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 与人际沟通能力相关性研究

焦子珊;栾树荣;王庆华;陆涵;管清海;谭洪东

关键词:本科, 男护生, 自我效能感, 人际沟通能力
摘要:目的 了解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山东省某高校91名本科男护生,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26±0.47)分,人际沟通能力得分为(55.14±7.36)分,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显著正相关(r=0.446,P<0.01).结论 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自我效能感对人际沟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提升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其人际沟通能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医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别从虚拟仿真教学的发展背景、意义以及法医实践教学面临的困难出发,论述虚拟仿真技术在法医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法医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洪亮;李怀斌;叶明全;余结根;张业睿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大数据时代的高职医学统计教学现状与反思

    基于技术应用视角,分析医学统计课程的意义及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为课程的完善和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陈坚伟;伍倪仪;黄德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

    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为实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目标,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思考.

    作者:陈红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职业成熟度在专升本护生临床实习 环境评价与职业认同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职业成熟度在专升本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与职业认同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对山东省两所医学院校的198名在校专升本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认同总分为中等水平,职业成熟度对临床实习环境评价与职业认同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临床实习环境评价对职业认同影响显著,可通过职业成熟度来实现.

    作者:吴臣;沙凯辉;王虹;王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高职院校护生核心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情况,发现不足,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方法 随机抽取在校生546人展开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接近一半的在校护生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够深入;50%以上的护生具备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日常交往礼仪、专业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缺乏科研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领导能力和教育咨询能力;一半以上的护生希望学校提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如下:在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内容,多提供一些见习机会,使护生在实践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结论 一些护生缺乏科研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领导能力等,学院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作者:张利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国内外医养结合模式下 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及职业素养提升探讨

    传统养老护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顺应我国老龄化趋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本文论述我国及欧美发达国家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并初步探讨养老护理人才职业素养提升的相关措施,包括完善准入制度、实施分层培训与培养职业认同感.

    作者:郑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职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法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是国民普法教育的重点之一.中职生在青少年群体中特点突出,对其进行法治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也更具特殊性.正确把握中职生法治教育内涵,客观看待当今中职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提高法治教育成效.

    作者:卓群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青年临床教师指导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 的实践和思考

    青年临床教师对开展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有积极性,但本科生课余时间和临床教师的科研时间有限,如何解决时间方面的问题,提高带教效率,是青年临床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青年临床教师在指导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方面的切身体会,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从科研目标、有效沟通、团队协作、统筹安排等方面合理规划时间,从而提高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成效.

    作者:杨谦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院校合作共建实践教学资源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为适应现代医疗技术和新的护理模式,使实践教学贴近临床,我院外科护理教学团队与医院紧密合作,共同收集、制作、整理教学资源,供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使用,受到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本文就资源共建和应用进行反思,分析优点与不足,阐述改进措施.

    作者:何水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高职药物化学对分课堂+项目式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院为例

    分析我院药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探究对分课堂+项目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总结经验,促进高职药物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苏雅拉其其格;张九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临床药学专业 药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药学文献检索作为临床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后续毕业论文的质量.根据我校临床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通过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案和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临床药学专业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统辉;张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出科理论考试 在急诊科规培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 探索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出科理论考试在急诊科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急诊科规培的住院医师25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26人)和对照组(132人).实验组出科理论考试采用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形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试卷考试形式,比较两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和补考、缓考人数,同时调查住院医师对出科理论考试试题难度、反作弊强度、考试时间安排合理程度、参与方便程度和成绩反馈方式的评价.结果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补考、缓考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对试题难度的评价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对考试反作弊强度、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参与方便程度和成绩反馈形式的评价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微信和网络平台的出科理论考试形式对考试成绩无明显影响,但组织形式更灵活,对于减轻考试对正常临床医疗工作的影响,减少补考、缓考人数等有很大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郭峰;赵敏;王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医德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当前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医德文化认同视角探索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者对医德文化的认同度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同时患者要培养就医道德,媒体要恪守相应职业伦理并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肖叶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一例及文献分析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AMM)由Moore(1857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少见且预后极差的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临床极易误诊. 据文献报道,AMM占恶性黑色素瘤的0.4%~1.6%,占大肠肿瘤的0.1%~1.9%,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推测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有关[1].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女性稍多. 日本有学者认为起源于黑色素细胞者多见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生长速度慢,预后较好;而起源于痣细胞者多见于青年人,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易在早期发生,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9%~17%[2].

    作者:景莉萍;王席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在中职学校教学中 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在中职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健全其人格.本文中职生心理问题进行阐述,剖析内外致因,探讨在中职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完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张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5W1H分析法在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的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5W1H分析法对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护理实践教学从原因、对象、时间、地点、人员和方法6方面进行分析,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升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作者:王灿灿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现状调查——以南阳市宛城区居民为例

    目的 对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应急避难的认知和意愿等,并探讨原因,为有关部门制订应急避难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河南省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进行调查,并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37名社区居民中,客观测试平均成绩是10.14分,及格率是24.5%.其中,人为灾害的应对及格率高(64.1%),现场救护的应对及格率低(18.1%);不同年龄、职业及灾难经历的居民,其客观测试及格率差异有显著性.30.8%的居民在应急避难时有救护能力,75.1%的愿意接受应急避难知识与技能相关培训.结论 城市社区居民应急避难知识与救护能力测试及格率低,相关知识和技能欠缺,但有较强烈的培训意愿. 相关部门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居民应急避难知识水平和能力.

    作者:陈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2014级80名护生,根据实训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40名)和观察组(4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应用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应用病案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护生护理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以及医疗仪器使用方法考核成绩.

    作者:姜蕾;吴清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成药应用技术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对中成药应用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修订课程标准,创设虚拟医院药剂科和模拟药房两个情景,根据问病荐药内容,设计学习任务,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作者:闫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工作坊培训模式在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工作坊培训模式在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来我院进修的60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由具有PICC维护和置管资质的护士带教;观察组采用工作坊培训模式,由血管通道室的护士负责培训.两组培训时间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培训效果以及两组对各自培训模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培训模式的评价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工作坊培训有利于护士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PICC维护技术,培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职业认同感.

    作者:宋亚平;郭玉梅;魏彩霞;安雪梅;胡欣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