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花;李筱
为适应现代医疗技术和新的护理模式,使实践教学贴近临床,我院外科护理教学团队与医院紧密合作,共同收集、制作、整理教学资源,供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使用,受到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本文就资源共建和应用进行反思,分析优点与不足,阐述改进措施.
作者:何水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应急避难的认知和意愿等,并探讨原因,为有关部门制订应急避难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河南省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并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37名社区居民中,客观测试平均成绩是10.14分,及格率是24.5%.其中,人为灾害的应对及格率高(64.1%),现场救护的应对及格率低(18.1%);不同年龄、职业及灾难经历的居民,其客观测试及格率差异有显著性.30.8%的居民在应急避难时有救护能力,75.1%的愿意接受应急避难知识与技能相关培训.结论 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测试及格率低,相关知识和技能欠缺,但有较强烈的培训意愿. 相关部门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居民应急避难知识水平和能力.
作者:陈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前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医德文化认同视角探索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者对医德文化的认同度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同时患者要培养就医道德,媒体要恪守相应职业伦理并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肖叶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动画资料在卫生法律制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部分采用动画辅助教学,在艾滋病管理制度部分采用传统讲授法,通过期末考试比较学生对两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果 以艾滋病管理制度部分得分为参照,排名前1/3组、中1/3组、后1/3组学生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部分得分率分别低27.0%、3.1%、11.8%.结论 应用动画资料能够显著提升成绩中等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生也有明显帮助.
作者:马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高职教师时间管理倾向与工作投入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江苏省3家医药卫生类五年制高职院校的285名教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投入量表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教师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得分为(60.51±9.40)分,工作投入量表得分为(3.59±0.66)分,整体水平不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职教师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工作投入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77~0.365.结论 管理部门应关注教师时间管理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工作投入程度.
作者:陈敏;郭加佳;陈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基于工作过程,对中成药应用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修订课程标准,创设虚拟医院药剂科和模拟药房两个情景,根据问病荐药内容,设计学习任务,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作者:闫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网络资源在高职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17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人)和实验组(52人),再按5~7人一组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网络资源、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和网络学习评价方法.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结论 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基于网络资源、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李海涛;李中秋;李玉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揭示人格特质、心理一致感与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方法 以16种人格因素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327名大学生,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结果 31.5%的大学生有轻微人际关系困扰,10.3%的人有较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心理一致感在人格特质与人际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人格特质对人际关系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
作者:吴翠萍;杨海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微课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制作的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视频,其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在微课基础上,结合传统的PBL教学、ISAS教学以及App网络技术构建立体教学模式.微课的使用能使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综合利用知识能力.立体教学模式适应新时期教学双方需求.
作者:任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传统养老护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顺应我国老龄化趋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本文论述我国及欧美发达国家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并初步探讨养老护理人才职业素养提升的相关措施,包括完善准入制度、实施分层培训与培养职业认同感.
作者:郑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可视化病案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5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9名学生,采用可视化病案教学方法;对照组29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6.2±8.4)分,对照组为(77.8±9.2)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84.3±7.6)分,对照组为(75.6±8.7)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希望继续接受可视化病案教学方法的学生占100.0%,对照组希望继续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占5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可视化病案教学能显著提高泌尿外科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孙明;赵文嫣;刘学锋;刘碧天;卜仁戈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为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现状及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期待,我们调查了600名高职学生,访谈了部分教师,发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创新少,缺乏激励机制,教学内容实践性不强,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期待高,对移动学习接受程度高.建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作者:龚芸;贺建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为提高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训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常见药用植物.方法 在野外实训教学中,应用比较法整合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比较法教学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应用普通法教学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比较法教学效果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普通法.结论 在药用植物学实训教学中应用比较法,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贺百花;易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与统计学的交叉学科,是当代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基于该现状,分析当代医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李娟生;朱莞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自尊在本科实习护生社交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68名医学院校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自尊在社交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 社交回避与苦恼同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440,P<0.01),自尊同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470,P<0.01),社交回避与苦恼同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309,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自尊在社交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β=-0.24,P=0.55).结论 社交焦虑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本科实习护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
作者:王燕;邓方方;程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对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建立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型,探讨微课和雨课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者:马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医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精神教育越来越受医学教育界关注.在新的形势下,能否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目标对医学生医德教育进行创新,对于培养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卓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提升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效果的对策.
作者:张文龙;高恩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本文从创新课程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设置丰富的科研创新项目与第二课堂、实行早期导师制、重视毕业设计等方面,介绍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作者:吴立娟;吕世云;肖荣;王虹;牛丕业;余焕玲;荣霏;孙志伟;郭秀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阐述当下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问题,从建设配套的硬件设施、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开展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几方面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即通过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将生物安全教育贯穿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措施,力求营造一个高标准的实验教学环境.
作者:曹二龙;刘众齐;刘选梅;谭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积极心理学是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提高心理品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学科,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交能力低、心理诉求与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差距等.同时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重理论轻引导,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树立正确管理目标,为高职学生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世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