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卫;封展旗
论述了医学院校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目前医学院校人文学科的现状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的对策.
作者:章越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一系列教学环节,达到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李佩环;黄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通过从毛泽东同志对卫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出发,论述了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的形成以及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对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表明了毛泽东卫生与医德思想不仅在指导我国人民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同样是我国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制订卫生工作方针,指导卫生改革,探索有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新路子的指路明灯.
作者:雷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医疗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三个竞争机制,实现两个集中、达到一个优化.三个竞争机制:让病人能选择医院,让病人能选择医护人员,医院的药房要与医院分别核算.两个集中:医疗资源的集中优化配置,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一个优化:实现医药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对医院来说既是挑战又充满了机遇.医院如何跟上改革步伐?医改的直接受益者是谁?医改后患者如何看病?怎样吃药?新的医疗体制,患者自我选择医院和选择医疗方式的主动权更大了,正当权益也更有保障了.
作者:肖大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性传播疾病,自然与性及人们的性行为息息相关,同时又与伦理、心理、社会影响密不可分,是典型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疾病.医护人员在对性病患者进行精心医疗的同时,还应从伦理学方面加强自身修养,给性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予以关爱、信任、理解和尊重,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芦小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医学道德是医学领域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它是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讨论了职业道德视角下的医学道德,然后提出了医学道德研究的另外两种视角:即将医学视为一种技术活动的技术伦理视角,以及将医学视为一种社会建制的制度伦理视角.后,本文对三种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阐释一种多视角、多维度的系统研究方法,以求得对医学道德更全面、更清楚、更透彻的认识.
作者:杨同卫;封展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从医院改革与发展出发,对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实行六个方面的转变作了阐述.六个转变为:从一般教育向系统教育转变;从动员式运动式工作向规范性经常性工作转变;从局部建设向整体建设转变;从提高个体素质向提高整体素质转变;从部门工作向全院一体化工作转变;从德治向德治、法制等综合治理转变.
作者:王艳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高校面向21世纪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首先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原西安医科大学以兼职指导教师制度为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苑萍;马兆明;郭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就语文教学进行医德教育的有利因素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医德教育,作者从利用课文内容,口语训练,作文教学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作者:周少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院间的激烈竞争,病人已经开始注意选择医院和医师.病人拿钱买健康,那么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疗作风是病人也是医疗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师对病人的诊断、治疗起决定性的作用,医师良好的医疗形象会给病人以信任和安全感,会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医患关系是一种不平衡的人际关系.尽管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来自医务人员、患者和医院管理等三个方面,但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作者:程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医学伦理学中,放弃治疗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放弃治疗的类型、放弃治疗的伦理冲突和放弃治疗的伦理准则三个方面,对其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作者:刘军;葛国文;魏瑞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教学应包括教与学两部分.因此,在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教师方面的因素外,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要身教重于言教;实行启发式教学,力戒填鸭式.
作者:秦燕;陈爱娣;王春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伦理人类学对于医学,尤其是对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医学发展,对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基本卫生保健政策的制定是一门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学科.伦理人类学将对中国医疗改革和卫生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孙慕义;林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读音错误,使学生也发生读音错误,这样以讹传讹,往往造成几代人或一个地区的人读错.若偶然遇到某个人正确读音,反倒引起喧然讥笑.这不能不对教学效果和学生今后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也说明这种情况十分严重、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作者:王忠华;崔红缨;廉有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器官移植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但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却不完善,这对器官移植进一步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近几年对器官移植进行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在介绍国外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定、分析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器官移植的立法构想.
作者:王莲花;杨萱;高永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当前医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医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2000年2~3月对我校200名大学生、研究生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心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基因治疗将是21世纪人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目前仍然面临着众多困扰.本文对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因治疗的伦理原则.
作者:吴奎彬;封展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临床告知的本质理解1.1临床告知的概念临床告知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临床医疗工作时,必须履行对病情的解释、说明责任和对病人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的尊重.在进行某些规定的诊疗项目时,必须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内容通知患者或其家属,并征得其同意.临床告知制度依据医学伦理学的原则,以法律、法规或医疗工作规则等形式确定的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医院管理者或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
作者:刘瑞林;张艳纯;邓旭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从国内外同种异体骨移植现状出发,阐明了作者对同种异体骨移植有关问题的伦理观点及对策
作者:王向阳;池永龙;张晓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