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龄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逼尿肌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

赵新鸿;熊恩庆;宋波;邱建宏

关键词:老龄鼠, 膀胱, 逼尿肌, 尿动力学
摘要:目的探讨老龄后膀胱结构功能的改变.方法以24月龄大鼠为老龄组,6月龄大鼠为青龄组,通过充盈期膀胱测压和膀胱逼尿肌组织Masson法染色,对两组大鼠的尿动力学指标和膀胱逼尿肌的不同组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充盈期膀胱测压老龄大鼠大膀胱容量显著增加,漏尿点压无明显差异.老龄大鼠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率较青龄组高;逼尿肌组织结构老龄大鼠逼尿肌中纤维组织显著增加;平滑肌成分显著减少.结论老龄可引起大鼠膀胱结构功能改变,其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为研究老年人排尿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脊髓横断后逼尿肌的结构与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脊髓横断后逼尿肌功能与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于L1~2平面横断大鼠脊髓,3周后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和体外肌条拉力试验,同时使用光、电镜观察比较逼尿肌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膀胱体积、湿质量或是膀胱壁厚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平滑肌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伴少量纤维增生.核内颗粒增多,胞浆内肌丝数量增多,细胞间可见大量锯齿状的胞突连接以及较多紧密连接.实验组为低顺应性和不稳定膀胱.在一定张力下逼尿肌有自发性收缩产生.实验组体外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及收缩力较对照组高.阿托品对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无影响.结论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形成有着其特殊的原因和病理生理变化,而上述功能及结构变化等肌源性因素在在逼尿肌不稳定的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李新;庞建;宋波;熊恩庆;金锡御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以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可行性.方法取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作为种子细胞与自制胶原膜体外联合培养并行裸鼠体内移植,通过对复合物扫描电镜、HE染色及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了解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2 h后移行上皮细胞在胶原膜上贴附生长,复合物移植体内20 d后,移行上皮细胞分化成层,层厚1~5层.结论该方法获取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良好种子细胞,与胶原膜构建的复合物在体内形成了尿道类似物,有望成为替代尿道的组织工程材料.

    作者:孙道冬;宋波;熊恩庆;孙丹宁;金锡御;方强;李为兵;王勤;乔着意;李靖;蒙明生;康元上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与护理

    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是一种新的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我们对47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实施此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就其临床价值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荣;王阁;彭安国;闫庆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一起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暴发的调查

    2003年2月北京市某火锅店发生了一起就餐顾客多人就餐后引起食物中毒.对此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就餐人员和该店的食品做了细菌学检测,确定是一起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凌;赵君;周媛媛;马明娜;胡小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大鼠肝脏内神经分布的形态学观察

    肝脏内神经纤维分布的方式在文献[1]报道中不尽相同.本实验即对肝脏内的神经纤维分布、神经末梢突触的分布以及肝实质内的神经未稍与肝细胞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观察.

    作者:夏锋;何振平;王晓丽;刘丽梅;董家鸿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钙激活钾/氯通道对大鼠逼尿肌不稳定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钙激活钾/氯通道对逼尿肌不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变化,探讨其在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DI模型,常规制备正常及DI逼尿肌条,体外张力测定其自发收缩频率和幅度,观察通道阻断剂及开放剂的作用.结果 DI组自发收缩频率与张力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ig conductance calcium 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BKca)阻断后,对照组频率降低而张力增加,DI组仅频率明显提高,开放后对照组频率与张力均降低,DI组仅频率明显下降.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 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Kca)阻断后两组的频率与张力均明显增加,而开放后则对照组均降低,DI组仅频率下降.钾通道阻断或开放后对照组频率与张力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DI组.钙激活氯通道(Calcium 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Clca)阻断后,DI组频率与张力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钙激活钾/氯通道反馈调节逼尿肌的收缩,DI时Kca作用下调而Clca作用上调,提示钙相关的调节异常在DI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航;宋波;金锡御;杨昕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护理

    我院于2000年5月至2002年4月共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娟;陈晓曼;饶云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大鼠BOO对膀胱逼尿肌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建立能较好模拟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的稳定的大鼠实验模型,探讨对逼尿肌收缩功能及顺应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采用Wistar雌性大鼠近端尿道不全结扎法建立BOO模型;采用灌流肌槽,以胆碱类药物(氯化氨基甲酰胆碱carbachol,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作为刺激因素,测定离体逼尿肌条的主动收缩功能.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检测膀胱顺应性及低压充盈期末容积的变化.结果 2周后手术组膀胱出现典型的梗阻后表现.低压充盈期膀胱容积及膀胱湿重(ml,g)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ml,g).出现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 DI)者收缩力逼尿肌条显著低于假手术组,逼尿肌稳定(Detrusor stability, DS)者梗阻2周时及梗阻4周时分别表现为高于和低于假手术组.梗阻后不稳定组大鼠逼尿肌呈低顺应性,而稳定组逼尿肌顺应性升高.结论①成年Wistar大鼠采用内径1 mm的近端尿道不全结扎法,建立的BOO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方法简便、存活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适合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实验研究.②梗阻后逼尿肌的收缩性有两种改变:不稳定组逼尿肌收缩性受损,稳定组逼尿肌收缩性出现双相性改变,即早期呈代偿性升高,继而降低.③梗阻后膀胱顺应性依逼尿肌稳定性而异:逼尿肌不稳定时呈低顺应性,而逼尿肌稳定组顺应性升高.

    作者:龚宇;宋波;熊恩庆;金锡御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骶神经根电刺激对大鼠神经源性膀胱储尿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骶神经根埋植式电刺激对大鼠神经源性膀胱储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神经源性大鼠膀胱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及对照组,前者予埋植式骶神经根电刺激治疗,后者予假手术,电刺激1个月后观察尿动力学改变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电刺激1个月后膀胱储尿能力明显加强,膀胱容量由(0.59±0.34) ml增加至(0.67±0.09) ml,顺应性由(2.07±0.39) ml/cmH2O增加至(2.46±0.44) ml/cmH2O,caspase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72±0.49) vs (1.30±0.10) ml/cmH2O].结论骶神经根电刺激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储尿能力,并能延缓逼尿肌细胞的凋亡,保存逼尿肌功能.

    作者:李龙坤;宋波;金锡御;熊恩庆;曾冬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重组endostatin抑制小鼠膀胱癌生长及血管形成研究

    目的观察内源性血管形成抑制剂(endostatin)对膀胱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小鼠endostatin,Ni-NTA亲和层析纯化.予endostatin 20 mg*kg-1*d-1皮下注射T739膀胱癌荷瘤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重组endostatin治疗后小鼠肿瘤生长缓慢,抑瘤率达81.4%;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endostatm对膀胱癌的血管形成及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潘进洪;王亮;金锡御;宋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对大白兔骨折愈合骨矿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SMC)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骨矿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肱骨干截骨后,随机选取一侧用天鹅型形状记忆接骨器固定(SMC组),对侧用4孔加压接骨板(DCP)固定(DCP组),分别在术后2、4、8、12、16周时杀死取材,行骨折部骨矿密度测量和抗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观察固定段骨矿含量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术后4周开始,SMC组骨矿含量开始高于DCP组(P<0.01),至术后16周时,两组含量接近.在同一时间段内,SMC组的抗拉伸刚度明显优于DCP组(P<0.05或P<0.01).DCP组术后12周以后,其力学性能即不再增加.结论 SMC与DCP相比,具有材料特性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有助于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矿物质的沉积,防止固定段骨骨质疏松发生,使骨的力学性能尽早恢复.

    作者:康庆林;张春才;高堂成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脑脓肿5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脑脓肿病人5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8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1.27∶1.年龄小5岁,大57岁,平均25.6岁.10岁以下14例;10~40岁25例;大于40岁11例.病程10 d~6年.

    作者:徐跃;林江凯;冯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某中学一起甲型病毒肝炎暴发调查和控制措施

    2001年4至6月,我市某中学发生一起甲型病毒肝炎暴发,经查系食物传播,经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晓光;刘升兵;杜东;杨松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新兵急进高原后1天与3天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

    本实验测定了28名由平原急进高原拳兵的血清生化指标,对其在平原、急进高原1、3d时的水平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威巍;徐万清;曾平;郭志兵;钱江龙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等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对重庆市3 012名≥60岁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成组匹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所检出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60例进行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研究.调查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职业、ADL等.结果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所占百分比随着ADL水平的下降而增高,分别为:40.49%、64.63%、81.82%.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ADL的下降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关(OR=2.170,P<0.001),且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状况也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OR值分别为1.528,1.589,1.589,2.875;P<0.05).结论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是否发生和减退的速度受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教育水平、职业、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复杂性.

    作者:张映琦;周华东;李敬诚;张猛;王延江;高长越;邓娟;何洪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钙粘素和增殖相关抗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素(E-cd)和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癌细胞发生侵袭、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2例NSCSLC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d和Ki67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 E-cd在Ⅲ~Ⅳ期和Ⅰ~Ⅱ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65.7%,Ki67在Ⅲ~Ⅳ期和Ⅰ~Ⅱ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3%)和(68.6%),伴有或不伴有癌旁转移的NSCLC病例间其E-cd和Ki67阳性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E-cd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NSCL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且二者在NSCLC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梅同华;张燕;张桂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分泌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诱导分化对白血病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采集19例儿童白血病和9例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MMNC),对每例标本分别加苦参碱或不加苦参碱进行体外培养.培养72 h收集上清液,用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IL-6和TNF-α.结果病人及正常MMNC均有自分泌IL-6、TNF-α的能力.但对照组自分泌IL-6、TNF-α的作用明显比病人组强(P<0.05).加入与不加入苦参碱对比,两组MMNC分泌IL-6、TNF-α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组MMNC均有自分泌IL-6、TNF-α的能力.苦参碱对白血病以及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分泌IL-6,TNF-α无干扰作用.

    作者:戴碧涛;蒋纪恺;刘瑜;王莉佳;王世一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逼尿肌兴奋性及逼尿肌不稳定

    正常成年人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只在排尿期出现逼尿肌收缩而在储尿期不会出现逼尿肌收缩,如果在储尿期出现具有一定强度(大于或等于15 cmH2O)、人为意识不能抑制的逼尿肌收缩即称为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DI可由多种病变引起,是常见的一种膀胱功能障碍,是引起尿频、尿急、紧迫性尿失禁等临床症状的常见原因,严重者还将引起肾、输尿管积水和肾功能损害,但到目前止对DI的产生原因仍无满意的解释,临床治疗效果还远不如意.有关DI的产生原因已成为一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回顾.

    作者:宋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人参皂甙协同EPO和GM-CSF对K562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甙(Total saponins of panax ginseng, TSPG)协同细胞因子(EPO、GM-CSF)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联苯胺染色、POX染色、α-NAE细胞化学染色分别检测细胞血红蛋白、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脂酶α-NAE;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5、HIR2、EPO-R、GM-CSF-R.结果 TSPG协同细胞因子对K562细胞的诱导作用与TSPG单独作用相比,①K562细胞形态学更趋向于成熟;②K562细胞血红蛋白(Hb)、过氧化物酶(POX)的表达明显增加;③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5、HIR2、EPO-R、GM-CSF-R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TSPG协同细胞因子作用能明显诱导K562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

    作者:陈地龙;王亚平;陈婷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老龄大鼠膀胱逼尿肌对神经递质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排尿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利用水浴条件下离体逼尿肌条张力测定技术,观察老龄Wistar大鼠膀胱逼尿肌条对不同浓度卡巴可、去甲肾上腺素、ATP的收缩反应改变;阿托品对卡巴可诱导逼尿肌收缩的舒张反应改变;异丙肾上腺素对电刺激诱导逼尿肌收缩的舒张反应改变.结果与青龄组相比,老龄大鼠膀胱逼尿肌对ATP的收缩反应显著增强,对异丙肾上腺素的舒张反应在高浓度时增强; 对卡巴可、阿托品、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没有差异.结论老龄大鼠排尿功能障碍可能与β-肾上腺素能、嘌呤能神经改变有关.

    作者:熊恩庆;赵新鸿;宋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