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蓉;杨碎胜;高晨
目的 探讨适合高职高专护生的体验式康复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方法 选取2015级护理专业的一个教学大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组学生课程评价问卷(CV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VI各维度中,除内容学习维度外,课程价值、个人领会、行为学习维度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康复护理学教学中,能够改变学生对康复护理学课程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对老年康复护理工作的认识.
作者:裴慧丽;范成香;李焕;杨亚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我国护生学习态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护生学习态度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出有关护生学习态度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23篇文献,发表在15种期刊上,研究方式以合作研究为主,研究力量集中在医学院校,研究类型以量性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态度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面.23篇文献中有18篇文献被引,但仅3篇获得基金支持.结论 护生学习态度研究发展速度缓慢,研究内容广度和深度不够,质量有待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领域的研究者科研合作意识较强,合作研究已成主导.
作者:张云涵;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职业院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为制定助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7所院校教师及在校实习生、山东省高职院校助产专业毕业生进行专题调研,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无论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调查对象对山东省职业院校助产专业建设现状基本满意,但是认为在教师双师素质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新常态教学理念培养、特色教材开发和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有待加强.结论 本次调研数据为制定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提供了参考.
作者:邵爱玉;王逢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务社会工作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制度还不健全,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本文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良性发展.
作者:萨如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总结影响职业学校管理学教学效果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激励学生,并为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寻找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姚红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情况、学习兴趣、就业倾向等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四年制眼视光学本科生学习动力以及可能对学生学习动力产生影响的因素,结合调查结果及眼视光学教育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武雪娟;李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时设置偏少、课程评价体系有待规范、师生在线沟通不畅等问题.为实现教与学的一致性,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便携移动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凝练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在线教学方式有机融合,确定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做好铺垫,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作者:赵玉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在医教协同深化护理人才培养背景下,学校和医院共同构建科学的现代学徒制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院护理专业于2015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经过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提出了“中高职衔接、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招生、医院与导师选拔、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不足,为今后全面改进、完善和推行现代学徒制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付能荣;谭翠;陈燕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十二五”期间,为提高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管理质量,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与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针对黑龙江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青年教师的企业实践项目,采取了院校“双基地”管理方式,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出新模式.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使该项目实践内容与教学接轨、实践过程与课程建设同步、实践考核与课程建设成果相结合.其显著成效有:一是使教师更新观念,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同步提升;二是院校共同开发了12个护理课程资源项目,为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三是确立了护理专业教师省级培训标准,使教师培训质量有了制度保障.
作者:林杰;廖林楠;彭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实施单独招生考试院校的调研,分析目前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及单招生学习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刘亚莉;朱曼迪;任龙;易佳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方针,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笔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教育部有关文件,以及自身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结合高职教育现状,参考多家院校课程改革经验,对高职院校中药专业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结合实际岗位操作,使课程教学转变为工作过程.
作者:王志刚;王芝春;王兴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结合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现状,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同时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室将来的发展建设提出规划和设想.
作者:唐媛媛;李群;李京培;王晓楠;刘莉茵;杨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滨州市市区婴幼儿家长对雾霾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市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疫苗接种的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滨州市市区婴幼儿家长对雾霾的总体知晓率为91.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与婴幼儿关系的家长,对雾霾的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63.9%的家长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雾霾信息,67.8%的家长认为工业废气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结论 滨州市市区婴幼儿家长对雾霾知晓率较高,但不同人群认知情况存在差异,仍需强化社区雾霾防护健康宣教.
作者:张福照;孙萌;乔昌秀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复杂,且具有高度异质性,故发病机制仍未阐明,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学、环境因素等方面.PCOS基因多态性研究是目前遗传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至今已发现至少100种易感基因,主要涉及生殖激素、细胞代谢及慢性炎症等.本文对PCOS易感基因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娄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SEEQ问卷)对西部某医学院校446名大三学生进行调查.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检验分析学生性别、专业对教师SEEQ问卷各维度得分的影响.结果 该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授课教师在教学管理、知识宽度、教学热情和教学组织方面做得较好,功课量及难度和群体互动方面有待改进.不同性别、专业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分存在差异.结论 医学统计学授课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以增强该课程的生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高晓凤;刘宇丹;段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症状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15年9月入职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士纳入试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症状护理教学;将2014年9月入职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士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培训结束后两组填写培训反馈调查问卷,并参加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结业考核,比较成绩差异.结果 两组护士培训反馈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业考核症状护理部分成绩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角色扮演教学法应用于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症状护理教学中,形成以新护士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护士规范化培训症状护理内容,提升培训效果.
作者:刚婷婷;董婷婷;于春妮;郭京;芦文博;张晓蕾;封彬;王隽隽;焦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睡眠障碍现状,为寻找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沈阳某医学院校484名本科护生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睡眠障碍者占42.4%.不同年级SRSS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因子6(睡眠不稳)及10(失眠后反应)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导致本科护生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学业压力、情绪因素、电子产品的应用、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结论 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本科护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探讨积极有效措施以预防及缓解其睡眠障碍症状.
作者:王丽;郑方道;吕雪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通过对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岗位需求的社会调研,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尝试并探索将企业要求、职业素养融入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以促使专业持续、良好发展.
作者:曲正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在分析生药学课程特点及我校生药学教学现状基础上,灵活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尝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高春华;代春美;李繁;马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微课+微信教学模式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逐渐被师生接受.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两种教学模式相互补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郭芙莲;于会丰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