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子君
探讨如何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让每一位作静脉穿刺的患者不再惧怕静脉穿刺。对工作中的每一位需要做静脉穿刺的患者进行认真细心的查看及准确的评估,减轻了大多数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认真细心的查看及准确的评估,再加上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保证无痛静脉穿刺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琴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胶质瘤由于其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手术切除效果不理想,放化疗效果也不佳。近年来,免疫治疗的策略凭借其治疗的靶向性而优势渐显,已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涂艳阳;邓文;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ICU 62例住院并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分析确定与VAP发病及死亡的关系。结果: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昏迷、糖皮质激素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肠饲营养、制酸剂等。结论: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密切监控,加强护理,规范操作,尽量缩短通气时间,避免VAP的发生。
作者:魏锋;董海涛;鲁丽薇;薛华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计划生育手术过程中出现子宫穿孔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02/2013-02期间我县19例由于计划生育实施手术,子宫壁损伤严重,从而致使子宫出现穿孔症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手术治疗5例,术后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出院。保守治疗14例,应用抗生素、子宫收缩剂治疗后均无腹痛、发热等不适。两周后复查B超宫腔未见异常。结论:在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过程中应当高度注意可能引发子宫穿孔的因素,同时要对病患实施相对有效的防护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子宫穿孔的发生率在可控范围内降到少,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和改善。
作者:杨家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显著下降,动脉血气指标均显著好转,PaCO2 pH值较治疗前降低,PaO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1.7%.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可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其呼吸肌疲劳,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且易于接受,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鄢金枝;张建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12/2013-12收治的120例胰腺损伤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采用的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为确切,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高于实验组28.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且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杨贵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疼痛的关系,为临床上治疗患者的疼痛提供新的借鉴.方法:选取从2010-03/2013-03我院收治的200例非器质性慢性疼痛患者和200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定时均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程度(HRSD).治疗2个月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程度(HRS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测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200例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为55.5%,对照组为1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为17.5%,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患者在精神心理方面明显比正常人状况差,抑郁和焦虑发生率高,对患者进行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指导和治疗,有助于患者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蒋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对海洛因心理渴求程度的高低.方法:选取2011-10/2013-10我市戒毒中心强制戒毒的262例海洛因依赖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剂量大小、依从性强弱、服药时间长短等各项因素随机分组,对比研究结果.结果:高剂量组依赖者与低剂量组依赖者对海洛因的心理渴求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高依从性组的海洛因依赖者戒毒效果明显优于低药物依从性组的海洛因依赖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服药超过一年的海洛因依赖者相较于持续服药不满15 d的依赖者而言,对海洛因心理渴求程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戒毒过程中坚持使用美沙酮药物,皆能有效降低对海洛因的心理渴求度,提升戒毒效率.
作者:余碧惠;钟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与生活质量相关的问卷,对400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学习、工作、心理等。调查结果交由临床医生进行银屑病的皮损和严重程度的评价(PASI),得出相应结论。结果:随着患者银屑病的程度增大,其对社交活动、学习、工作以及心理障碍等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在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中,均为工作受限较为严重。在这四项受限内容中,心理障碍较为严重,但仍是工作受限为严重。结论:随着银屑病程度的增加,其对患者的工作、学习、社交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等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在对银屑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传授相关病情知识、给予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社会压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叶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济南市中区四里村社区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以及流动儿童的父母对预防接种的知晓率,探索计划免疫管理的有效措施与方法.方法:以2007-01-01/2013-05-01出生的0~6岁儿童为对象,采用统一问卷方式,询问家长.内容包括核实流动儿童基本信息及建免疫接种卡证情况,儿童家长的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儿童未建证原因.结果:共调查流动儿童850名,本地儿童900名,流动儿童单苗接种率为90%~90.8%,五种疫苗接种率为89%~90%,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96.3%).常住儿童家长:学历高,有稳定的工作,经济收入高,主动查电脑来获取预防接种知识占60%;流动儿童的家长:学历低,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低,预防接种知识主要来源于社区医生护士占80%.影响儿童疫苗接种的因素包括母亲教育水平、家庭居住情况、家庭经济收入、接种点与儿童居住地的距离.结论:要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预防保健意识及免疫规划的知晓率,并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保护流动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收治的58例急性脑血管病情感障碍患者为对象,分为脑梗死组(28例),脑出血组(30例),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3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SAS和SDS问卷调查并评分.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SAS、SD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8.1158、4.2331、10.0022、6.3249,均P<0.01);脑梗死和脑出血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病率、左右半球脑血管病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且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情感障碍的发病是生物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左右半球部位无关.
作者:陈晓燕;邹杰;孙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应用奎硫平快速加量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方法:选自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精神分裂者急性期患者5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A组患者开始服用奎硫平剂量为100 mg/d,之后每天递增剂量100 mg,直到剂量达到600 mg/d时保持该剂量;B组患者开始服用奎硫平剂量为200 mg/d,之后每天增加剂量200 mg,直到剂量达到600 mg/d 时保持该剂量,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在治疗后7d和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7 d,A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B组患者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1个月A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B组患者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B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应用奎硫平快速加量治疗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剂量每天100 mg的快速加量治疗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相对更低.
作者:张灵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的功效。方法:对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的药理功效进行分析。结果:半夏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得炮制品的毒性降低,药性缓和,副作用消除,且其功效各不相同。结论:半夏炮制品既可以实现半夏的治疗功效又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熊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临床上,中医治疗一直是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医药物中,毒性中药的价值不可忽视,其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衍生出“以毒攻毒”的说法。然而毒性中药中的有毒成分毒性强烈,治疗所需剂量接近中毒的剂量,因此使用不合理极易导致患者中毒。因此医师需要加强对毒性中药的认识,了解毒性中药的炮制原理以及毒理作用,从而落实毒性中药的安全使用。
作者:高彦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吸氧湿化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急性发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急性COPD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依据吸氧给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低流量长时间吸氧湿化给药组和高流量短时间吸氧湿化给药组,治疗7d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低流量长时间给药组患者疗效优于高流量短时间给药患者。结论:低流量吸氧湿化给药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吸氧给药方式。
作者:孟宪栋;张新宇;卢媛;刘斌;董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查头部CT正常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行头部CT示梗死面大直径>5.0 cm或梗死面积超过一个脑叶的49例患者作为大面积脑梗死组;CT示脑梗死面积大直径<5.0 mm的56例患者作为小面积脑梗死组.各组数据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同时把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在<24 h、24~48 h分别进行CT检查的阳性和相同时间段EEG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作者:周涛;赵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3年在我院收治且无前列腺素禁忌症、足月妊娠的孕妇300例,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且三组在年龄、产次、孕周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在分娩后只注射缩宫素,B组使用米索前列醇,C组使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腺醇,观察产后30 min及2 h出血量、产程和其他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的C组孕妇在第三产程、产后30 min、2 h出血量方面都远远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缩宫素和米索前列腺醇联用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沈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中医科2009/2012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60例.临床观察分为治疗组:补阳还五汤加减(30例).对照组:脑心通胶囊(3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 P <0.01).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马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病的病种构成及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病的诊疗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收集本院口腔黏膜科2007-10-12/2011-12-30期间就诊的1868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研究对象1868例,其中女1195例,占63.9%;男673例,占36.1%,男女比例1∶1.8.年龄分布为1个月~88岁,中年患者875例,占46.8%.汉族1628例,占87.2%;其他少数民族240例,占12.8%.患者就诊时间:夏季(605例,占32.4%),春季(526例,占28.2%),冬季(377例,占20.2%),秋季(360例,占19.2%).共统计出33种口腔黏膜病,前两位分别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544例,占29.1%)和口腔扁平苔藓(466例,占24.9%).结论:口腔黏膜病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多见于中年,汉族患者所占构成比大.夏季是口腔黏膜病患者的就诊高峰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和口腔扁平苔藓是两大常见口腔黏膜病.因此,应该开展针对特殊人群的预防保健措施及健康教育.
作者:陈悦;薛瑞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