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群芳
目的 探索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出科理论考试在急诊科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急诊科规培的住院医师25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26人)和对照组(132人).实验组出科理论考试采用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形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试卷考试形式,比较两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和补考、缓考人数,同时调查住院医师对出科理论考试试题难度、反作弊强度、考试时间安排合理程度、参与方便程度和成绩反馈方式的评价.结果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补考、缓考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对试题难度的评价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对考试反作弊强度、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参与方便程度和成绩反馈形式的评价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出科理论考试形式对考试成绩无明显影响,但组织形式更灵活,对于减轻考试对正常临床医疗工作的影响,减少补考、缓考人数等有很大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郭峰;赵敏;王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高职教师时间管理倾向与工作投入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江苏省3家医药卫生类五年制高职院校的285名教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投入量表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教师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得分为(60.51±9.40)分,工作投入量表得分为(3.59±0.66)分,整体水平不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职教师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工作投入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77~0.365.结论 管理部门应关注教师时间管理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工作投入程度.
作者:陈敏;郭加佳;陈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情况,发现不足,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方法 随机抽取在校生546人展开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接近一半的在校护生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够深入;50%以上的护生具备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日常交往礼仪、专业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缺乏科研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领导能力和教育咨询能力;一半以上的护生希望学校提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如下:在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内容,多提供一些见习机会,使护生在实践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结论 一些护生缺乏科研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领导能力等,学院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作者:张利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对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建立微课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型,探讨微课和雨课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者:马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高职教育全程.通过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是提高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家林;王敏;储丽琴;刘燕;许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有明显优势.混合式教学实施中,基础条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直接影响到教学模型的设计和实施.本文通过对教学资源、学生、教师等多个基础条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护理伦理与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邵广宇;张朝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以提高其认知水平、形成有效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将2016年1—12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8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住院的患者(88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在入院时和干预一个月后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知识问卷和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两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一个月后实验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形成有效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糖尿病结局.
作者:吴凤;林红坤;温德华;冯桂芳;蔡小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应急避难的认知和意愿等,并探讨原因,为有关部门制订应急避难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河南省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并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37名社区居民中,客观测试平均成绩是10.14分,及格率是24.5%.其中,人为灾害的应对及格率高(64.1%),现场救护的应对及格率低(18.1%);不同年龄、职业及灾难经历的居民,其客观测试及格率差异有显著性.30.8%的居民在应急避难时有救护能力,75.1%的愿意接受应急避难知识与技能相关培训.结论 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测试及格率低,相关知识和技能欠缺,但有较强烈的培训意愿. 相关部门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居民应急避难知识水平和能力.
作者:陈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CEA、CA125、CA19-9、CA72-4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76例、 胃部良性病变患者85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CEA、CA19-9、CA125、CA72-4血清表达水平;计算并比较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统计CEA、CA19-9、CA125、CA72-4单项检测阴性、阳性患者复发、无瘤生存的例数,对比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血清CEA、CA19-9、CA125、CA72-4表达水平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胃癌Ⅲ~Ⅳ期、低分化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125、CA72-4表达水平较Ⅰ~Ⅱ期、高/中分化患者显著升高(P<0.05);4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9%,较单项检测显著升高(P<0.05);CA19-9、CA72-4检测阴性者的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者(P<0.05).结论 CEA、CA125、CA19-9和CA72-4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CA19-9、CA72-4表达水平可作为胃癌预后评价的指标.
作者:杨晓婷;赖广华;卓李圆;赖名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卫生检验学实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涉及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受仪器数量少、学生人数多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操作,从而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仿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操作练习,可消除这一弊端.本文对卫生检验学实验教学引入仿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挑战性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进行教学设计.
作者:李乌云塔娜;刘艳超;夏远;李海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医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精神教育越来越受医学教育界关注.在新的形势下,能否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目标对医学生医德教育进行创新,对于培养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卓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提升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效果的对策.
作者:张文龙;高恩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罕见模式的产生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的新生儿资料.对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罕见模式的发生率、乙肝表面抗原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胆红素干扰试验排除黄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106例新生儿中,接种乙肝疫苗后一周内采血的8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2例,检出率15.0%;一周以上采血的2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例,检出率3.9%,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中以HBsAg单阳性为主,3例伴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罕见模式.对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中的5例进行10~15天随访后发现,乙肝表面抗原浓度均下降,其中4例转为阴性.干扰试验显示,总胆红素381.8μmol/L,直接胆红素30.2μmol/L不影响所用试剂的准确性.结论 新生儿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的罕见模式可能与接种乙肝疫苗相关,并不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需要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作者:张龙锋;邹晓月;黄文华;夏秋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本报告是关于大一新生适应障碍与社交恐惧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收集整理了当事人的一般临床资料,鉴别诊断了当事人的情况,探讨了其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原因,确定了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根据当事人的情况,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家长陪同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当事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冒蕾;刘学生;刘小川;陈娜;王丹妮;汪颖;孙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为提高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训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常见药用植物.方法 在野外实训教学中,应用比较法整合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比较法教学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应用普通法教学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比较法教学效果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普通法.结论 在药用植物学实训教学中应用比较法,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贺百花;易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中职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健全其人格.本文中职生心理问题进行阐述,剖析内外致因,探讨在中职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完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张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前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医德文化认同视角探索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者对医德文化的认同度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同时患者要培养就医道德,媒体要恪守相应职业伦理并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肖叶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界限越来越明确,传统的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化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教学需要.本文针对医学类中职学校的数学课程,设计基于云环境的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方式,并对中职数学课程进行基于云环境的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实践.将基于云环境的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设计为6个步骤:项目—任务设计、任务实施课时教学设计、评价指标设计、教育云环境支持、项目—任务实施、项目成果交流评价.
作者:刘海娇;李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法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是国民普法教育的重点之一.中职生在青少年群体中特点突出,对其进行法治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也更具特殊性.正确把握中职生法治教育内涵,客观看待当今中职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提高法治教育成效.
作者:卓群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系统评价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纳入前瞻性研究.采用Cochrane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以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6篇文献,共1089例患者.雷贝拉唑组治愈率[OR=1.99,95%CI(1.45,2.74)]、有效率[OR=3.31,95%CI(2.02,5.42)]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OR=2.78,95%CI(1.90,4.06)]均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0.66,95%CI(0.35,1.2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能够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其有效性与安全性优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 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上述结论还需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作者:韩春花;李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药学文献检索作为临床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后续毕业论文的质量.根据我校临床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通过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案和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临床药学专业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统辉;张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