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住院医师在影像科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

毛翠平;杨全新;陈欣;张秋娟;师美娟;孙泓泓

关键词:临床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影像科
摘要:探索临床住院医师在影像科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师队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针对临床住院医师在影像科规范化培训时遇到的问题,严格执行住院医师培训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岗前培训、病例学习、读书报告、出科考核等多方面相结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充分利用本院PACS/RIS系统的资源,把影像表现和临床知识紧密结合.通过多方面的培训,受训住院医师的读片技能明显提高,对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更加合理,其综合分析能力、工作自信心大大提高.多种模式相结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的综合诊疗能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校企合作视角下健康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对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杭州医学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94名实习的健康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健康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岗位的能力需求.通过对学生实习单位类型、主要从事的岗位及岗位所必需的相关课程等内容进行调查,为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作者:王硕;温媛媛;王雷;武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组织胚胎学课程手机App的建设与应用

    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方式逐渐流行.通过开发组织胚胎学手机App,并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不仅适应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能够弥补教学课时和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华新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在选定时间段,现场向60家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中我校2012—2016届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未来2~3年的药学人才需求情况.结果 共向60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份.其中接收我校药学专科毕业生的用人单位21家,未接收的33家.共计接收119名就业学生,其中在医疗机构就业的55人,在制药企业就业的28人,在药品经营企业就业的36人.用人单位未来2~3年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量为1429人,其中医疗单位需求129人,制药企业需求256人,药品经营企业需求1044人.对专科及以下人才的需求量为1271人,占到总需求量的88.9%.人才需求量大的岗位是医药营销岗位,为1014人,其中对专科生需求1007人,占总需求量的70.5%.结论 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不大,就业去向主要为基层医疗单位以及医药企业营销岗位.

    作者:叶颖俊;田伟;林慧;刘建明;许琼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儿科临床见习是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儿科医生的关键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实施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周静雯;杨小媛;梁亚勇;叶慧清;黄春花;陈虹;牟一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药剂专业校院企合作实习管理策略探讨——以太原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

    校院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实习期间无法回避的话题,如何有效深度合作是每一所职业学校永恒的追求.近年来,太原市卫生学校为药剂专业学生打通除药店之外的另一片实习场所——医院药房,应用药剂专业校院企三方合作实习管理的新模式,但在实习管理过程中频频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规范实习管理,提升实习管理水平,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特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作者:付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PH术加外痔剥切术治疗重度痔对患者应激水平及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使用PPH术和外痔剥切术治疗对患者应激水平及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的重度痔患者共11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外痔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PH术加外痔剥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及肛门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及肛门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or、Ang-II和AL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和肛管大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应激指标及肛门功能指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PPH术加外痔剥切术治疗重度痔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应激水平和肛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胡自康;李维;苏春志;韦万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降低手术室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优质护理模式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后无菌切口(Ⅰ类切口)的感染率等,探讨提供优质护理模式对于降低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用查阅病历并进行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某教学医院手术后无菌切口患者(Ⅰ类切口)92例,设置为常规组(2015年1月—12月),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模式,分析其感染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建立优质护理模式.另选取手术后无菌切口(Ⅰ类切口)的患者92例,将其设置为实验组(2016年1月—12月),对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加强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无菌切口(Ⅰ类切口)的感染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无菌切口感染率、切口炎症反应发生率和切口愈合延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提供优质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顺利愈合.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CBE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技能综合实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BE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技能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珠海市卫生学校2014级5个普通中职护理班学生共270人为对照组,2015级5个普通中职护理班学生共254人为CBE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授课,即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分开;CBE组采用CBE理论指导下的全科护理技能综合实训.两组护生授课前后均需独立完成1份临床案例分析,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即能力测试,进行期中和期末2次综合技能考核,总分100分,其中案例分析占总分的20%,综合技能考核占总分的80%,2次考核成绩的平均分为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结果 授课后两组护生能力测试成绩均比授课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CBE组期末案例分析成绩比期中有显著性提高(P<0.05);授课前CBE组护生能力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BE组护生期末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和总评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E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综合能力,实施CBE教学模式,需加强院校合作,完善护理实训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李晓敏;林家露;黄惠清;潘燕;谭立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元评价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多元评价方法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在内科护理学实践课中实施多元评价.其余班级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评价方法.一年后对学生内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以各班健康评估考试成绩作为基础成绩进行对照.结果 实验班内科护理学考试成绩在所有班级的排名与健康评估考试成绩对比进步明显(P<0.05).实施多元评价方法班级的内部分组中,健康评估考试成绩低的组,其内科护理学考试平均成绩依然低,与成绩进步快组的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元评价方法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但提高的效果受学生学习基础的影响.

    作者:赵修春;刘辉;罗俏玲;李小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非药学类专业中药鉴定学选修课教学设计

    为使非药学类专业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中药文化的丰富内涵,特开设中药鉴定学选修课.由于学时少,学生基础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和组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甚好,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作者:武喜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采用Delphi法初步确定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医教研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齐齐哈尔医学院(QMU)临床病理诊断中心(CPDC)实用及客观的医教研质量评价指标(QEI)体系,主要采用Delphi法对CPDC医教研QEI体系进行专家咨询筛选,初步形成较合理CPDC医教研QEI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47个.

    作者:李春旭;费洪新;李春燕;刘婷;明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专科院校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药剂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药学专业基础课.针对药剂学教学现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方面提出改革策略.通过更新教材内容,补充前沿知识;采用启发式、案例式、多媒体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药剂学教学效果.

    作者:王振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训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训课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级中职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24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人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照组122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健康评估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该课程理论、实训成绩,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健康评估课程实训操作成绩和期末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促进教师教学.

    作者:吴婷;黄爱松;江文平;李升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转专业学生的适应情况、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近年来转专业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趋势,并且众多高校都在放宽转专业政策.为完善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转专业政策,更好地为广大转专业学生服务,从学习、人际交往及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探讨转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陈聿炜;郑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能力形成的遗传与优生教学实践探索

    以高职医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学生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将遗传咨询作为遗传与优生课程的教学指向和平台,采用平行班级对照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基于能力形成的遗传与优生教学模式,强化了学习的目的性、应用性,不仅促进了遗传咨询这一职业能力的形成,也促进了自主学习、表达沟通、运用网络资源等多项素质能力的形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了学习效果.

    作者:王敬红;杜礼安;葛爽;王玥;耿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旴江医学中医伤科学术思想及特色传承研究

    从历史渊源、方药特色、临床医案及传承推广等方面考证旴江医家中医伤科特色技术,探讨旴江医家中医伤科学术思想及传承.发现骨科圣手危亦林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为世界之首创;著名医学家黄宫绣在中药学及脉学具有很高造诣,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杰出临床家龚居中打破传统思想,提出灸法治疗热病的理论及扩大灸法临床应用范围等.旴江医学有关伤科学术思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挖掘其独特治疗方法并推广应用,对于发展旴江医学在中医学的地位,探寻中医伤科特色治疗方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来勇;涂国卿;汤群珍;朱玉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慕课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慕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它具有大规模、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慕课的出现为内科护理学教学带来了一场空前的教育革命,它促进教育国际化,提倡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设计,创新评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慕课显得至关重要.然而慕课还有它的不足之处,今后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作者:李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主要讲解本学科临床常见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内容抽象,且与多学科相互交叉,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给教师授课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我们结合本课程特点及发展趋势,建立一套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成绩形成性评价等新型教学改革模式,为该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丽;乔森;陈泽慧;陈先恋;鄢仁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将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患儿吸氧,对患儿进行保暖,给予营养支持,并结合医嘱进行详细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MDI和P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DI和PDI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MDI和PDI评分在干预后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能力.

    作者:李水英;王锦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对其就业意向的影响

    目的 调查在校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并探讨其对医学生就业意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基本资料问卷、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问卷与就业意向问卷,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以及长沙医学院5所医学院校在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开放式半结构式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分析.结果 64.3%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处于比较了解的水平;52.7%的医学生对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来源于媒体报道;91.7%的医学生表示有必要加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且希望学校能够开设医学伦理学、 医患沟通学等课程.就目前就业环境来看,有15.0%的医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大主要是因为医患关系现状紧张造成的;医学生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知与其就业意向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在校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以及其就业意向的培训有待加强.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与就业辅导,在抓紧学生学业的同时,开设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和就业辅导课程,可以增强医学生职业、就业的信心和能力,减轻就业压力.

    作者:麦静怡;刘晓婷;喻雅真;刘欣;李知伦;孙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