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杨晓芸;刘淑敏;雍佳辉
对用人单位和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学营养专业实践基地现状、实践基地开发情况、实践基地教学条件等,然后对调研内容和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探索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方法和运行及管理情况,从而为有关部门、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地发挥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实践基地的作用提供参考.
作者:饶春平;王晓莺;张雪莹;句连云;赵学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以后的专业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种教学理念及方法,优化课程知识体系,拓展实践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
作者:鲁正宏;周建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对我国32所高校发布的慕课建设通知中有关支持资金、保障措施、工作量认定、课程应用等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和提炼,总结高校慕课建设现状与规律,并从管理层面提出促进慕课建设的3条建议:(1)以微课评比为带动,做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和校本部录播技术支撑保障工作;(2)尊重教师劳动付出,制订切实可行的绩效奖励、学时认定和学分互认等管理办法,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和学生选修动力;(3)加入慕课联盟,引入优质慕课,倒逼校本慕课共建共享.
作者:林玲;高丽;刘国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天水市近9年流感流行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方案》采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9年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0174份,阳性率14.65%,不同年份阳性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1490份阳性标本中,主要以新甲型H1N1病毒感染为主,占41.64%,其次为H3N2型,占30.67%,未分型少;男性812例(54.50%),女性678例(45.50%),不同性别患者的流感分型构成比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0~4岁组和5~14岁组,共882例,占59.19%,不同年龄组流感分型的构成比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x2=214.612P=0.000);流感发病多在冬、春季,共1167例,占79.93%.结论 天水市四季都有流感活动,冬、春季高发,流感病例主要分布在0~14岁年龄段.
作者:赵文博;邓武林;雷成江;史东坡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也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移动学习环境.蓝墨云班课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课堂内外的及时反馈、教学互动支持,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资源推送和反馈评价[1].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对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
作者:刘娟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以学生标准化病人(55P)为载体,强化针刺伤标准职业防护的效果.方法 从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对照组(78人),另两个班作为研究组(8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以55P为载体进行针刺伤职业防护理论知识专题讲座和实践训练.两组实习结束返校时进行职业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针刺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针刺伤预防、洗手、穿刺法、医疗垃圾处理、疫苗注射、上报处理、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针刺伤后心理状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55P为载体强化针刺伤标准职业防护能够降低针刺伤发生率,减少职业伤害,消除护生恐惧心理,树立正确职业观.
作者:温朝玲;侯燕;张良娣;施雪晖;王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师生轻松互动.将教学资料、课件、习题、图片和视频融入教学,组织学生自主预习、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蓝墨云班课在骨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程坤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的新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对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调研.本文针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层次和职业岗位群,深入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进行调研,并对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作者:余巧;李大炜;陈育煌;徐英辉;梁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本文从临床教学出发,就如何在日常带教中增强实习生创新意识,使其养成爱动脑、爱思考、会提问的习惯,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作者:耿艳;张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实时反馈的中高职贯通课程形成性评价,从教学资源推送、学习进程跟踪、教学问题反馈、质控信息获取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使培养的专业人才在发现问题能力、客观评价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作者:徐晶心;王智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前后医患沟通认知及能力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对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式进行探究.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医学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三年制学生112人,均具有良好医患沟通认知,且实习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沟通能力在实习一年后有显著提升(P<0.05),实习后学生更注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同时认为能力提升不应以理论学习为主要途径(P<0.05).结论 尽管学生经过临床实践锻炼,但医患沟通能力及技巧尚有欠缺.学校应采用理论与案例并举、课上与课下结合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式,而医院应注重引导学生将医患沟通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
作者:孙占东;刘嘉;赵露;葛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孕妇唐氏筛查阳性者羊水穿刺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孕14~21周10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30日至2017年1月30日,孕妇均进行唐氏筛查,若结果为阳性,则实施羊水穿刺,对其唐氏筛查结果以及羊水穿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唐氏筛查阳性率为5.60%,其中6例为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者,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率为4.20%,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为0.80%;36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者行羊水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2例唐氏胎儿,1例无脑儿,1例死胎,1例心脏畸形;6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者未接受羊水穿刺,后失访.8例神经管缺陷高风险者实施超声检查,显示1例无脑儿;6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者行羊水穿刺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结论 唐氏筛查可以对胎儿以及不良妊娠结局进行评估,降低出生缺陷率,而联合羊水穿刺检测,能够提高检测准确率.
作者:王文丽;要慧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项目教学法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5级护理1、2班100人作为研究组,3、4班100人作为对照组.内科护理课程研究组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网络教学平台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经过一年的教学,比较两组考试成绩与学习兴趣.结果 研究组考试成绩和学习兴趣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结论 项目教学法结合网络教学平台能使学生学习兴趣、临床实践能力、考试成绩有明显提高,对内科护理教学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2].
作者:皮流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药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朱小平;蒋桂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瘤标的检测对于筛选或早期发现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在睾丸肿瘤生物学标志物中, 研究为广泛和深入的是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于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危险评估、疗效评价等方面均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海霞;李朝明;巩进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对有关我国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文献进行研究和梳理,总结出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同时,结合新媒体特点,提出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新措施.
作者:白佳瑶;张瑞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我国公共卫生三大体系之一,与医疗救治体系相比,预防控制体系发展较为缓慢.为促进公共卫生体系整体发展,各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预防医学学科建设,培养高质量预防医学人才,有效进行疾病预防与控制.本文对加强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学科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预防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良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其黄芩苷含量,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质控.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柱(4.6 mm×250.0 mm,5μ);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绘制12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指纹图谱,提取8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2批样品进行系统比较与归类.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刘小莉;蒋金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增加病例分析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法,分析两个年级学生教学满意度以及期末案例分析题得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65.48,P<0.05),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05,P<0.05).结论 实验诊断学教学加入案例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作者:姜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遵义医学院2015级护理本科1班54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应用Seminar教学法;2班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与及格率,并利用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REEM)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与及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前,两组DREEM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后,除学生的学术自我知觉维度外,两组其他维度得分与DREEM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eminar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护理教育环境,促进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
作者:焦娜娜;奉丽敏;谢婷婷;吴琼;胡晓梅;彭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