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秀林;李薇;杨姣;汪矗;孙士波;李敏;方雁
目的 探讨改良式交接班模式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前后对照方法,在SBAR沟通模式基础上改良交接班模式,应用于围手术期患者交接班中.结果 与改良前比较,使用改良式交接班模式后,交接班遗漏数量、引流管不合格率、鼻贴固定不达标率、鼻饲不达标率均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心静脉导管不合格率差异虽无显著性,但不合格率降低.结论 改良式交接班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交接班遗漏数量,降低引流管、鼻贴固定、鼻饲以及中心静脉导管不合格率,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蒲小金;汪袁云子;马娟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临床营养学教学效果,利用QQ平台实施师生角色互换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者:张志军;胡昌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时设置偏少、课程评价体系有待规范、师生在线沟通不畅等问题.为实现教与学的一致性,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便携移动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凝练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在线教学方式有机融合,确定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做好铺垫,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作者:赵玉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以认知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PDCA循环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促进护生就业为导向,以护理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高效衔接为宗旨,对中高职专业课程一体化衔接的顶层、要素和环节进行设计,构建护理专业重基础、宽口径的中职课程体系和专业化、综合化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整体设计、层次递进、横向拓展”的中高职课程一体化衔接体系.
作者:陈若冰;王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第二课堂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重症医学科58名临床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法.培训后通过理论和技能成绩分析,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开展临床护士技能培训效果较好,可尝试推广应用.
作者:张琰;王欣然;张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而来华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难度较大.本文提出第二课堂成为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探索“情境教育、科研创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四位一体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新模式.
作者:孟庆国;邵珍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我国护生学习态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护生学习态度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出有关护生学习态度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23篇文献,发表在15种期刊上,研究方式以合作研究为主,研究力量集中在医学院校,研究类型以量性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态度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面.23篇文献中有18篇文献被引,但仅3篇获得基金支持.结论 护生学习态度研究发展速度缓慢,研究内容广度和深度不够,质量有待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领域的研究者科研合作意识较强,合作研究已成主导.
作者:张云涵;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结合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现状,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同时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室将来的发展建设提出规划和设想.
作者:唐媛媛;李群;李京培;王晓楠;刘莉茵;杨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实习前后护生职业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职业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实习前后采用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对2015级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职业态度的因素.结果 实习前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得分为(4.89±0.41)分,实习后为(5.12±0.79)分,影响护生职业态度的因素为个人兴趣、家长、专业教师、临床带教教师、患者及其家属等.结论 要培养护生稳定的职业态度,减少护理人才流失,保障护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高青;于圣娟;刘瑾凤;许桂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结合教学实际,对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内容设置欠佳、学生参与度低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传统实验教学法和新型计算机仿真实训教学法相结合,达到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创新性,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卫生技术人才的目的.
作者:周燕霞;黄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深入和中医药院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院校师生在开放实验平台开展的科研活动也不断增加,实验室安全保障和安全教育面临极大挑战.本文分析中医药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难点,总结经验,为实验室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李宁;宋囡;王莹;贾连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实施单独招生考试院校的调研,分析目前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及单招生学习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刘亚莉;朱曼迪;任龙;易佳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情况、学习兴趣、就业倾向等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四年制眼视光学本科生学习动力以及可能对学生学习动力产生影响的因素,结合调查结果及眼视光学教育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武雪娟;李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在国家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将现代信息技术、行业标准与高职护理实践教学进行对接,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依托互联网创新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者:张乳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从我校2015级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出对照组51人和实验组49人.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和实践成绩.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学锋;陈歆;熊炜;阳海华;李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在医教协同深化护理人才培养背景下,学校和医院共同构建科学的现代学徒制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院护理专业于2015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经过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提出了“中高职衔接、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招生、医院与导师选拔、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不足,为今后全面改进、完善和推行现代学徒制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付能荣;谭翠;陈燕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课程思政是目前国内高校采用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海市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分析了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及效果,认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对老年人心理和生理变化的认识以及增进学生与老年人之间的感情有积极作用.
作者:蓝花红;张捷;陈炜;曹雪楠;陈伟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各医学高校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众创空间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提出的全要素新型孵化机构,对医学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论述医学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的必要性,众创空间的服务内容和功能作用等,阐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对于医学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指导、培训、融资、提供场所、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等多方面的作用.
作者:安益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等学校各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教学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流行病学教学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
作者:关鹏;任仰武;吴伟;李雪莲;尹智华;宋维军;周宝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症状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15年9月入职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士纳入试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症状护理教学;将2014年9月入职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士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培训结束后两组填写培训反馈调查问卷,并参加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结业考核,比较成绩差异.结果 两组护士培训反馈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业考核症状护理部分成绩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角色扮演教学法应用于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症状护理教学中,形成以新护士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护士规范化培训症状护理内容,提升培训效果.
作者:刚婷婷;董婷婷;于春妮;郭京;芦文博;张晓蕾;封彬;王隽隽;焦萌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