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医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周少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医德教育
摘要:就语文教学进行医德教育的有利因素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医德教育,作者从利用课文内容,口语训练,作文教学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从毛泽东同志对卫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出发,论述了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的形成以及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对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表明了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不仅在指导我国人民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同样是我国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制订卫生工作方针,指导卫生改革,探索有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新路子的指路明灯.

    作者:雷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试论卫生改革中的竞争道德

    在医疗机构内部改革中,必须引入竞争,创造一种全新的运行机制,才能使医院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在竞争中引导职工树立良好的竞争道德,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毛念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关于放弃治疗的伦理思考

    在医学伦理学中,放弃治疗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放弃治疗的类型、放弃治疗的伦理冲突和放弃治疗的伦理准则三个方面,对其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作者:刘军;葛国文;魏瑞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疗设备投资多元化的伦理管理

    1医疗设备投资多元化的形式1.1医院投资这是医疗设备投资的主要渠道.医院组织专家论证,确定项目,医院出面筹资并以医院的名义与厂家或中介公司签定购货合同.投入使用后由医院统一管理.

    作者:司继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试论当前医学院校人文学科建设的若干对策

    论述了医学院校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目前医学院校人文学科的现状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的对策.

    作者:章越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试论我国的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1注册程序1.1必须先取得医师资格.我国的医师资格包括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取得的方式有两种:(1)根据<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全国统一的医师资格考试且成绩合格的,可以取得医师资格;(2)根据<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前已经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可以由所在机构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而取得医师资格.

    作者:曾建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学和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错读、别读与不规范读音集成

    在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读音错误,使学生也发生读音错误,这样以讹传讹,往往造成几代人或一个地区的人读错.若偶然遇到某个人正确读音,反倒引起喧然讥笑.这不能不对教学效果和学生今后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也说明这种情况十分严重、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作者:王忠华;崔红缨;廉有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关于我国器官移植与器官捐献的思考

    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与器官移植的供体缺乏之间的矛盾和原因,就如何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器官捐献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谢苗;黄春;刘幸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社会伦理问题和对策

    本文从国内外同种异体骨移植现状出发,阐明了作者对同种异体骨移植有关问题的伦理观点及对策

    作者:王向阳;池永龙;张晓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护德责任的扩展与护士素质

    1护士职业道德责任的扩展1.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在护理工作方面的反映.在这种模式指导下,护士的责任基本上是以执行医嘱为主要目标,尽管也经常做一些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但护士着重关注的是病人身体上的疾病,针对疾病进行护理,而忽视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需求.这是我国医院目前正在探索改革的一种护理模式.

    作者:黄荣瑜;陈莲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红外线灯在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伦理要求及意义

    红外线灯是利用红外线作用于人体组织,引起局部组织产生热,使组织温度升高.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的作用.其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作用,我们用其对脑血管病致瘫者予以治疗和防治褥疮,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思怡;闫荃丽;田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医护方法

    本文认为临终病人的心理医护远甚于药物治疗,临终病人的心理包括回避、否认、敏感、焦虑、恐惧、忧郁、双重性格等,并提出以下医护道德:重视临终病人的心理医护、积极控制疼痛、尊重和保护临终病人的各种权力、淡化临终病人的角色、满足其各种心理需求.

    作者:王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论对全科医学生社区服务理念的培养

    从全科医护人员应具备的一整套服务理念入手,探讨了对全科医学生社区服务理念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这对加强全科医学生的伦理道德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作者:施榕;陈秋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试论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六个转变

    从医院改革与发展出发,对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实行六个方面的转变作了阐述.六个转变为:从一般教育向系统教育转变;从动员式运动式工作向规范性经常性工作转变;从局部建设向整体建设转变;从提高个体素质向提高整体素质转变;从部门工作向全院一体化工作转变;从德治向德治、法制等综合治理转变.

    作者:王艳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谱写新世纪中华民族医学伦理教育新篇章

    今年是新的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摆在我们医科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非常艰巨而又极其光荣的任务,就是如何谱写新世纪中华民族医学伦理教育新篇章.

    作者:冯忠堂;程传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论医学道德的三种研究视角

    医学道德是医学领域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它是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讨论了职业道德视角下的医学道德,然后提出了医学道德研究的另外两种视角:即将医学视为一种技术活动的技术伦理视角,以及将医学视为一种社会建制的制度伦理视角.后,本文对三种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阐释一种多视角、多维度的系统研究方法,以求得对医学道德更全面、更清楚、更透彻的认识.

    作者:杨同卫;封展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

    医患关系是一种不平衡的人际关系.尽管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来自医务人员、患者和医院管理等三个方面,但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作者:程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浅议临床告知制度

    1临床告知的本质理解1.1临床告知的概念临床告知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临床医疗工作时,必须履行对病情的解释、说明责任和对病人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的尊重.在进行某些规定的诊疗项目时,必须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内容通知患者或其家属,并征得其同意.临床告知制度依据医学伦理学的原则,以法律、法规或医疗工作规则等形式确定的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医院管理者或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

    作者:刘瑞林;张艳纯;邓旭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让情感智商介入到医疗护理之中

    现在医学界普遍存在一种观念:自认为其任务就是治疗机体的疾病,而忽略了病人患病的感受以及医护人员对此应该的作为.

    作者:李树华;傅伟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科大学生、研究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调查分析

    当前医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医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2000年2~3月对我校200名大学生、研究生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心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