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教育病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王希;刘鲁英;张骞;董孟华;韩艳春

关键词:成人教育, 病理学, 混合式教学
摘要:以我校综合教育在线平台为依托,针对成人教育病理学课程学习目标和特点,开展混合式教学,进行病理学教学改革,使学生掌握更符合现代教学需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能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护一体化查房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7年1月开始实行医护一体化查房,调查实施前后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结果 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84%提高到97.5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5.00%提高到98.59%,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有所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查房促进了医生与护士的沟通交流,同时也使患者感受到了快捷、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另外,医生护士共同查房能够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增强护士主动学习意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郭玉梅;陈来秀;张彦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4—2016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的 分析番禺区中心医院近3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情况,为提高项目管理和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CME)网上申报及信息反馈系统中2014-2016年番禺区中心医院申报、获批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番禺区中心医院项目申报率逐年上升,申报了一批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但存在项目申报科室固化、医院骨干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结论 医院应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促进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启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实践及反思

    我校是河南省首个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自开设该专业以来,我们改革创新,积极开展新专业建设工作,构建适应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出培养创新型卫生检验人才的目标,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卫生检验人才提供借鉴.

    作者:杨颖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整合资产资源建设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

    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医护实训中心为例,整合实训室和设备等资产,合理配置实训资源,并将其功能定位为学生实训教学场所、实训师资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资源共享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和服务社会窗口.具体建设思路为:分析岗位任务,整合资产资源模块;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的可变性,动态建设实训基地;根据岗位特点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

    作者:吴常梅;钱靖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药学服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以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为例

    本文以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对药学服务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促进高职药学服务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发展.

    作者:胡亦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PBL+L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眼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眼科学是一门解剖精细复杂、病种繁多的学科,传统的授课方式易使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失去学习兴趣.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导致其对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我院眼科学教研室经过十余年的留学生教学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谈谈如何在我院实践和探索这一教学模式,并给出较为具体的教学方案.

    作者:李春威;陈珺;刘明;林乐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培养高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追踪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培养高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中的效果,探讨培养高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 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将我院96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包括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心理游戏法、心理放松训练法、心理测量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比较两组高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差异.结果 试验组对自身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高职护生人际沟通、情绪调控、创新思维、团结合作、临床应变、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其未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李艳玲;刘大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职辅导员学生行为塑造工作的探讨

    学生行为塑造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表现,如何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将立德树人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终目标,使学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拥护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研究的课题.

    作者:陈晓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在美容药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美容药物学是美容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合理用药能力.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美容药物学教学,探讨并了解思维导图对教学的影响与应用价值.

    作者:唐瑰琦;罗小琴;宋海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护教协同下不同层次高职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护教协同下不同层次高职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差异,以期为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中高职融通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410名高中起点和中专起点的高职护生,应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认知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56.05%的护生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非常满意,85.68%的护生认为基础护理操作非常重要.不同层次护生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练习时间、实验考核方式及对部分实验项目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知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层次高职护生的特点,明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实施中高职融通模式,充分调动护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

    作者:王艾青;陈玉芳;何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精准医学背景下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精准医学是根据个体基因差异、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生活方式,在精准数据的指导下,对疾病开展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精准医学的实施将会引起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必将引领精准医学教育时代的到来.

    作者:刘迎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医学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初探——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

    对医学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形式、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改革,发现传统课程和改革后的课程均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但改革后的课程实效性、趣味性和体验性更佳,教学效果更好.

    作者:唐燕;孟夏;邓海龙;范小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卫生职业学校信息化班级管理探究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卫生职业学校必须顺应教育发展方向与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班级管理体系,探究信息化班级管理模式,提升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公平性,培养新型卫生职业人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文献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III可视化分析方法,对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仍处于边缘地带,并未得到多数医学研究者的重视.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研究更注重实验性、实践性以及科学性,对以基础理论为主要方向的医学教育研究不重视.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有待更多学者的关注.

    作者:袁丽;陈玉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索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某高等医学院校2012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讲授医患沟通学课程时,对照组进行常规课堂教学,实验组进行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采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问卷评价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结果 两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胡旭民;暴芃;王鹏飞;杨奕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以提升能力为抓手培养医学生信息素养

    基于我校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信息需求标准低、目的性不强、信息获取盲目、甄别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重新定位文献检索课地位,整合信息素养课程与专业课程内容,分层次针对性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构建新型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和改革医学信息素养课程内容等措施,以提高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

    作者:宋国英;韩富贵;张炳臣;陈鸿鹄;陈玉;夏西超;于瑞雪;杨帆;杜晓妍;王丽琴;蔡凌凌;施婷灵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药物的对映异构为例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难度大、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本文以有机化学中药物的对映异构内容为例,阐述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教学.

    作者:戴胜;吴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信息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必要性、策略、实施效果和问题与反思4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以期探索在新形势下更适应学生发展与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

    作者:张永添;王会宁;张俊;卢丽华;曹颖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深圳市宝安区企业工人自我同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企业工人自我同情(SC)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利用自我同情量表(SCS)对深圳市宝安区424名企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企业工人SCS得分为(88.28±10.23)分,不同年龄、工龄、月收入、收入和工作满意度工人的SCS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30~39岁组和≥40岁组SCS得分高于<30岁组(P<0.05);工龄5~10年组和≥10年组SCS得分均高于<5年组(P<0.05);月收入4000~7000元组SCS得分高于<4000元组(P<0.05);对工作满意组SCS得分高于一般组(P<0.05).年龄、工龄、月收入、收入和工作满意度是企业工人SCS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企业工人SC总体水平一般,应针对年龄较小、工龄较短、月收入较低、对收入和工作不满意的工人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不断提高工人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林佰敏;叶悦妹;邱星元;邱奕冰;廖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由于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设计教学内容难度较大,许多学生感觉难以掌握,一些临床医生也反映难以做到活学活用.本文对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分析,希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该部分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金鼎;杜暘;于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