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启德
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从药用植物学这门专业课程入手,对中医药学徒制教育进行尝试:野外上山采药采用学徒制教学方法,使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在实践中牢牢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传承发扬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同时起到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作用.
作者:饶永梅;张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追踪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培养高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中的效果,探讨培养高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 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将我院96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包括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心理游戏法、心理放松训练法、心理测量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比较两组高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差异.结果 试验组对自身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高职护生人际沟通、情绪调控、创新思维、团结合作、临床应变、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其未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李艳玲;刘大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信息技术具有平台功能强大、制作动画逼真、呈现图片清晰等特点,其在辅助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已被社会认可,但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仍需不断探讨.本文以基础化学的一节课为例,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影响因素等,希望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俞晨秀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通过在病理学教学中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促进学生综合运用以病理学知识为主的多学科知识,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白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我校是河南省首个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自开设该专业以来,我们改革创新,积极开展新专业建设工作,构建适应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出培养创新型卫生检验人才的目标,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卫生检验人才提供借鉴.
作者:杨颖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确定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内容.方法 通过问卷调研临床医学专业岗位能力需求,明确药理学教学内容.结果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助理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后续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后整理出药理学课程模块,包括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个性化模块.结论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执考课程,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有取舍,强调专业性,满足临床岗位需求.
作者:刘丹;费慧芝;苗加伟;何秀贞;张永慧;杨宏静;宋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TBL+C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 以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本科7班和8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7班72人为研究组,采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TBL+CBL教学法进行教学;8班74人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期末考核成绩,并对研究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期末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有92%的学生认同TBL+CBL教学法.结论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TBL+CBL教学法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升自学能力.
作者:韩艳春;王希;董孟华;刘鲁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医护实训中心为例,整合实训室和设备等资产,合理配置实训资源,并将其功能定位为学生实训教学场所、实训师资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资源共享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和服务社会窗口.具体建设思路为:分析岗位任务,整合资产资源模块;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的可变性,动态建设实训基地;根据岗位特点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
作者:吴常梅;钱靖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通过对高职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对比,指出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提倡吸取其优点为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所用,而不是仅仅依靠翻转课堂模式.
作者:牛腊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番禺区中心医院近3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情况,为提高项目管理和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CME)网上申报及信息反馈系统中2014-2016年番禺区中心医院申报、获批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番禺区中心医院项目申报率逐年上升,申报了一批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但存在项目申报科室固化、医院骨干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结论 医院应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促进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启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本地区某三甲医院产科50例初产妇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第一产程进待产室开始使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照组只按常规一对一陪伴分娩.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疼痛程度和产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总产程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显著降低,产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产程,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降低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步慧芳;高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本文以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对药学服务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促进高职药学服务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发展.
作者:胡亦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以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备赛期间,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汇康元药业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揭阳大药房有限公司的合作为例,阐述校企双方在合作培训、联合培养学生方面的可行性及合作成果.实践表明,校企合作培训能充分发挥学校的理论优势和企业的实践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廖鹏;刘林德;黄崇才;吴漫晔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7年1月开始实行医护一体化查房,调查实施前后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结果 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84%提高到97.5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5.00%提高到98.59%,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有所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查房促进了医生与护士的沟通交流,同时也使患者感受到了快捷、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另外,医生护士共同查房能够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增强护士主动学习意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郭玉梅;陈来秀;张彦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核心素养培养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医生职业特点提出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助力新时期医学生培养.
作者:刘红敏;徐纪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工学结合是让学生通过工作学会学习,学习任务就是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任务驱动式教学也称为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在工学结合课程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利用典型任务展开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易润青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LBL、PBL、TBL、CBL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提出LCTP多元药理学教学模式,探讨当前大课堂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模式.
作者:辛晓明;陈培清;韩秋琴;解伟;黄燕娟;惠斌;胡霞敏;徐一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信息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必要性、策略、实施效果和问题与反思4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以期探索在新形势下更适应学生发展与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
作者:张永添;王会宁;张俊;卢丽华;曹颖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随着国家系列职业教育文件发布,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促进校内实验实训项目与行业岗位能力需求有效衔接.传统实验员由于自身原因无法胜任当前实验实训工作,而青年专业教师虽然专业理论基础较好,但技能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鉴于此,我院药学专业在新进青年教师实践锻炼规定基础上,实施青年专业教师兼任实验员制度.这使得青年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实验室管理和科研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加深了对职业教育内涵的认识,推动了教学改革.
作者:刘修树;范高福;方丽波;付恩桃;龚菊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方法 在我校护理学专业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及座谈方式,了解其应用状况.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可混合式教学模式,希望更多专业课采用此模式,影响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因素是手机、电脑、网络环境等.结论 应从学校、网络平台、教师、学生4方面着手,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
作者:吴孔菊;王钰帆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