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有明显优势.混合式教学实施中,基础条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直接影响到教学模型的设计和实施.本文通过对教学资源、学生、教师等多个基础条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护理伦理与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邵广宇;张朝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探索BOPPPS教学模式在合理用药科普选修课程中的应用.分析BOPPPS教学模式各阶段的含义及作用,探讨其在生活中的用药知识选修课中的应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BOPPPS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郝国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系统评价PBL在超声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收集从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月国内有关PBL教学在超声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对比实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8篇文献,共897名学生,其中PBL组440人,LBL组457人.Meta分析后得出:与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本科生超声医学理论考试成绩(SMD=1.42,95%CI=0.44~2.40)、操作考试成绩(SMD=2.26,95%CI=0.67~3.85),而且能提高自学能力(RR=3.15,95%CI=2.13~4.66)、 诊断思维能力(RR=2.70,95%CI=1.90~3.84)和综合满意度(RR=1.50,95%CI=1.35~1.67),加深知识理解(RR=1.70,95%CI=1.26~2.3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PBL教学能够提升本科超声医学教学效果.
作者:宋光;毕文静;乔伟;张晶;黄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与统计学的交叉学科,是当代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基于该现状,分析当代医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李娟生;朱莞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界限越来越明确,传统的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化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教学需要.本文针对医学类中职学校的数学课程,设计基于云环境的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方式,并对中职数学课程进行基于云环境的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实践.将基于云环境的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设计为6个步骤:项目—任务设计、任务实施课时教学设计、评价指标设计、教育云环境支持、项目—任务实施、项目成果交流评价.
作者:刘海娇;李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基于技术应用视角,分析医学统计课程的意义及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为课程的完善和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陈坚伟;伍倪仪;黄德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对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建立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型,探讨微课和雨课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者:马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总结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体会,提出重视绪论课教学;与先导课程做好衔接;巧妙举例突破难点;找出解题思路,抛弃繁杂公式;有效利用视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几项措施.
作者:丁素君;何新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以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课程为例,针对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将Seminar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实践.
作者:吕品;李朋伟;岳丽丽;仝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分析我院药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探究对分课堂+项目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总结经验,促进高职药物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苏雅拉其其格;张九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师生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发生较大改变.本文以中职药剂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数学学习现状,探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丁维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动画资料在卫生法律制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部分采用动画辅助教学,在艾滋病管理制度部分采用传统讲授法,通过期末考试比较学生对两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果 以艾滋病管理制度部分得分为参照,排名前1/3组、中1/3组、后1/3组学生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部分得分率分别低27.0%、3.1%、11.8%.结论 应用动画资料能够显著提升成绩中等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生也有明显帮助.
作者:马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为实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目标,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思考.
作者:陈红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而医学生人文素养关系到医学事业的良性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状况.以安徽省4所医学类高等院校为例,通过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全面了解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认知态度和优秀传统文化在医学类院校的传承情况.结果发现,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现状堪忧,传承困境主要在于环境氛围、重视程度和传承力量等方面.可以从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协同推广等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进行研究.
作者:公惠玲;刘娜;周国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对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认知与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0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2名护理本科生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认知得分为(24.82±8.55)分,不同年级学生认知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82.8%的护理本科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积极性高,81.5%的学生强调报考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前需要接受专业指导,47.0%的学生喜欢多元化培训教学模式.结论 高校培训中心应合理开设培训课程,针对学生所学专业提供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方面的专业指导.
作者:任玥;凌敏;李丽;张锦琳;张子敬;李晓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山东省某高校91名本科男护生,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26±0.47)分,人际沟通能力得分为(55.14±7.36)分,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显著正相关(r=0.446,P<0.01).结论 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自我效能感对人际沟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提升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其人际沟通能力.
作者:焦子珊;栾树荣;王庆华;陆涵;管清海;谭洪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揭示人格特质、心理一致感与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方法 以16种人格因素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327名大学生,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结果 31.5%的大学生有轻微人际关系困扰,10.3%的人有较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心理一致感在人格特质与人际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人格特质对人际关系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
作者:吴翠萍;杨海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为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现状及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期待,我们调查了600名高职学生,访谈了部分教师,发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创新少,缺乏激励机制,教学内容实践性不强,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期待高,对移动学习接受程度高.建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作者:龚芸;贺建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传染病专科医院急诊科护生实习阶段职业防护认知情况及其对策.方法 选择某三甲传染病专科医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其职业防护认知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岗前培训,改变带教模式,使急诊科护生掌握传染病相关知识,做好职业防护.结果 实习护生在学校进行过传染病相关知识学习的占93%,未进行过传染病相关知识学习的占7%;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局部处理措施掌握的占57%,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预防用药掌握的仅占40%.结论 虽然大部分护生学习过传染病相关知识,但是对职业安全防护的认识片面、局限,还需学校、实习医院加强防护教育,以全面提升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树立科学的职业防护理念,实现护生对职业暴露的有效防护.
作者:张敬玲;郭倩雯;张敏;曹维;武昆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情况,发现不足,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方法 随机抽取在校生546人展开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接近一半的在校护生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够深入;50%以上的护生具备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日常交往礼仪、专业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缺乏科研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领导能力和教育咨询能力;一半以上的护生希望学校提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如下:在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内容,多提供一些见习机会,使护生在实践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结论 一些护生缺乏科研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领导能力等,学院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作者:张利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入Calgary-Cambridge沟通指南,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浙江省衢州市某高职院校2016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共9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1名学生,采用基于Calgary-Cambridge沟通指南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48名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学期末比较两组学生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和实训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学生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和实训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基于Calgary-Cambridge沟通指南的情景模拟教学可为学生创设高度仿真的情景模拟课堂,强化护患沟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沟通技巧,提高其沟通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周敏;吴建军;史路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高职教师时间管理倾向与工作投入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江苏省3家医药卫生类五年制高职院校的285名教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投入量表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教师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得分为(60.51±9.40)分,工作投入量表得分为(3.59±0.66)分,整体水平不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职教师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工作投入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77~0.365.结论 管理部门应关注教师时间管理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工作投入程度.
作者:陈敏;郭加佳;陈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自尊在本科实习护生社交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68名医学院校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自尊在社交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 社交回避与苦恼同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440,P<0.01),自尊同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470,P<0.01),社交回避与苦恼同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309,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自尊在社交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β=-0.24,P=0.55).结论 社交焦虑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本科实习护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
作者:王燕;邓方方;程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应急避难的认知和意愿等,并探讨原因,为有关部门制订应急避难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河南省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并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37名社区居民中,客观测试平均成绩是10.14分,及格率是24.5%.其中,人为灾害的应对及格率高(64.1%),现场救护的应对及格率低(18.1%);不同年龄、职业及灾难经历的居民,其客观测试及格率差异有显著性.30.8%的居民在应急避难时有救护能力,75.1%的愿意接受应急避难知识与技能相关培训.结论 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测试及格率低,相关知识和技能欠缺,但有较强烈的培训意愿. 相关部门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居民应急避难知识水平和能力.
作者:陈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以提高其认知水平、形成有效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6年1—12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8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住院的患者(88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在入院时和干预一个月后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知识问卷和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两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一个月后实验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形成有效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糖尿病结局.
作者:吴凤;林红坤;温德华;冯桂芳;蔡小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罕见模式的产生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的新生儿资料.对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罕见模式的发生率、乙肝表面抗原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胆红素干扰试验排除黄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106例新生儿中,接种乙肝疫苗后一周内采血的8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2例,检出率15.0%;一周以上采血的2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例,检出率3.9%,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中以HBsAg单阳性为主,3例伴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罕见模式.对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中的5例进行10~15天随访后发现,乙肝表面抗原浓度均下降,其中4例转为阴性.干扰试验显示,总胆红素381.8μmol/L,直接胆红素30.2μmol/L不影响所用试剂的准确性.结论 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的罕见模式可能与接种乙肝疫苗相关,并不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需要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作者:张龙锋;邹晓月;黄文华;夏秋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医学人文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和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提出相应对策,如普及医学人文教育、拓宽医学人文教育途径、丰富医学人文教师资源、开展医学人文学科研究、构建科学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等.
作者:王喜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根据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6项计划的实施需要,人才培养应对接产业链,课程内容应对接职业标准,采用多元化评价机制,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核心专业——药学专业,带动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学以及中药生产与加工4个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彭启伦;吕昌模;成祥友;陈跃玲;何志龙;陈霞;陈长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医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精神教育越来越受医学教育界关注.在新的形势下,能否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目标对医学生医德教育进行创新,对于培养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卓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提升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效果的对策.
作者:张文龙;高恩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通过对7个省、14个地级市的高校、医院、眼镜企业的调研,了解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如何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等,以满足行业发展对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省份的医院和眼镜企业,对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存在差别.本、专科院校必须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作者:贾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本文从创新课程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设置丰富的科研创新项目与第二课堂、实行早期导师制、重视毕业设计等方面,介绍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作者:吴立娟;吕世云;肖荣;王虹;牛丕业;余焕玲;荣霏;孙志伟;郭秀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日趋信息化,网络课程顺势而生.本文根据几年来锦州医科大学网络课程建设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作者:蒲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青年临床教师对开展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有积极性,但本科生课余时间和临床教师的科研时间有限,如何解决时间方面的问题,提高带教效率,是青年临床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青年临床教师在指导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方面的切身体会,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从科研目标、有效沟通、团队协作、统筹安排等方面合理规划时间,从而提高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成效.
作者:杨谦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2017年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中,甘肃卫生职业学院获得团体三等奖,其中笔者辅导的学生获得CT项目组一等奖.本文对此次参赛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以期对今后参赛及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吕俊宏;崔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微课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制作的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视频,其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在微课基础上,结合传统的PBL教学、ISAS教学以及App网络技术构建立体教学模式.微课的使用能使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综合利用知识能力.立体教学模式适应新时期教学双方需求.
作者:任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法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是国民普法教育的重点之一.中职生在青少年群体中特点突出,对其进行法治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也更具特殊性.正确把握中职生法治教育内涵,客观看待当今中职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提高法治教育成效.
作者:卓群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数字化模型在口腔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应用数字化模型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考核成绩、师生对教学的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教学的评价高于对照组.教师对数字化模型教学评价高.结论 将数字化模型引入口腔实践教学,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是口腔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作者:金鼎;于晋;杜暘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网络资源在高职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17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人)和实验组(52人),再按5~7人一组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网络资源、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和网络学习评价方法.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结论 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基于网络资源、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李海涛;李中秋;李玉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分别从虚拟仿真教学的发展背景、意义以及法医实践教学面临的困难出发,论述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医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法医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洪亮;李怀斌;叶明全;余结根;张业睿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可视化病案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5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9名学生,采用可视化病案教学方法;对照组29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6.2±8.4)分,对照组为(77.8±9.2)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84.3±7.6)分,对照组为(75.6±8.7)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希望继续接受可视化病案教学方法的学生占100.0%,对照组希望继续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占5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可视化病案教学能显著提高泌尿外科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孙明;赵文嫣;刘学锋;刘碧天;卜仁戈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我院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以中药综合实训项目为载体,以培养适应现代行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良好的育人机制.
作者:张小年;宋新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阐述当下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问题,从建设配套的硬件设施、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开展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几方面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即通过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将生物安全教育贯穿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措施,力求营造一个高标准的实验教学环境.
作者:曹二龙;刘众齐;刘选梅;谭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儿科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6级助产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一学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比较教学满意度、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综合测试结果.结果 分析发现,观察组教学满意度、学生学习兴趣及综合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满意度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儿科麻醉临床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姚忠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CBL(Case-based Learning)模式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具体病例的诊疗过程,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思维导图作为能形象化、可视化地展示和表达思维过程与思维导向的工具,应用于CBL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本文以普通外科诊治思维模板的设计和胆囊结石伴发胆囊炎教案的编写为例,探讨思维导图在CBL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郑亚民;王亚军;李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为提高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训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常见药用植物.方法 在野外实训教学中,应用比较法整合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比较法教学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应用普通法教学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比较法教学效果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普通法.结论 在药用植物学实训教学中应用比较法,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贺百花;易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卫生检验学实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涉及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受仪器数量少、学生人数多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操作,从而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仿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操作练习,可消除这一弊端.本文对卫生检验学实验教学引入仿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挑战性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进行教学设计.
作者:李乌云塔娜;刘艳超;夏远;李海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CEA、CA125、CA19-9、CA72-4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76例、 胃部良性病变患者85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CEA、CA19-9、CA125、CA72-4血清表达水平;计算并比较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统计CEA、CA19-9、CA125、CA72-4单项检测阴性、阳性患者复发、无瘤生存的例数,对比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血清CEA、CA19-9、CA125、CA72-4表达水平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胃癌Ⅲ~Ⅳ期、低分化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125、CA72-4表达水平较Ⅰ~Ⅱ期、高/中分化患者显著升高(P<0.05);4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9%,较单项检测显著升高(P<0.05);CA19-9、CA72-4检测阴性者的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者(P<0.05).结论 CEA、CA125、CA19-9和CA72-4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CA19-9、CA72-4表达水平可作为胃癌预后评价的指标.
作者:杨晓婷;赖广华;卓李圆;赖名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系统评价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纳入前瞻性研究.采用Cochrane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以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6篇文献,共1089例患者.雷贝拉唑组治愈率[OR=1.99,95%CI(1.45,2.74)]、有效率[OR=3.31,95%CI(2.02,5.42)]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OR=2.78,95%CI(1.90,4.06)]均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0.66,95%CI(0.35,1.2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能够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其有效性与安全性优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 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上述结论还需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作者:韩春花;李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AMM)由Moore(1857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少见且预后极差的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临床极易误诊. 据文献报道,AMM占恶性黑色素瘤的0.4%~1.6%,占大肠肿瘤的0.1%~1.9%,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推测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有关[1].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女性稍多. 日本有学者认为起源于黑色素细胞者多见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生长速度慢,预后较好;而起源于痣细胞者多见于青年人,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易在早期发生,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9%~17%[2].
作者:景莉萍;王席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应用随机、双盲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咳嗽患者中选择110例纳入研讨,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前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后者仅使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评分,记录咳嗽总评分及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55%和80.0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可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咳嗽症状,较单独使用枸地氯雷他定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更安全.
作者:平丽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12月我院神经内科出院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估两组情绪(焦虑、抑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辅助生活活动能力)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华清;黄琼;利春玲;陈晓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在儿科规培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儿科规培护士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问题导向教学.比较两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分别为(90.1±6.3)分、(91.3±7.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7.96%,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情景教学联合问题导向教学开展儿科规培护理带教,可提升规培护士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曾水英;肖冬素;郭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以案例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以案例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操作考核与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为(83.53±10.44)分,高于对照组的(80.08±9.03)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对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P<0.05).结论 以案例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护士核心能力,但是该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较大.
作者:于海艳;孟莉莉;徐嵘嵘;崔秀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运用5W1H分析法对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护理实践教学从原因、对象、时间、地点、人员和方法6方面进行分析,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升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作者:王灿灿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为适应现代医疗技术和新的护理模式,使实践教学贴近临床,我院外科护理教学团队与医院紧密合作,共同收集、制作、整理教学资源,供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使用,受到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本文就资源共建和应用进行反思,分析优点与不足,阐述改进措施.
作者:何水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职业成熟度在专升本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与职业认同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对山东省两所医学院校的198名在校专升本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认同总分为中等水平,职业成熟度对临床实习环境评价与职业认同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临床实习环境评价对职业认同影响显著,可通过职业成熟度来实现.
作者:吴臣;沙凯辉;王虹;王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录播系统在急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122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1名,实验组采用全自动录播教室授课,对照组在常规实训室授课,通过实训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评价两种方法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急救护理实训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训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自动录播系统应用于急救护理实训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黄俊;闵锐;姚少松;胡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传统养老护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顺应我国老龄化趋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本文论述我国及欧美发达国家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并初步探讨养老护理人才职业素养提升的相关措施,包括完善准入制度、实施分层培训与培养职业认同感.
作者:郑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以护理综合案例为引导,基于工作坊模式,对外科护理课程中烧伤病人的护理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岗位能力.
作者:张云萍;张巧玲;赵蓓蓓;侯继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高职教育全程.通过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是提高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家林;王敏;储丽琴;刘燕;许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以儿童护理课程中的新生儿脐部护理为例,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大二学生儿童护理实训教学设计进行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以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基于护理学会平台的护理学会、医院、学校三方联动护理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为例,提出以护理学会为合作平台、确立护理学会主导地位、激发各方合作内生动力,全面开展院校合作教育工作层面和内涵的探索,以为职业院校探索新型院校合作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邵阿末;周梅芳;许萍;许仙英;陆琦;繆雪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2014级80名护生,根据实训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40名)和观察组(4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应用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应用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护生护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以及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绩.
作者:姜蕾;吴清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可以对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节约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传统的CT实验教学受临床工作、设备数量和伦理学方面的限制,不适用于大量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设计与开发CT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可实现实验教学创新,开展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教学.
作者:郁仁强;张志伟;吕发金;彭刚;周旸;曾勇明;庄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工作坊培训模式在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来我院进修的60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由具有PICC维护和置管资质的护士带教;观察组采用工作坊培训模式,由血管通道室的护士负责培训.两组培训时间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培训效果以及两组对各自培训模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培训模式的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工作坊培训有利于护士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PICC维护技术,培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职业认同感.
作者:宋亚平;郭玉梅;魏彩霞;安雪梅;胡欣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出科理论考试在急诊科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急诊科规培的住院医师25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26人)和对照组(132人).实验组出科理论考试采用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形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试卷考试形式,比较两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和补考、缓考人数,同时调查住院医师对出科理论考试试题难度、反作弊强度、考试时间安排合理程度、参与方便程度和成绩反馈方式的评价.结果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补考、缓考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对试题难度的评价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对考试反作弊强度、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参与方便程度和成绩反馈形式的评价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出科理论考试形式对考试成绩无明显影响,但组织形式更灵活,对于减轻考试对正常临床医疗工作的影响,减少补考、缓考人数等有很大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郭峰;赵敏;王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前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医德文化认同视角探索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者对医德文化的认同度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同时患者要培养就医道德,媒体要恪守相应职业伦理并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肖叶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本报告是关于大一新生适应障碍与社交恐惧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收集整理了当事人的一般临床资料,鉴别诊断了当事人的情况,探讨了其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原因,确定了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根据当事人的情况,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家长陪同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当事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冒蕾;刘学生;刘小川;陈娜;王丹妮;汪颖;孙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中职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健全其人格.本文中职生心理问题进行阐述,剖析内外致因,探讨在中职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完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张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针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现象,通过完善教材资源、优化课程标准、调整教学内容、更新实验项目、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等,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对接,并在护理和药学等医学非临床专业实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饶玉良;李晓芳;张宁;胡茜;鲍建瑛;杨智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药学文献检索作为临床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后续毕业论文的质量.根据我校临床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通过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案和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临床药学专业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统辉;张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针对传统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医学院校学生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思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作者:张昌明;马金凤;郝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基于工作过程,对中成药应用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修订课程标准,创设虚拟医院药剂科和模拟药房两个情景,根据问病荐药内容,设计学习任务,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作者:闫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生物材料学是一门以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等学科为主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本科生物材料学课程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探索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除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模式外,还可以尝试互动交叉式教学、多媒体及实物教学、课外见习实践等教学手段,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本科生物材料学教学质量.
作者:李贵才;王亚玲;赵亚红;张鲁中;杨宇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积极心理学是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提高心理品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学科,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交能力低、心理诉求与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差距等.同时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重理论轻引导,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树立正确管理目标,为高职学生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世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是我院的办学宗旨.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探讨综合考核方式在我院藏族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红艳;李旭光;郑瑶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