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叶颖俊;田伟;林慧;刘建明;许琼英

关键词:药学, 专科毕业生, 就业现状
摘要: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在选定时间段,现场向60家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中我校2012—2016届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未来2~3年的药学人才需求情况.结果 共向60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份.其中接收我校药学专科毕业生的用人单位21家,未接收的33家.共计接收119名就业学生,其中在医疗机构就业的55人,在制药企业就业的28人,在药品经营企业就业的36人.用人单位未来2~3年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量为1429人,其中医疗单位需求129人,制药企业需求256人,药品经营企业需求1044人.对专科及以下人才的需求量为1271人,占到总需求量的88.9%.人才需求量大的岗位是医药营销岗位,为1014人,其中对专科生需求1007人,占总需求量的70.5%.结论 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不大,就业去向主要为基层医疗单位以及医药企业营销岗位.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流程运用于急性脑梗死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中运用急诊护理流程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6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综合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救时间、MMSE评分、再次脑梗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可全面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曾岳春;刘艳;陈喜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职历史课程有趣高效德育渗透实施方法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制能力相对欠缺,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尤其对历史这样的文化课缺乏足够的热情.从角色扮演、分组学习、信息技术、赏识教育、课后拓展5个方面着手探索有趣高效德育渗透方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孙晓东;崔丽萍;孙晓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47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和访谈.结果 477名在校大学生中,有292名(占61.22%)参加过社会实践;有271名(占56.81%)愿意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主要受学生自身、学校、政府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多数在校大学生愿意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但距离实现社会实践大众化的目标还有差距,政府、社会和学校应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体系,增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与效果,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王庆华;孙雯雯;栾树荣;唐永云;生尊;杨新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3种教学方法在药物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信息化教学目前正在大中专院校被逐渐普及和推广,尤其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职教攻坚战略的大环境下越发受到重视.对比传统教学法、微课教学法、慕课教学法这3种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从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学效率、学生知识巩固率3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中职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覃梦岚;刘明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校企合作视角下健康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对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杭州医学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94名实习的健康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健康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岗位的能力需求.通过对学生实习单位类型、主要从事的岗位及岗位所必需的相关课程等内容进行调查,为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作者:王硕;温媛媛;王雷;武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微课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目的 探讨微课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以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93人采用微课辅助实训教学,对照组197人未采用微课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及操作成绩对比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训效果.结果 实验组操作成绩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P<0.05),实验组88.60%的学生认为微课辅助教学后操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采用微课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帮助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宁玉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强化药理学课程医学人文关怀指标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

    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的增加要求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医学技能的同时,加强其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结合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及影响临床中患者人文关怀感受的相关因素,通过强化环境、沟通、服务、人文素养四大医学人文关怀指标,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人文关怀的真正价值,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成长为医德和医术兼备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作者:赵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智能手机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识别常用药用植物的基本技能.方法 选取我校2017级中药学专业6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人采用传统授课法,实验组30人应用智能手机辅助教学,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在反映教学效果的5项指标方面,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将智能手机运用于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鉴别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贺百花;易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 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通过影响一氧化氮(NO)水平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从而参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通过测定CKD患者血浆中Hcy和ADMA来分析其意义.方法 选择CKD患者120例,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3组:1组、2组、3组,同时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他们血浆中的Hcy和ADMA进行测定.结果 1组、2组、3组与对照组的Hcy和ADMA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显示,Hcy和ADMA在2组和3组升高显著(P<0.05).Hcy和ADMRA水平逐渐升高,二者与eGFR呈负相关(P<0.05),同时Hcy与ADMA呈正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随着eGFR的下降,Hcy和ADMA逐渐升高.说明在CKD患者体内,随着肾功能损害的逐渐加重,会出现VEC功能障碍,导致CVD的发生,Hcy和ADMA可作为估计并发CVD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逸群;郭陆晋;景万仓;张彩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采用Delphi法初步确定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医教研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齐齐哈尔医学院(QMU)临床病理诊断中心(CPDC)实用及客观的医教研质量评价指标(QEI)体系,主要采用Delphi法对CPDC医教研QEI体系进行专家咨询筛选,初步形成较合理CPDC医教研QEI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47个.

    作者:李春旭;费洪新;李春燕;刘婷;明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布鲁氏菌病监测管理状况调查分析

    分析当前布鲁氏菌病检测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检测手段较为复杂,耗时长;检测结果不能实时上传;监测数据分析利用存在困难等,提出布鲁氏菌病在线检测监测模式,包括:研制开发能够自动判读阴性和阳性,带唯一标识二维码的布鲁氏菌病试剂盒和胶体金检测仪,在此基础上,将检测结果实时上传汇总,利用云平台处理系统、应用监测数据.这种在线检测监测模式是利用包括大数据在内的新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集应用布鲁氏菌病生物诊断试剂、数据采集读取器、布鲁氏菌病临床路径筛查和诊断治疗为一体的服务云平台.通过在线检测监测,实现布鲁氏菌病快速实时检测、疫情监控及实时预警等,为国家疾病防控部门提供实时精准的布鲁氏菌病信息.

    作者:陈明伟;刘浩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行为与态度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实习结束后对411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问卷的得分为(42.15±5.73)分,得分率78.3%;行为总平均值为(4.35±0.31)分;态度总平均值为(4.45±0.37)分.结论高职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较缺乏,态度较积极,相关行为依从性不高.应强化在校与实习期间的职业防护教育,加强实习管理等,从而提高护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行为与态度水平,以期降低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作者:洪震;严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微课教学在医学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微课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兴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医学职业院校专业课微课教学设计模型,以外科护理学课程为例,结合教学目标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完成微课和教学内容、过程的设计开发,以期提高医学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效果.

    作者:杨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将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患儿吸氧,对患儿进行保暖,给予营养支持,并结合医嘱进行详细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MDI和P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DI和PDI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MDI和PDI评分在干预后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能力.

    作者:李水英;王锦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组织胚胎学课程手机App的建设与应用

    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方式逐渐流行.通过开发组织胚胎学手机App,并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不仅适应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能够弥补教学课时和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华新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在选定时间段,现场向60家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中我校2012—2016届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未来2~3年的药学人才需求情况.结果 共向60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份.其中接收我校药学专科毕业生的用人单位21家,未接收的33家.共计接收119名就业学生,其中在医疗机构就业的55人,在制药企业就业的28人,在药品经营企业就业的36人.用人单位未来2~3年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量为1429人,其中医疗单位需求129人,制药企业需求256人,药品经营企业需求1044人.对专科及以下人才的需求量为1271人,占到总需求量的88.9%.人才需求量大的岗位是医药营销岗位,为1014人,其中对专科生需求1007人,占总需求量的70.5%.结论 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不大,就业去向主要为基层医疗单位以及医药企业营销岗位.

    作者:叶颖俊;田伟;林慧;刘建明;许琼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青年教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困境与探索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作为医学、药学和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结构复杂、内容枯燥琐碎、逻辑性强,学生理解困难,教师教学难度大.作为教学主力军的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特点在教学中面临多种困境.从青年教师角度多方面剖析困境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给青年教师的教学之路提供前进的方向.

    作者:张伟伟;高雅楠;佟书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训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训课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级中职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24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人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照组122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健康评估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该课程理论、实训成绩,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健康评估课程实训操作成绩和期末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促进教师教学.

    作者:吴婷;黄爱松;江文平;李升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药学专业在实习过程中实施师徒制教学模式的研究

    实习是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实习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与药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息息相关.在药学专业实习过程中实施师徒制教学模式,改变思路,介绍在药学实习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药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想法及做法.

    作者:杜利月;郭留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旴江医学中医伤科学术思想及特色传承研究

    从历史渊源、方药特色、临床医案及传承推广等方面考证旴江医家中医伤科特色技术,探讨旴江医家中医伤科学术思想及传承.发现骨科圣手危亦林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为世界之首创;著名医学家黄宫绣在中药学及脉学具有很高造诣,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杰出临床家龚居中打破传统思想,提出灸法治疗热病的理论及扩大灸法临床应用范围等.旴江医学有关伤科学术思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挖掘其独特治疗方法并推广应用,对于发展旴江医学在中医学的地位,探寻中医伤科特色治疗方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来勇;涂国卿;汤群珍;朱玉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