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endostatin抑制小鼠膀胱癌生长及血管形成研究

潘进洪;王亮;金锡御;宋波

关键词:endostatim, 血管形成, 膀胱癌
摘要:目的观察内源性血管形成抑制剂(endostatin)对膀胱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小鼠endostatin,Ni-NTA亲和层析纯化.予endostatin 20 mg*kg-1*d-1皮下注射T739膀胱癌荷瘤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重组endostatin治疗后小鼠肿瘤生长缓慢,抑瘤率达81.4%;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endostatm对膀胱癌的血管形成及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兵急进高原后1天与3天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

    本实验测定了28名由平原急进高原拳兵的血清生化指标,对其在平原、急进高原1、3d时的水平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威巍;徐万清;曾平;郭志兵;钱江龙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糖尿病大鼠膀胱储尿期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膀胱病变(Diabetic cystopathy, DCP)储尿期尿动力学特征及膀胱感觉功能障碍,为阐明DCP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以链脲佐菌素(STZ)、蔗糖诱导制作大鼠DCP模型及利尿模型,正常大鼠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膀胱感觉神经递质CGRP及其纤维改变;制备离体全膀胱,作膀胱灌注测压观察膀胱顺应性改变;放免法测定逼尿肌舒张信号转导分子cAMP.结果 DCP8周时,膀胱壁尤其是粘膜下层的CGRP及其神经纤维明显减少;离体膀胱测压显示糖尿病膀胱顺应性升高;膀胱舒张作用明显弱于对照组和利尿组,逼尿肌cAMP含量显著低于后者.结论①DCP对膀胱功能的损害是多方面的:CGRP为主要递质的粘膜下层膀胱容量感觉纤维明显减少,膀胱顺应性改变是DCP的致病机制之一.②DCP早期即已发生储尿期功能障碍,并且可能是膀胱收缩功能损伤的因素.③非糖尿病性利尿状态(多尿)对膀胱功能构成一定的损害作用,但不是DCP形成的主要原因.提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作必要的尿动力学检查能较早发现DCP,有助于保护膀胱功能.

    作者:熊恩庆;龚宇;宋波;金锡御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重庆市两所幼儿园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防治铅污染提供依据.方法于2001年6月对本市分别代表市区(渝中区)和郊区(大渡口区)的两所幼儿园173名2.0~7.2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儿童高血铅水平达270 μg/L,低为18 μg/L,均值为77.73 μg/L,其中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0 μg/L(1 μg/L=0.00 000 483 mmol/L)的比例是23.70%,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显著地域性差异,渝中区儿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大渡口区,两地均数分别为111.23 μg/L和57.57 μg/L,血铅水平>100 μg/L者分别为52.31%和6.48%.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居住低楼层、经常啃咬玩具和手指、经常进食罐头食品和爆米花、较差的洗手习惯、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周围工厂较多是引起儿童血铅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而宽敞的住房、居住旧房子、经常喝牛奶的儿童血铅水平较低.结论目前重庆市市区儿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郊区,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华强;曾小奇;王正虹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严重烫伤后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TNF-α的表达

    目的研究大鼠烫伤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TNF-α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以了解严重烫伤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达TNF-α的影响.方法复制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PCR分析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PMN中TNF-α mRNA的表达在伤后的6~24 h内较伤前明显上调,而淋巴细胞在伤前未发现TNF-α mRNA的明显表达,但伤后3~48 h表达急剧上升;两者均于伤后12 h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至48 h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大鼠烫伤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TNF-α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表明严重烫伤可显著影响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TNF-α的表达.

    作者:夏培元;秦孝建;潘文东;肖光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等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对重庆市3 012名≥60岁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成组匹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所检出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60例进行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研究.调查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职业、ADL等.结果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所占百分比随着ADL水平的下降而增高,分别为:40.49%、64.63%、81.82%.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ADL的下降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关(OR=2.170,P<0.001),且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状况也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OR值分别为1.528,1.589,1.589,2.875;P<0.05).结论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是否发生和减退的速度受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教育水平、职业、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复杂性.

    作者:张映琦;周华东;李敬诚;张猛;王延江;高长越;邓娟;何洪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储尿期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目的以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并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治12例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以盆底肌电刺激器对其进行盆底肌群的电刺激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及尿动力学检查变化.结果盆底肌电刺激后72 h排尿次数由(39.33±8.55)次减为(29.75±6.76)次,单次尿量由(112.67±40.55) ml增至(143.31±11.97) ml,尿动力学检查见膀胱容量由(278.10±59.20) ml增至(317.10±46.50) ml及尿道控制带长度由(2.81±0.75) cm增至(3.17±0.90) cm.结论盆底肌电刺激可明显抑制膀胱逼尿肌活动,并延长尿道控制带长度,对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龙坤;宋波;金锡御;熊恩庆;曾冬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一起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暴发的调查

    2003年2月北京市某火锅店发生了一起就餐顾客多人就餐后引起食物中毒.对此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就餐人员和该店的食品做了细菌学检测,确定是一起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凌;赵君;周媛媛;马明娜;胡小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两侧腋动脉分支变异1例

    腋动脉是位于腋窝的动脉干,在行径第一肋骨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发出胸肩峰动脉,胸小肌后面发出胸外侧动脉,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发出肩胛下动脉和旋肱后动脉.作者在解剖一老年女尸(身高148 cm)时,发现双侧腋动脉的多个分支共干,并高位起于腋动脉,这种变异未见文献报道[1~3].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盛斌;罗焱;苏昌兴;周立为;常辉;范郑丽;宋媛媛;陈卫军;孙建森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老龄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逼尿肌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老龄后膀胱结构功能的改变.方法以24月龄大鼠为老龄组,6月龄大鼠为青龄组,通过充盈期膀胱测压和膀胱逼尿肌组织Masson法染色,对两组大鼠的尿动力学指标和膀胱逼尿肌的不同组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充盈期膀胱测压老龄大鼠大膀胱容量显著增加,漏尿点压无明显差异.老龄大鼠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率较青龄组高;逼尿肌组织结构老龄大鼠逼尿肌中纤维组织显著增加;平滑肌成分显著减少.结论老龄可引起大鼠膀胱结构功能改变,其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为研究老年人排尿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作者:赵新鸿;熊恩庆;宋波;邱建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缬沙坦对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27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Thy-1肾炎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及P27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干预作用.方法设正常组、Thy-1肾炎组及Thy-1肾炎+缬沙坦治疗组.分别于各组疾病诱导后第1、3、5、7 d取肾脏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PCNA、P27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肾小球内P27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大鼠系膜细胞P27存在高表达,而在肾炎大鼠随系膜细胞增生,其P27表达减少.缬沙坦治疗组第3~7d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扩张程度以及肾小球内PCNA表达低于肾炎组(P<0.05),而肾小球内P27表达高于肾炎组相应时间点(P<0.05).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非增殖状态的维系与其P27的高表达相关,缬沙坦可维持系膜细胞P27的高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扩张.提示缬沙坦对Thy-1肾炎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余荣杰;杨惠标;赵景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DNMT在星形细胞瘤中的活性和表达及放化疗对其影响

    目的了解DNA甲基转移酶在星形细胞瘤中的活性和DNMT mRNA表达水平及放、化疗对它的影响.方法根据第1次手术后的治疗方案将30例因复发而两次手术的Ⅰ-Ⅱ级星形细胞瘤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综合1组(手术+放疗)、综合2组(手术+化疗)、综合3组(手术+放疗+化疗).采用10 MV加速器X线连续外照射适形放疗;采用威猛及司莫司汀进行化疗.取手术切除新鲜瘤组织,采用同位素微量示踪法测定其DNMT活性;RT-PCR法测定DNMT mRNA表达水平.结果放疗或/和化疗患者2年生存率显著提高,胶质瘤DNMT活性及其mRNA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DNMT的活性与表达异常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放、化疗对胶质瘤的疗效可能与DNMT活性和表达变化有关;提示胶质瘤DNMT活性与DNMT mRNA表达水平检测可能对胶质瘤的预后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卢佳友;卞修武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以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可行性.方法取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作为种子细胞与自制胶原膜体外联合培养并行裸鼠体内移植,通过对复合物扫描电镜、HE染色及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了解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2 h后移行上皮细胞在胶原膜上贴附生长,复合物移植体内20 d后,移行上皮细胞分化成层,层厚1~5层.结论该方法获取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良好种子细胞,与胶原膜构建的复合物在体内形成了尿道类似物,有望成为替代尿道的组织工程材料.

    作者:孙道冬;宋波;熊恩庆;孙丹宁;金锡御;方强;李为兵;王勤;乔着意;李靖;蒙明生;康元上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逼尿肌兴奋性及逼尿肌不稳定

    正常成年人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只在排尿期出现逼尿肌收缩而在储尿期不会出现逼尿肌收缩,如果在储尿期出现具有一定强度(大于或等于15 cmH2O)、人为意识不能抑制的逼尿肌收缩即称为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DI可由多种病变引起,是常见的一种膀胱功能障碍,是引起尿频、尿急、紧迫性尿失禁等临床症状的常见原因,严重者还将引起肾、输尿管积水和肾功能损害,但到目前止对DI的产生原因仍无满意的解释,临床治疗效果还远不如意.有关DI的产生原因已成为一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回顾.

    作者:宋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某中学一起甲型病毒肝炎暴发调查和控制措施

    2001年4至6月,我市某中学发生一起甲型病毒肝炎暴发,经查系食物传播,经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晓光;刘升兵;杜东;杨松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分泌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诱导分化对白血病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采集19例儿童白血病和9例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MMNC),对每例标本分别加苦参碱或不加苦参碱进行体外培养.培养72 h收集上清液,用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IL-6和TNF-α.结果病人及正常MMNC均有自分泌IL-6、TNF-α的能力.但对照组自分泌IL-6、TNF-α的作用明显比病人组强(P<0.05).加入与不加入苦参碱对比,两组MMNC分泌IL-6、TNF-α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组MMNC均有自分泌IL-6、TNF-α的能力.苦参碱对白血病以及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分泌IL-6,TNF-α无干扰作用.

    作者:戴碧涛;蒋纪恺;刘瑜;王莉佳;王世一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左锁骨下动脉合并肋间后动脉变异1例

    左锁骨下动脉是主动脉弓的主要分支之一,而肋间后动脉中除第1、2起于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上肋间动脉外,其余均起于胸主动脉.我们在解剖一正常中年男尸(身高160 cm)时,发现左锁骨下动脉异常起于胸主动脉上端,并合并左侧1~3肋间后动脉,右侧1~4肋间后动脉起点变异.这种变异未见文献报道[1~3],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鑫;李洋;陈卫军;刘光久;孙建森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护理

    我院于2000年5月至2002年4月共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娟;陈晓曼;饶云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骶管蛛网膜囊肿的MRI诊断

    骶管蛛网膜囊肿临床表现以腰骶部疼痛和骶神经根受压症状为主,临床上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或椎管内肿瘤,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1].本研究就骶管蛛网膜囊肿MRI表现加以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卫静;邹利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清醒状态膀胱测压在大鼠逼尿肌不稳定模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清醒状态膀胱测压建立大鼠逼尿肌不稳定(DI)模型中的应用.方法成年雌性大鼠会阴部尿道部分结扎,6周后耻骨上膀胱造瘘,清醒状态下行充盈性膀胱测压,观察容量、压力变化及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情况.结果正常大鼠保持排尿反射,梗阻组逼尿肌不稳定发生率76.17%,膀胱大压力和容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膀胱造瘘、清醒状态测压是建立大鼠逼尿肌不稳定模型的可靠方法.

    作者:杨航;宋波;金锡御;杨昕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斯奇康联合丝裂霉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斯奇康联合丝裂霉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1999年以来确诊为肺癌恶性胸水的53例患者,随机分为斯奇康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进行胸腔内注药,观察治疗的有效率、Karnofsk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斯奇康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8%和5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均有改善,但Karnofsky评分70分以上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3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反应明显较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斯奇康联合丝裂霉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刘国祥;黄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