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对其就业意向的影响

麦静怡;刘晓婷;喻雅真;刘欣;李知伦;孙欣

关键词:医学生, 医患关系, 认知现状, 就业意向
摘要:目的 调查在校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并探讨其对医学生就业意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基本资料问卷、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问卷与就业意向问卷,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以及长沙医学院5所医学院校在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开放式半结构式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分析.结果 64.3%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处于比较了解的水平;52.7%的医学生对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来源于媒体报道;91.7%的医学生表示有必要加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且希望学校能够开设医学伦理学、 医患沟通学等课程.就目前就业环境来看,有15.0%的医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大主要是因为医患关系现状紧张造成的;医学生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知与其就业意向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在校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以及其就业意向的培训有待加强.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与就业辅导,在抓紧学生学业的同时,开设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和就业辅导课程,可以增强医学生职业、就业的信心和能力,减轻就业压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上海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分析原因并探究培育途径.结果发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阅读、人际沟通、意志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这些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从大学生自身及学校教育出发的教育对策.

    作者:杨晓丽;胡长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职院校毕业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例

    毕业实习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以及在成长为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毕业实习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实习生能否成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为此采取三段合一(实习准备阶段、实习阶段和总结阶段)的实习管理模式来达到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以及岗位素质教育的实习目标,从而实现学校与行业、学生与医技人员、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的有效衔接.

    作者:王燕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药剂专业校院企合作实习管理策略探讨——以太原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

    校院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实习期间无法回避的话题,如何有效深度合作是每一所职业学校永恒的追求.近年来,太原市卫生学校为药剂专业学生打通除药店之外的另一片实习场所——医院药房,应用药剂专业校院企三方合作实习管理的新模式,但在实习管理过程中频频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规范实习管理,提升实习管理水平,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特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作者:付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

    生理学知识抽象、复杂,且涉及化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内容,中职学生医学基础薄弱,多数学生觉得生理学枯燥、难懂,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生理学教学中,以微信平台为基础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及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于佳卉;武秋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儿科临床见习是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儿科医生的关键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实施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周静雯;杨小媛;梁亚勇;叶慧清;黄春花;陈虹;牟一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在选定时间段,现场向60家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中我校2012—2016届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未来2~3年的药学人才需求情况.结果 共向60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份.其中接收我校药学专科毕业生的用人单位21家,未接收的33家.共计接收119名就业学生,其中在医疗机构就业的55人,在制药企业就业的28人,在药品经营企业就业的36人.用人单位未来2~3年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量为1429人,其中医疗单位需求129人,制药企业需求256人,药品经营企业需求1044人.对专科及以下人才的需求量为1271人,占到总需求量的88.9%.人才需求量大的岗位是医药营销岗位,为1014人,其中对专科生需求1007人,占总需求量的70.5%.结论 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不大,就业去向主要为基层医疗单位以及医药企业营销岗位.

    作者:叶颖俊;田伟;林慧;刘建明;许琼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 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通过影响一氧化氮(NO)水平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从而参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通过测定CKD患者血浆中Hcy和ADMA来分析其意义.方法 选择CKD患者120例,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3组:1组、2组、3组,同时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他们血浆中的Hcy和ADMA进行测定.结果 1组、2组、3组与对照组的Hcy和ADMA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显示,Hcy和ADMA在2组和3组升高显著(P<0.05).Hcy和ADMRA水平逐渐升高,二者与eGFR呈负相关(P<0.05),同时Hcy与ADMA呈正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随着eGFR的下降,Hcy和ADMA逐渐升高.说明在CKD患者体内,随着肾功能损害的逐渐加重,会出现VEC功能障碍,导致CVD的发生,Hcy和ADMA可作为估计并发CVD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逸群;郭陆晋;景万仓;张彩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行为与态度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实习结束后对411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问卷的得分为(42.15±5.73)分,得分率78.3%;行为总平均值为(4.35±0.31)分;态度总平均值为(4.45±0.37)分.结论高职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较缺乏,态度较积极,相关行为依从性不高.应强化在校与实习期间的职业防护教育,加强实习管理等,从而提高护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行为与态度水平,以期降低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作者:洪震;严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训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训课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级中职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24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人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照组122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健康评估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该课程理论、实训成绩,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健康评估课程实训操作成绩和期末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促进教师教学.

    作者:吴婷;黄爱松;江文平;李升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硕士科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在校公共卫生硕士学习能力和发表论文的情况,针对其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新疆某医学高等院校2014级与2017级公共卫生硕士学习以及发表论文能力,并分析相关因素对科研能力差异的影响.结果(1)54.1%的2017级学生3周以上撰写一篇论文,每年能发表1篇文章的学生占35.3%.与2014级相比,2017级自习超过3小时的学生增多,撰写论文时间不超过2周的人数减少,每周阅读文献超过8篇的人数明显增多,每年发表文章超过2篇的人数增多.(2)与导师交流频率不同的2014级学生,在撰写论文的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χ2=19.582,P<0.05),且2017级比2014级超过一个月交流一次且撰写论文速度快的学生增多.(3)对学校硬环境的满意度对学生自习时间有影响,满意度不同,自习时间有显著性差异(Z=2.759,P=0.006).(4)对学校软环境的满意度对年发表论文数有影响,满意度不同,年发表论文数也有显著性差异(Z=4.215,P=0.000).结论 与导师的交流频率以及对学校软硬环境的满意度共同作用,对医学研究生学习自主性产生影响.与2014年相比,2017年与导师的交流频率以及对学校软硬环境的满意度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王茜;苏童;吐尔逊江·买买提明;沈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47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和访谈.结果 477名在校大学生中,有292名(占61.22%)参加过社会实践;有271名(占56.81%)愿意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主要受学生自身、学校、政府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多数在校大学生愿意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但距离实现社会实践大众化的目标还有差距,政府、社会和学校应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体系,增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与效果,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王庆华;孙雯雯;栾树荣;唐永云;生尊;杨新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解热镇痛药的说课设计

    说课是阐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从而实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授课方式[1].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解热镇痛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药物,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6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安徽省高职助产实习生核心胜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安徽省助产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助产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已完成实习的高职助产专业毕业生168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助产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得分为(172.85±17.56)分;是否为入学志愿、是否愿意从事助产工作、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着高职助产实习生核心胜任力的提高(P<0.05或P<0.01).结论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助产教育,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核心胜任力.

    作者:何伯红;王玉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职历史课程有趣高效德育渗透实施方法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制能力相对欠缺,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尤其对历史这样的文化课缺乏足够的热情.从角色扮演、分组学习、信息技术、赏识教育、课后拓展5个方面着手探索有趣高效德育渗透方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孙晓东;崔丽萍;孙晓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强化药理学课程医学人文关怀指标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

    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的增加要求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医学技能的同时,加强其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结合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及影响临床中患者人文关怀感受的相关因素,通过强化环境、沟通、服务、人文素养四大医学人文关怀指标,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人文关怀的真正价值,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成长为医德和医术兼备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作者:赵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MCAT教学法在中职营养与膳食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MCAT教学法在中职营养与膳食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甘南州卫生学校2016级中职护理班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MCAT教学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实践式教学.通过平时、实践和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平时、实践和理论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MCAT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营养与膳食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可在今后的教改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梅;马桂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转专业学生的适应情况、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近年来转专业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趋势,并且众多高校都在放宽转专业政策.为完善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转专业政策,更好地为广大转专业学生服务,从学习、人际交往及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探讨转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陈聿炜;郑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专业英语渐进式融入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对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尝试将护理专业英语融入公共英语教学,形成具有护理职业特色、同时满足社会及学习者自身需要的英语教学模式,为其他专业的职业英语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非药学类专业中药鉴定学选修课教学设计

    为使非药学类专业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中药文化的丰富内涵,特开设中药鉴定学选修课.由于学时少,学生基础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和组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甚好,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作者:武喜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高危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高危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180例高危孕产妇,按是否实施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研究组进行椎管内麻醉镇痛,对照组则不进行椎管内麻醉镇痛,产妇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VAS评分、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可降低高危孕产妇的剖宫产率,缩短产程,不增加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慧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