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祖
探讨如何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让每一位作静脉穿刺的患者不再惧怕静脉穿刺。对工作中的每一位需要做静脉穿刺的患者进行认真细心的查看及准确的评估,减轻了大多数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认真细心的查看及准确的评估,再加上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保证无痛静脉穿刺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琴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07/2013-07我院收治的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照组患者给予解剖接骨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中优为14例,良为11例,中为2例,差为1例,总优良率为89.29%;对照组中优为10例,良为8例,中为7例,差为3例,总优良率为64.29%.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未东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5/2013-05在我院诊治的35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其中30例(占85.7%)患者在治疗后1 d内临床症状得到迅速、有效缓解,4例患者低血糖反复发作,继续用100 g/L GS 静滴,24~72 h恢复正常;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故应在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糖的基础上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加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吸引管在早期妊娠终止中的应用.方法:将180例早期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应用一次性吸引管终止妊娠,对照组的90例患者应用传统负压吸引术来终止妊娠,再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程度、阴道出血量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7.78%).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而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疼痛轻、手术时间较短、阴道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子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收治的58例急性脑血管病情感障碍患者为对象,分为脑梗死组(28例),脑出血组(30例),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3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SAS和SDS问卷调查并评分.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SAS、SD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8.1158、4.2331、10.0022、6.3249,均P<0.01);脑梗死和脑出血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病率、左右半球脑血管病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且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情感障碍的发病是生物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左右半球部位无关.
作者:陈晓燕;邹杰;孙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3名糖尿病患者,通过对其血脂(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及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B)的测定和分析,探究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并以103名健康人(无糖尿病、无影响血脂及载脂蛋白浓度的其他疾病)作为对照,测定其血脂和载脂蛋白。结果:大多数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载脂蛋白AⅠ的降低和载脂蛋白B的增高,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比值的降低,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增高或是降低得越明显。结论:患糖尿病时,机体的葡萄糖不能有效地利用,而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加速,故糖尿病患者血脂降低。
作者:和景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肋骨骨折的多体位X线摄影诊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74例肋骨骨折患者为对象,共223处骨折.对所有患者实施多体位X线摄影诊断,包括正位、斜位、后前斜位、前后斜位、切线位以及透视下点片.结果:正位片发现骨折一共有116例151处,占63.8%.而其余未经发现的骨折在斜位、切线位以及透视下点片中被发现.结论:多个体位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X线摄影,能够更加全面的观察患者的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与生活质量相关的问卷,对400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学习、工作、心理等。调查结果交由临床医生进行银屑病的皮损和严重程度的评价(PASI),得出相应结论。结果:随着患者银屑病的程度增大,其对社交活动、学习、工作以及心理障碍等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在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中,均为工作受限较为严重。在这四项受限内容中,心理障碍较为严重,但仍是工作受限为严重。结论:随着银屑病程度的增加,其对患者的工作、学习、社交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等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在对银屑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传授相关病情知识、给予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社会压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叶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国内外学者在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调节因素、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尽管实验药物很多,但仍缺乏能应用于临床的、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中医药在防治肝纤维化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对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体现了很大的潜力。本文将近几年对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赵前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护理.方法:对10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治愈7例,死亡3例,平均住院日40 d.结论:精心的专业护理在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康复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艳;常海霞;常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志贺菌属快速敏感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属侵袭性质粒抗原H (ipaH)编码基因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特异性靶基因片段,通过检测3株志贺菌属菌株和9株非志贺菌属菌株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福氏志贺菌菌液做一系列10倍稀释后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敏感性,PCR 扩增产物经电泳和测序鉴定.结果:3株志贺菌属菌株出现特定大小的目的条带,9株非志贺菌属菌株未出现目的条带;测序也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福氏志贺菌ipaH基因的下限为200拷贝/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特异、敏感.
作者:高春燕;高庆双;刘树平;许林骥;王晶晶;郑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病的病种构成及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病的诊疗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收集本院口腔黏膜科2007-10-12/2011-12-30期间就诊的1868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研究对象1868例,其中女1195例,占63.9%;男673例,占36.1%,男女比例1∶1.8.年龄分布为1个月~88岁,中年患者875例,占46.8%.汉族1628例,占87.2%;其他少数民族240例,占12.8%.患者就诊时间:夏季(605例,占32.4%),春季(526例,占28.2%),冬季(377例,占20.2%),秋季(360例,占19.2%).共统计出33种口腔黏膜病,前两位分别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544例,占29.1%)和口腔扁平苔藓(466例,占24.9%).结论:口腔黏膜病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多见于中年,汉族患者所占构成比大.夏季是口腔黏膜病患者的就诊高峰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和口腔扁平苔藓是两大常见口腔黏膜病.因此,应该开展针对特殊人群的预防保健措施及健康教育.
作者:陈悦;薛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别观察口腔内正常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鳞状细胞癌组织的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表达的不同之处,研究该物质在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病变过程中出现的表达异常,探讨其与鳞癌的病变关系。方法:调取我院2011-06/2014-02所做口腔鳞状细胞癌病理标本52例,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17例、不典型增生标本6例,均采用SP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比较表达的不同。结果:口腔鳞癌组织的细胞周期素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 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和癌变分化程度成正比,且与肿瘤的转移关系密切。结论:细胞周期素D1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转移关联密切,为临床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指导。
作者:张瑞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与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以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等现有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对患者血清HBVcccDNA、HBV-DNA载量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AST、ALT与TBI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与HBV-DNA呈正相关,HBeAg阳性组HBVccc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eAg是否为阳性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低无明显关系(P>0.05),肝组织炎症程度较重时HBVccc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炎症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定量对于评价肝细胞损伤程度和HBV复制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利静;邵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吸氧湿化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急性发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急性COPD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依据吸氧给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低流量长时间吸氧湿化给药组和高流量短时间吸氧湿化给药组,治疗7d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低流量长时间给药组患者疗效优于高流量短时间给药患者。结论:低流量吸氧湿化给药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吸氧给药方式。
作者:孟宪栋;张新宇;卢媛;刘斌;董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肝胆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4-01收治的80例肝胆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抗生素以及饮用大承气汤等方法进行胃肠治疗,而对照组按外科常规围手术处理.对两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开始进流食的时间进行记录,同时,在手术后的3d进行B超检验,观察患者的胆囊窝和肝下积液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流食的时间、无积液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疾病患者中,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永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围产期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的对照研究,评价健康教育对围产期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孕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健康教育.随机选取来医院进行早孕检查的但未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的孕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产龄、文化层次、孕次、产次、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自然分娩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00例孕产妇,顺利分娩者61例,自然分娩率61%.对照组100例孕产妇顺利自然分娩者32例,自然分娩率32%.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围产期孕产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区围产期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了母婴的健康水平.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06/2013-05收治的行再次剖宫产的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产妇105例纳入本研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行再次剖宫产的105例前置胎盘产妇(非瘢痕)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性.结果:与实验组对比,我们发现对照组孕产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较低,围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会对母婴结局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及时终止妊娠,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梁月容;李玲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临床中利用心电图ST-T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03/2012-03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对患者心电图ST-T进行分析,总结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合相关判断依据确定心律失常的ST-T发生变化情况.结果:在80例患者中,有心绞痛以及心梗病史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检查ST-T会发生变化.选取的80例患者中,有76位患者发生变化,每段ST-T的边缘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中ST段压低或者伴T波发生改变,提示患者具有缺血性心肌病的可能性很大,ST-T发生改变对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武;许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