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榕;陈秋生
本文从国内外同种异体骨移植现状出发,阐明了作者对同种异体骨移植有关问题的伦理观点及对策
作者:王向阳;池永龙;张晓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医疗设备投资多元化的形式1.1医院投资这是医疗设备投资的主要渠道.医院组织专家论证,确定项目,医院出面筹资并以医院的名义与厂家或中介公司签定购货合同.投入使用后由医院统一管理.
作者:司继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性传播疾病,自然与性及人们的性行为息息相关,同时又与伦理、心理、社会影响密不可分,是典型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疾病.医护人员在对性病患者进行精心医疗的同时,还应从伦理学方面加强自身修养,给性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予以关爱、信任、理解和尊重,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芦小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高校面向21世纪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首先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原西安医科大学以兼职指导教师制度为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苑萍;马兆明;郭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从全科医护人员应具备的一整套服务理念入手,探讨了对全科医学生社区服务理念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这对加强全科医学生的伦理道德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作者:施榕;陈秋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今年是新的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摆在我们医科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非常艰巨而又极其光荣的任务,就是如何谱写新世纪中华民族医学伦理教育新篇章.
作者:冯忠堂;程传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医疗机构内部改革中,必须引入竞争,创造一种全新的运行机制,才能使医院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在竞争中引导职工树立良好的竞争道德,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毛念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医疗高新设备是提高医疗质量,搞好医疗工作的前提;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动力和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医院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也紧跟世界潮流,这无论是对疾病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还是对解除病人的痛苦,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在众多的医院中有的追求高新技术设备的档次、名牌,忽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有的追求高新技术设备的高回报,忽视职业道德建设;有的追求诊治快捷,忽视了经验医学的作用,本文提出的几个问题,意在引起同道的注意,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调整.
作者:夏明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基因治疗将是21世纪人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目前仍然面临着众多困扰.本文对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因治疗的伦理原则.
作者:吴奎彬;封展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红外线灯是利用红外线作用于人体组织,引起局部组织产生热,使组织温度升高.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的作用.其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作用,我们用其对脑血管病致瘫者予以治疗和防治褥疮,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思怡;闫荃丽;田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伦理人类学对于医学,尤其是对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医学发展,对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基本卫生保健政策的制定是一门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学科.伦理人类学将对中国医疗改革和卫生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孙慕义;林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医疗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三个竞争机制,实现两个集中、达到一个优化.三个竞争机制:让病人能选择医院,让病人能选择医护人员,医院的药房要与医院分别核算.两个集中:医疗资源的集中优化配置,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一个优化:实现医药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对医院来说既是挑战又充满了机遇.医院如何跟上改革步伐?医改的直接受益者是谁?医改后患者如何看病?怎样吃药?新的医疗体制,患者自我选择医院和选择医疗方式的主动权更大了,正当权益也更有保障了.
作者:肖大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通过从毛泽东同志对卫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出发,论述了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的形成以及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对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表明了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不仅在指导我国人民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同样是我国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制订卫生工作方针,指导卫生改革,探索有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新路子的指路明灯.
作者:雷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医学伦理学中,放弃治疗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放弃治疗的类型、放弃治疗的伦理冲突和放弃治疗的伦理准则三个方面,对其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作者:刘军;葛国文;魏瑞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针对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存在活动形式偏少,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缺少的问题,在教学活动方式探索中增设了医学伦理学小品表演课,实践表明能够调动起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德素质.
作者:应锋;王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着重阐述了新时期医院道德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力求使人们以新的思维方式,在新形势下对医院道德建设有一个新的认识.
作者:杨承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注册程序1.1必须先取得医师资格.我国的医师资格包括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取得的方式有两种:(1)根据<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全国统一的医师资格考试且成绩合格的,可以取得医师资格;(2)根据<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前已经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可以由所在机构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而取得医师资格.
作者:曾建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认为临终病人的心理医护远甚于药物治疗,临终病人的心理包括回避、否认、敏感、焦虑、恐惧、忧郁、双重性格等,并提出以下医护道德:重视临终病人的心理医护、积极控制疼痛、尊重和保护临终病人的各种权力、淡化临终病人的角色、满足其各种心理需求.
作者:王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器官移植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但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却不完善,这对器官移植进一步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近几年对器官移植进行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在介绍国外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定、分析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器官移植的立法构想.
作者:王莲花;杨萱;高永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论述了医学院校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目前医学院校人文学科的现状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的对策.
作者:章越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