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超声对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分析

邹定梅

关键词:产前超声, 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 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思路,为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信阳市解放军154中心医院2010-02/2014-02收集的符合产前超声筛查及产后手术病理检查的腹腔内囊性病变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诊断结果与胎儿出生后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产前超声对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思路。结果:此次经产前超声检查,提示泌尿生殖系统与胃肠道是腹腔内囊性病变的主要发病部位,25例患者中,双腔发病、单腔发病与多腔发病者各有3例、10例和10例,余者2例属于实性发病;其中经外科手术处理与囊肿自愈者各有8例和6例。超声对囊肿发病位置的判断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与总体阳性检出率各是84%(21/25)、92%(23/25)、8%(2/25)和68%(17/25)。结论:在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方面,产前超声在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对于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方面要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判断出来病变的来源以及性质,产后物理检查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外科干预治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究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2013-08/2015-08收治的112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 n=56)和对照组( n=56),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恰填率为8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疼痛率为11.8%,优于对照组的31.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欣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 MSC?TA)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46例疑诊为DVT的患者行MSCTA检查,其中32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结果:MSCTA检查4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正常,43例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左侧者27例,右侧者14例,2例为双侧.行32例DSA检查的患者检查结果与MSCTA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 MSCTA发现股深静脉2段,而DSA检查未能显示,DSA检查发现3例有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MSCTA检查未能发现.有44例患者至少存在一侧股总静脉正常显影,1期静脉显影结果1级11例,2级28例,3级4例,4级1例,2期显影结果1级12例,2级28例,3级3例,4级1例,显影效果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总静脉正常的患者的平均CT值及标准差,1期扫描为(101.48±12.94)、(13.59±2.16),2期扫描为(89.29±10.47)、(9.14±1.98),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SCTA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DSA比较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并且具有检查无创伤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克文;刘苏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无效的患者中,观察组冠脉病变2支及以上、心功能分级为Ⅳ级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何小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急诊科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救治措施

    目的:分析急诊科对急性心梗患者所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02/2014-02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其中对照组患者由家属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观察组患者由医院急诊科出诊并采取相关急救措施再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采用医院急诊科出诊并采取急救措施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对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前采取相关救治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心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07/2015-07收治的72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36)和对照组( n=36),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心电图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结果表明,两组患者 QTc间期、室早数以及短阵室速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经黛力新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经黛力新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03/2015-02收治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60)和观察组( 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的抑郁、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有5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4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通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黛力新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瑞雯;郭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术后患者避孕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术后患者避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7/2014-07收治的200例人工流产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100)及对照组( 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关爱服务,对两组患者术后避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避孕坚持率、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方法掌握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年内再次意外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关爱服务,有利于增加其避孕健康知识,提高避孕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阿依木古丽·阿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风险控制联合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5-09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n=68)和实验组(n=68),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风险控制联合人性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及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患病率、婴儿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以及恐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前后实施风险控制联合人性化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消除其负性情绪,降低患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前超声对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思路,为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信阳市解放军154中心医院2010-02/2014-02收集的符合产前超声筛查及产后手术病理检查的腹腔内囊性病变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诊断结果与胎儿出生后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产前超声对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思路。结果:此次经产前超声检查,提示泌尿生殖系统与胃肠道是腹腔内囊性病变的主要发病部位,25例患者中,双腔发病、单腔发病与多腔发病者各有3例、10例和10例,余者2例属于实性发病;其中经外科手术处理与囊肿自愈者各有8例和6例。超声对囊肿发病位置的判断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与总体阳性检出率各是84%(21/25)、92%(23/25)、8%(2/25)和68%(17/25)。结论:在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方面,产前超声在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对于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方面要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判断出来病变的来源以及性质,产后物理检查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外科干预治疗。

    作者:邹定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n=43)和实验组( n=43),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利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汤朕;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人民医院近3年所收治的65例肾结石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 n=33)和对照组( n=32).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取净结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保证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值得推荐.

    作者:黄月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4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伴有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24)和观察组( n=24).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给比索洛尔治疗.每组观察时间均在半年以上.同时,采用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来评价两个组治疗前后的E/A峰比值、等容舒张时间、左心房前后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E/A峰比值增加,等容舒张时间和左心房前后径减少,且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情况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进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疗效更好,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能够进一步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左心舒张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乌仁陶古斯;邹良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加强实习医生的医疗风险意识教育

    分析实习医生需要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的原因,并分别从实习前、实习中以及实习后三个时间段来讨论对实习医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

    作者:侯锐;杨霞;许广杰;薛芃;吴芳;马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针微创穿刺术在重症丘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三针微创穿刺术在重症丘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淄博颜山医院2014-06/2015-08收治的4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24)和观察组( n=24),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行三针微创穿刺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 DN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针微创穿刺术在重症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但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58例沙丁胺醇对急性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58例沙丁胺醇对急性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小儿哮喘发作的患儿分为观察组( n=58)和对照组( n=32),两组均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药沙丁胺醇.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日间、夜间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以治疗小儿急性哮喘,其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程保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肛裂切除术及肛裂Y-V成形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肛裂切除术及肛裂Y?V成形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5-10山西运城肛肠医院收治的肛裂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n=48)和对照组( n=48).对照组采取肛裂Y?V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对治疗肛裂有一定的疗效,相对而言,肛裂切除术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采取该手术的患者住院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并且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肛裂的首选方式.

    作者:李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插管类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插管类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2/2015-02新疆克拉玛依第二人民医院行气管切开插管器械通气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 n=49)和对照组( n=49),观察组接受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对照组接受普通气管插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VAP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 VAP 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32.65%),观察组病死率(4.08%)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的方式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VAP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巴哈古力·杜合买提;陈润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老年冠心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5-07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而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 n=40)及实验组( n=40).对照组给予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实验组给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依次为(28.1±1.2)h和(7.1±0.2)d,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经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老年冠心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且缩短了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张臻;刘磊;郑雄;王消防;杨博;王臣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开封镇中心卫生院2014-07/2015-07收治的100例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症均得到有效缓解,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半年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治疗,采用手术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更有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热牙胶充填法和冷牙胶充填法进行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农垦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根管治疗的150例牙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 n=75)和对照组( n=75),在治疗根管操作时,实验组采用热牙胶填充法,对照组采用冷牙胶填充法.通过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时的操作时长、术后疼痛感、整体恢复时间等,判断两种操作方法的优劣.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无论在操作时长、术后疼痛感、整体恢复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根管的治疗,采用热牙胶填充法更为可靠、高效,且术中未发生烫伤等意外情况,可良好地封闭根管、侧副根管及根尖区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鲁宇;孙赫;闫晓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