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
医用化学是面向医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实验是医用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1],旨在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学习后续课程、开展相关实验以及训练临床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提高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笔者针对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尝试对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
作者:单信海;单侯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实施单独招生考试院校的调研,分析目前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及单招生学习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刘亚莉;朱曼迪;任龙;易佳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近年来,医患矛盾深化,医患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护理专业教育需注重人性化、专业化、职业化.本文将仪式感引入护理专业教学中,以期培育学生仪式感,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作者:李莉;袁艾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方法.方法 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的不同环节设置不同临床情景,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课后反思,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技能成绩验证教学效果.结果 基础护理学教学前后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实验班与普通班护理技能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结论 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设置情景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技能操作水平.
作者:付保芹;何敏;申洪娇;杜鑫;王珊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教案是教师对教材以及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教学思路的书面形式.在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的每个环节精心编写教案,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医学院临床见习教案书写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临床见习教案书写水平和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毛楠;周萍;高芳;王少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为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缓解供求矛盾,提高教学效果,深化教改教研,促进健康宣教,服务地方发展,我院拟建立人体生命科学馆.通过科学设计、精心布局、配套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等措施逐步完成我院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设规划,使其充分发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作者:周瑞芳;金建明;周涛;朱蓓;张黎明;徐昌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务社会工作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制度还不健全,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本文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良性发展.
作者:萨如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情况、学习兴趣、就业倾向等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四年制眼视光学本科生学习动力以及可能对学生学习动力产生影响的因素,结合调查结果及眼视光学教育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武雪娟;李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虽然英语教育在我国受到了高度重视,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并不乐观.由于学生自身、家长、教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导致大量英语学困生出现.本文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减少学困生数量.
作者:朱思明;胡启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结合教学实际,对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内容设置欠佳、学生参与度低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传统实验教学法和新型计算机仿真实训教学法相结合,达到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创新性,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卫生技术人才的目的.
作者:周燕霞;黄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本科和高职学历男护生专业认同情况.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及高职学历男护生专业认同都处于一般水平,本科男护生专业认同水平比高职稍差,专业期望比高职好,但专业技能、专业认识、专业情感比高职差.结论 调查的150名男护生专业认同为一般水平,与我国现状相符.
作者:李荣莹;胡书杰;叶冬玲;黄春菊;黄晓;杨立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肩负着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责任.近年来,许多高校已将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列为通识课程,但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通用教材、教师知识广度和深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基础薄弱以及缺乏主动思考.笔者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进行探讨,对高等院校通识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作者:许运斌;罗果;王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滨州市市区婴幼儿家长对雾霾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市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疫苗接种的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滨州市市区婴幼儿家长对雾霾的总体知晓率为91.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与婴幼儿关系的家长,对雾霾的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63.9%的家长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雾霾信息,67.8%的家长认为工业废气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结论 滨州市市区婴幼儿家长对雾霾知晓率较高,但不同人群认知情况存在差异,仍需强化社区雾霾防护健康宣教.
作者:张福照;孙萌;乔昌秀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微课+微信教学模式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逐渐被师生接受.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两种教学模式相互补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郭芙莲;于会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在国家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将现代信息技术、行业标准与高职护理实践教学进行对接,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依托互联网创新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者:张乳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中职班干部工作倦怠现状,分析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奖励制度、缺少对班干部的系统性培训、岗位设置不合理等.
作者:陈可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学微生物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易混淆及知识点分散且难记忆等特点.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可帮助学生抓住学习关键点,理顺教学内容的内在关系,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程章节结构,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刘伯玉;陈振;柳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分析高职护理院校护生混合式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深度不够、学习量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高职护生混合式学习效率,拓展其学习空间和学习深度.
作者:孙永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穿刺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肾穿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肾穿刺操作,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无严重并发症组(83例)与严重并发症组(7例),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各项指标变化,分析肾穿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无严重并发症组与严重并发症组年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病史、肝脏病史、穿刺次数>2次发生率、术前收缩压与舒张压、血清肌酐血小板计数、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病史,穿刺次数>2次,术前收缩压与舒张压、血清肌酐偏高,血小板计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偏低是肾穿刺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穿刺次数、术前舒张压、血小板计数及肾小球滤过率是肾穿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患者,临床应加强危险因素评估,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作者:郑楠;陈杰桓;何淑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针对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多条线路、定时定点、自由上下、终点检票”的“BUS”模式,在提高实验教学灵活性、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以及转变师生关系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叶榕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