.9%,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中以HBsAg单阳性为主,3例伴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罕见模式.对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中的5例进行10~15天随访后发现,乙肝表面抗原浓度均下降,其中4例转为阴性.干扰试验显示,总胆红素381.8μmol/L,直接胆红素30.2μmol/L不影响所用试剂的准确性.结论 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的罕见模式可能与接种乙肝疫苗相关,并不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需要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作者:张龙锋;邹晓月;黄文华;夏秋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应急避难的认知和意愿等,并探讨原因,为有关部门制订应急避难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河南省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并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37名社区居民中,客观测试平均成绩是10.14分,及格率是24.5%.其中,人为灾害的应对及格率高(64.1%),现场救护的应对及格率低(18.1%);不同年龄、职业及灾难经历的居民,其客观测试及格率差异有显著性.30.8%的居民在应急避难时有救护能力,75.1%的愿意接受应急避难知识与技能相关培训.结论 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测试及格率低,相关知识和技能欠缺,但有较强烈的培训意愿. 相关部门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居民应急避难知识水平和能力.
作者:陈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对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建立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型,探讨微课和雨课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者:马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动画资料在卫生法律制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部分采用动画辅助教学,在艾滋病管理制度部分采用传统讲授法,通过期末考试比较学生对两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果 以艾滋病管理制度部分得分为参照,排名前1/3组、中1/3组、后1/3组学生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部分得分率分别低27.0%、3.1%、11.8%.结论 应用动画资料能够显著提升成绩中等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生也有明显帮助.
作者:马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在儿科规培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儿科规培护士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问题导向教学.比较两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分别为(90.1±6.3)分、(91.3±7.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7.96%,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开展儿科规培护理带教,可提升规培护士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曾水英;肖冬素;郭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