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模式教学方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陈岱莉;文萍;李元涛;刘菊玲

关键词:多模式, 教学方法, 临床麻醉教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麻醉学已从早期的手术麻醉,发展到现在包含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多个分支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麻醉学的进步支撑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学涵盖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技术性强,因此,对麻醉医生的整体要求非常高.一名合格的麻醉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应对突发危急事件的能力.目前,临床麻醉教学方法种类繁多.由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而采用多模式教学方法,可以进行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临床麻醉教学的目的.因此,提出多模式教学方法,即将现如今临床医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如PBL/TBL/CBL及其联合的教学方法、微信平台教学法、网络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可视化教学法及微格教学法等进行融会贯通,以更好地开展临床麻醉教学.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在校所学理论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是影响医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重症医学科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结合其专业特点,通过完善入科教育,重视实习生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加强实习生了解和学习重症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注重实习生人文素质培养,合理安排出科考核内容,将有助于医学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工作,有效地增强重症医学实习的临床带教效果.

    作者:黄斌;漆春燕;邱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科室教育对年轻医务人员医德养成的影响

    医德医风问题在一些新进入临床工作的年轻医务人员中较为常见.在科室中开展切合实际和形式多样的医德医风教育,可以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的医德医风教育相互弥补,起到独特的教育作用,使年轻医务人员尽快适应临床角色,成为医德高尚的白衣天使.

    作者:唐金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开展动物模拟手术提升高职临床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目的 探讨动物模拟手术在提升高职临床医学生临床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2014级高职临床医学生1班至8班52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实训教学,分析其外科实训中4个项目的平时实训考核成绩(消毒铺巾操作、止血技术操作、手打结操作、缝合操作),通过教学设计,比较其在动物模拟手术实验后这4个项目的实训考核成绩.结果 动物模拟手术后,医学生消毒铺巾操作、止血技术操作、手打结操作、缝合操作的成绩明显高于动物模拟手术前(P<0.05),各项目错误率低于动物模拟手术前(P<0.05).结论 应用动物模拟手术,可以提升高职临床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模式教学方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麻醉学已从早期的手术麻醉,发展到现在包含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多个分支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麻醉学的进步支撑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学涵盖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技术性强,因此,对麻醉医生的整体要求非常高.一名合格的麻醉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应对突发危急事件的能力.目前,临床麻醉教学方法种类繁多.由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而采用多模式教学方法,可以进行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临床麻醉教学的目的.因此,提出多模式教学方法,即将现如今临床医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如PBL/TBL/CBL及其联合的教学方法、微信平台教学法、网络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可视化教学法及微格教学法等进行融会贯通,以更好地开展临床麻醉教学.

    作者:陈岱莉;文萍;李元涛;刘菊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导入式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该模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深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燕萍;宋炜熙;丑天舒;聂慧芳;曾光;肖玉洁;田莎;王彬彬;胡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从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现状看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科研,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定位不准确、科研氛围不浓郁、科研梯队结构不合理、科研条件差和科研成果少的现状来看,科研并未成为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显然不利于他们的专业成长.

    作者:雷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增强舞蹈表现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舞蹈表演的特点出发,提出增强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在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功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感染力.舞蹈的目的并不在于表演高难度的技巧,而在于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吕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DCA循环在高职医学专业教师实践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PDCA管理理论,形成一套医学专业教师实践锻炼过程管理机制.方法 根据PDCA管理理论步骤组织医学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结果 医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有所提高、对医院的依赖性有所增强.结论 利用PDCA管理理论开展医学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经严格的过程监督,医学专业教师实践锻炼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并不断找出问题为下一次实践锻炼提供参考,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生物化学知识点的教学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生物化学知识点辅助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80名作为观察组,构建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并定时向其推送生物化学知识点;同时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没有关注上述微信公众平台的180名学生为对照组.调查观察组学生对通过该微信公众平台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接受情况及满意程度,并对两组进行期中和期末生物化学考试.结果 观察组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增强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机会、增进师生感情;观察组期中和期末生物化学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生物化学知识点,能增强生物化学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切实可行.

    作者:尚喜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脊柱外科专业中的探索应用

    目的 探索将微课教学模式引入医学院校脊柱外科临床理论和实践教学,比较微课与传统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脊柱外科实习的医学本科生150名,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名,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此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病史采集成绩、住院诊断成绩、诊断依据成绩、治疗方案成绩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微课教学模式满意度均在82%以上.结论 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脊柱外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吴东迎;吴继彬;孙玛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进行调查,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医生的职业特点和社会价值,探讨适合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为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韩红柳;许璐璐;王飞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常州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常州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开展现状,为促进养老机构更好地开展康复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常州市46家民营和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康复服务现状.结果 对常州市46家民营和公办民营养老机构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常州市目前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5个,配置康复治疗师5~10人、康复设备价值50~70万元,能全面开展康复服务;康复兼具养老功能的康复服务型养老机构22个,配置康复治疗师1~2人(多数为医师或护士兼任)、康复设备价值1~10万元,能开展基础康复服务;养老护理型养老机构11个,没有康复治疗师和康复设备,基本不能开展康复服务.结论 常州市养老机构开展康复服务现状亟待改善,应加大对城市养老机构建设的投入,添置相应康复训练设备,提升专业人员的康复服务水平,使康复服务真正成为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缪金萍;周静;孙丽芳;施国荣;耿玲;顾志刚;江帆;陆雪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麻醉解剖学整合教学改革与调查研究

    麻醉解剖学是麻醉学专业的重要课程,通过开展麻醉解剖学整合专题交流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汇报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并为更好地提高麻醉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姜泽;司道文;高玲焕;刘江;王海涛;刘奕蓉;贾旭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止咳药物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高热、肺部啰音、咳嗽、胸闷气喘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且临床不良反应增加不明显.

    作者:张文勇;钟巧玲;邓飞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虚拟病例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以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作为对照,探讨虚拟病例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初次参加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共64人随机分为联合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分别采用虚拟病例联合Semina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束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 联合教学组理论成绩、病例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均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虚拟病例联合Seminar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培训学员的积极性,培养其临床思维,并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李卉;杨振宇;田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翻转课堂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医学英语课程教学与评估模式研究

    教育部对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改革,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具有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相同的质量.围绕如何设计合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这一问题,以医学英语课程为例,通过引入分级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估,建立一个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能动态调整教学安排、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医学英语课程教学与评估模式.该模式能给兄弟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医学英语或其他ESP课程的设置、教学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王健;赵英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策略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种种诚信缺失现象屡禁不止,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信用缺失的现状,剖析诚信障碍因素根源,探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措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王重贤;张亚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情绪与心率变异性分析在患者应激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操作应激情境下,患者情绪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6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支气管镜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各60人,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检查告知前后、检查操作前的紧张情绪及静息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检查告知后,支气管镜检查组患者紧张情绪三强于肺功能检查组(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中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NN50)低于肺功能检查组(P<0.05).与肺功能检查组相比较,支气管镜检查操作前半小时,患者的紧张情绪显著增强(P<0.05),HRV低高频功率比(LF/HF)增高(P<0.05),NN50降低(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随应激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应激程度增强,HRV波动性减小,交感、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均衡性下降.HRV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个体的生理应激水平,对临床应激评估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孙健芳;王利刚;李彦明;岳国庆;高文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BL联合LBL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联合LBL教学法在高职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衢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共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8名学生,采用PBL联合LBL教学法;对照组50名学生,采用LBL教学法,学期末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学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分析理解题型和实践应用题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学习自主、搜寻资料和解决问题、分享所学、互动沟通方面的一些条目上,实验组学生的能力提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联合LBL教学法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赵华;刘瑞芳;王小萍;吴忠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量化分析实习护生的就业意向,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为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实习护生就业意向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习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平均分(3.32±0.58)分.就业期望单位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就业期望地区在是否获得过荣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薪酬期望在实习医院级别、是否获得过荣誉、家庭月人均收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学历、家庭月人均收入、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获得过荣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实习护生就业意向的重要因素.

    作者:魏渊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